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5年03月08日讯】如果出现了“通货紧缩”,主流经济学者会怎么做呢?据说,前一段时间,周小川收到无数要求降准、降息的折子。是的,他们的做法是:呼吁央行赶紧多发钱,别让老百姓买便宜东西。每次降准、降息,都有一帮学者、分析师欢呼:我的意见被采纳了!
什么是通缩呢?其实没有什么“科学”的判断标准。主流经济学界普遍认为,当CPI连续3个月以上出现负增长,则可认定为出现了通货紧缩。也就是说,如果老百姓购买消费品的价格连续3个月以上出现下跌,主流经济学家就会把这种情况称之为“通货紧缩”。
主流经济学者的逻辑是:如果消费品价格下跌,则企业利润就会减少,生产积极性就会降低,经济就会进入萧条。所以,老百姓是很难买到便宜货的。
改革之初,中国市场百废待兴,投资和消费十分旺盛,人们消费掉了产出的大部分,但各类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依然吃紧。因消费需求巨大,居民储蓄率偏低,难以满足企业等的投资资金需求。这种情况下,为了适当抑制消费和促进投资,需要抬升利率水平。
中国央行从1979年就开始提升利率,1979年利率还不到4%,而后一路上升,到了1993年的时候,利率已经涨到了超过10%。
统计显示,从1992年到2000年,中国国民储蓄率从35%升到了62%,同期投资率从38%下降到了35%,消费和投资之间得到了较大的平衡,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诱发了中国市场1998至2002长达五年的物价低迷。
按照主流经济学者的逻辑,工业革命时代的人是很惨的。因为,工业革命使得消费品价格普遍、持续地下跌,并且,那时候还没有主流经济学者来拯救他们。
曾经有一个人这样形容主流经济学者:“他们无法同时思考两个以上的问题。”
他们不知道,消费品的名义价格下跌,生产成本的名义价格也是下跌的,所以,物价下跌不会打击企业的积极性。手机价格一直都在下跌,打击了手机商的积极性吗?
他们也不知道,央行多发货币,在抬高消费品名义价格的同时,也抬高了成本的名义价格,企业其实还是赚不到钱。当然,某些行业能够获益,比如房地产行业,但其他行业会受损。
总之,印钞票不可能提高平均利润。但是主流经济学者无法同时思考消费品价格和生产成本,他们只能思考一项,所以他们就只盯着CPI。
5日上午9时,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李克强表示,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较去年3.5%的目标略有下降,但高于2014年2%的实际涨幅。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表示,“过去一年CPI持续走低,增速降到1%以下。今年CPI的目标有所调低适应了目前的经济特点,实现的可能性还是很大。”
刘世锦表示,“CPI涨幅太高对民生消费不好,太低也对经济发展不利,今年主要难点还是在如何要稳住。”经济增速由过去高速增长变为中高速增长后,很多领域的产能过剩问题凸现出来,供给过多使得价格回落。必须加大过剩产能的结构调整,让一些企业退出后才能稳下CPI走低的趋势。
2015年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0.8%,PPI连续30多个月负增长,这引发不少人关于中国会否面临通缩风险讨论。
“中国的通缩危机并没有那么大。”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经济学教授李稻葵表示,中国经济是双元的物价上涨结构,制造业产品的物价在下降,但农产品、资源类产品的价格正在呈现上升趋势,尽管短期能源价格比较低,但这个格局不能指望长期维持,农产品价格仍然有上涨压力。
“中国价格的回落引起的通缩苗头和发达国家市场的通缩不一样,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非典型通缩。”刘世锦说,稳住CPI需进一步扩大内需,增加供给,尤其是提升国内产品的质量。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白重恩表示,CPI增长的速度比较低,也为货币政策适当放松提供了空间。“按照当前持续较低水平的CPI,货币政策还有进一步调整的空间,相关部门应把握机遇灵活使用货币工具,增强流动性,进一步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2%左右。对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认为,预订的增速偏低,能否支撑起各项经济指标令人担心,因为今年最大的挑战是通货紧缩压力。
徐洪才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对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增速提出在12%,有些偏低,因为去年和前年都是13%,去年实际情况是只有12.2%,已经有点偏紧,今年再提出12%的增速,“我认为偏低了,我觉得不应该低于13%,甚至可以提出13%-14%之间”。
从另一个影响因素看,今年CPI控制目标3%左右,但从实际情况看,这个目标只有象征意义,预期2%都达不到。所以今年最大的挑战就是通货紧缩的压力,“而广义货币供应量只有12%的增速,怎么能应对通缩呢,这也是问题所在,令人担心。”
全国政协委员、央行副行长易纲称,央行正在研判是否存在通缩隐忧,是否还需要降息等要看经济走势。主流经济学者也不明白,印钞票只是摊薄原来钞票的购买力,而不能提高老百姓的真实购买力。
不过,印钞票也在警告老百姓:如果你今天不把钱花掉,明天这钱就不值钱了。老百姓不得不把明天的购买力用在今天。主流经济学者会说:看,老百姓真的有能力消费了!至于老百姓的明天会怎么样,这超出了主流经济学者的思考能力。
大众日报报道,只要没有明确的信号表明通缩威胁已经消除、经济已能企稳,进一步的降息、降准就仍然值得期待。继节前全面降准后,在2月最后一个工作日,央行又再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扩大存款利率浮动区间。
这表明,随着经济下滑压力增大,新一年的稳增长任务已经开启。新常态下,虽然调结构促转型仍是治本之道,但财政金融政策双管齐下抗通缩是当务之急。
因为,经济改革和转型要求的稳定的经济环境得靠政策托底,而通缩不断加深压力下的经济下行,也需要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向宽松加码,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
今年,主流经济学者将继续以饱满的精神盯着央行。一旦物价下降,老百姓想借机舔舔伤口、歇歇气,主流经济学者就会要求央行“抗通缩”。而从央行官员的各种表态来看,央行也做好了准备。各位也尽可能为自己做些准备吧。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来源:BWCHINESE中文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