“浓墨宰相“与“淡墨探花”(图)

发表:2014-07-01 23:3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清代书坛有一句话叫“浓墨宰相,淡墨探花”。浓墨指的是刘墉;淡墨是指王文治,二人都是清初的书法名家。 

刘墉,号石庵,乾隆十六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东阁大学士,职同丞相,其书法以浓墨著称,时人喻为“浓墨宰相”。

刘墉博通经史百家,他的书法初从赵孟頫,法魏晋,学钟繇,兼颜真卿、苏轼及各家法帖,但他学古不求形似而注重用笔之法,敢于创新,终自成一家,“名满天下”。清人张维屏在《松轩随笔》中谓刘墉的书法“貌丰骨劲,味厚神藏,不受古人牢笼,超然独出”。

刘墉的书法境界可以“静”、“淡”、“清”三字概括。初看圆软轻滑,若团团棉花;细审则骨骼分明,内含刚劲,故有“如棉裹铁”的赞誉。

清人包世臣《艺舟双楫》记载着他的一段趣事:清代大书家翁方纲有一个女婿是刘墉的学生。有一次,这个学生去看望岳父,正碰上翁方纲在练字,其一笔一画依照古法,谨守法度,不改一笔。这个学生因为受到老师刘墉的影响,看到岳父的书法如此墨守前人成规,不求创新,就拐弯抹角地说:“岳父,您和我的老师都是当代的大书法家,我从来没有听您评论我的老师的书法。您今天给我谈谈吧!” 

翁方纲放下笔,看了看他的女婿,说:“你回去问你的老师,他写的字哪一笔是古人的?” 

这个学生据实以告,刘墉笑了笑说:“你回去也问你的岳父,他写的字哪一笔是他自己的?” 

这一回一复,可以看出翁方纲和刘墉一个守古,一个创新的不同的书法见解,而成了书法史上的佳话。 

据说刘墉握笔的姿势也很奇特。他在客人面前写字的时候,笔正腕端,采用传统的握笔方法。但是,他自己在内室书房写字的时候,不论写大字小字,都转动笔管,书写得飞快。笔随手指前后左右旋翻飞动,像狮子滚绣球一样。他写得兴奋的时候,甚至笔管脱手飞落到地上。 

王文治,号梦楼,乾隆二十五年考中探花。书学米芾、董其昌,后法“二王”,得力李北海,喜用淡墨。其书法清淡秀逸,承袭了董其昌平淡雅秀的基调,一派端庄,又风神潇洒,焕发出浓浓的文人才气,因此被喻为“淡墨探花”,与翁方纲、刘墉、梁同书齐名,称书坛“清四家”。

其实,王文治二十多岁时书名就已经遐迩传扬。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全魁、周煌出使琉球,两位使臣仰慕王文治书名,特意邀请他同行,王文治欣然答应。琉球人素好书法,得知王文治是中国书法名家,纷纷重金求书,视为至宝,一时间王文治在琉球书名风靡。当时朝鲜人来华,专门以饼金购得王文治书法以归,其书法声名远播海外。

乾隆皇帝南巡江南时,在杭州寺庙中见其所书《钱塘僧寺碑》,大赏爱之。乾隆皇帝的赞赏使王文治的书法声望一下大大提高,广为流传,为士林所宝。

王文治作书,喜用长锋羊毫和青黑色的淡墨,这与他的天然秀逸的书风有表里相成之妙,故清代梁绍壬在《两般秋雨庵随笔》中说:“国朝刘石庵相国(刘墉)专讲魄力,正梦楼太守(指王文治)则专取风神,故世有‘浓墨宰相,淡墨探花’之目。”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