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大师是西域人,俗家姓何。唐高宗龙朔初年,僧伽大师来到北方游历,归到楚州龙兴寺的名下。
后来,他在泗州临淮县信义坊求到一块土地,并做上标记,准备建一座寺庙。他在所做的标记下面,挖到了古香积寺的铭记和一座金像,上面刻有“普照王”佛字。于是,就在这里建起了寺庙。
唐中宗景龙二年,中宗敬慕僧伽大师的高德大法,专门派遣使臣,迎接大师到宫内做道场,并被尊为国师。
但僧伽大僧以清静修行为本,不久就请求搬出了皇宫,住在荐福寺。他经常独居一室。
他的头顶上,有一个洞穴,平常总是用棉絮堵塞着。夜里,他将棉絮拿开,就有香气从洞穴中散出。于是,房间里立刻烟云缭绕,芳香馥郁;到了拂晓,香气又自动还入他的顶穴中。此时,僧伽大师再用棉絮堵塞住穴口。没有了香气,使环境归于平常。他本人也显得十分平常。
僧伽大师常用水洗脚,人们饮用这种洗脚水,便可以医治好很顽固的疾病。对他深信而且尊敬的人,才有可能得到这种水。
有一天,唐中宗在内殿对大师说:“京城一带干旱无雨,请大师发发慈悲吧!”僧伽大师就将他平常装在瓶中以供饮用的水,摇了摇,随便的向空中一洒,顷刻间阴云骤起,普降甘雨。唐中宗大喜,下诏书要将大师所建的寺庙,赐为“临淮寺”。满朝文武,都感谢僧伽大师为百姓造福的大慈大悲。
僧伽大师请求以金像上刻的“普照王”作为寺名,中宗由于避讳武则天皇后的名字(内有照字的音),就将寺名改为“普光王寺”(避开了照字),然后用御笔书写成匾额,赐予了大师。
唐中宗景龙四年三月二日,大师在荐福寺坐化而终。中宗立即下令:在荐福寺建塔,将大师的真身漆好供养。忽然间,狂风大作,一股臭气,弥漫于整个长安城。中宗问道:“这是什么预兆啊?”近臣上奏道:“僧伽大师在临淮建寺,恐怕他是想再回到那里,因此才显示出这种变化。”中宗心中默然同意了,于是,那股臭气顿时消失,并且,顷刻间被浓烈的奇香所代替。
满朝文武,再次齐赞僧伽大师!
来源:《太平广记》卷第九十六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