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略绝伦的司马懿(图)

发表:2015-08-18 00:1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网络图片)

司马懿,字仲达,河内温县人。司马懿自小即胸怀大志,聪明卓异,智略绝伦,博闻强识,服膺儒教。汉末天下大乱,司马懿常表露出对时局的担忧,曹操听闻司马懿的德行,就征召他出仕。

在随从曹操讨伐张鲁时,司马懿向曹操建议:“刘备用欺诈的方法击败刘璋,在蜀地立足未稳,又远征江陵。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若进兵汉中,则益州受到震慑,顷刻间就会土崩瓦解。这样的机缘应该及时把握。圣人做事不违反天时,但也不放过天时。”曹操回答说:“知足常乐。人一直痛苦就在于不知足。现在得到了陇右地区,又开始考虑蜀地!可谓贪心不足呀!”曹操最终没有采纳司马懿的建议。

司马懿曾告诫曹操,荆州刺史胡修是一个粗暴之徒,南乡太守傅方乃是骄奢之人,两人都不适宜驻守边关。曹操没有接受这个忠告,以至后来,关羽将曹仁围困在樊城,前去救援的于禁七军也被大水淹没。胡修、傅方两人见势不妙,就投降了关羽,这让曹仁的处境更加危急。

此时,汉室的都城在许昌。曹操认为都城靠近敌军,计划迁往河北。司马懿极力劝阻道:“于禁等人被大水淹没,并非军事攻防的失当,这对国家局势没有造成大的损害。现在迁都,既是向敌人示弱,又会助长关羽的气焰,更会引起淮、沔一带居民的不安。孙权和刘备两家表面上亲密无间,其实是疏离的。现在关羽如此志得意满,这自然是孙权最不愿看到的。我们可以派使臣与孙权联系,让东吴派兵包抄关羽的后路,樊城之围就可迎刃而解。”这次曹操听从司马懿的计策,孙权果然派吕蒙袭取江陵,俘杀了关羽。

曹操死后,曹丕即位,就是历史上的魏文帝。孙权举兵西进,朝臣都认为:樊城和襄阳很可能是孙权进攻的目标,这两座城池军资积储不多,不能御敌。为减少损失,应当让驻守襄阳的曹仁退兵宛城。司马懿说:“孙权刚刚打败关羽,必然担心刘备会伺机报复。现在是他与陛下结好、防御西蜀的时候,决不敢贸然进犯我们。襄阳乃军事要冲,是抵御外敌的屏障,千万不能放弃。”魏文帝最终还是听信了众朝臣的意见。于是,曹仁放弃了樊城和襄阳,并纵火焚烧之。结果是孙权并没有进犯魏国的意思。

当初蜀将孟达降魏时,曹魏政权对他礼遇深厚。司马懿则认为孟达言行滑巧,是不可信之人,曾极力劝阻。朝廷仍任命孟达为新城太守,又是封侯,又是加以持节的封号。但孟达对此并不满足,他暗中连纵吴、蜀,开始觊觎中原。诸葛亮认为孟达言行反复无常,终究是一祸患,就打算除掉他。孟达和魏兴太守申仪有矛盾,诸葛亮便派郭模诈降,在拜见申仪时有意泄露孟达的起兵之事。孟达闻讯,准备提前起兵反叛。这正是司马懿最担心的。为了拖住孟达,司马懿在给他的书信中写道:“将军昔日背弃了刘备,蜀汉上下对此无不切齿痛恨。魏国对你一向十分信任,封高官,任要职,又委派你攻占蜀地。诸葛亮早就想除掉你,只是苦于无计可施。如果将军真的与蜀军相通,诸葛亮怎么会把这么重要的消息泄露出来呢?显而易见,郭模的降魏及其所送的情报都是不可信的,完全是诸葛亮的离间之计。目的是想借魏军之手除掉将军。”孟达收到书信后大为高兴,起兵的事便在犹豫中延误下来。

司马懿给孟达去信以后,立即秘密调兵遣将准备讨伐孟达。但部将认为孟达勾结外敌反叛之事还未证实,最好再观察一下,不宜轻率出兵。司马懿说:“孟达不讲信义,举兵反叛是早晚的事。他目前没有什么异常表现,只是因为举棋不定。如果不乘此良机迅速平定,将来会后患无穷。”于是率军昼夜兼程,八天后赶到新城的郡府上庸。东吴和蜀汉分别派兵前去救援,结果都被司马懿分兵堵截在半路之上。

起初,孟达给诸葛亮写信说:“宛城距洛阳有八百里,距吴地有一千二百里。假使司马懿知道起兵的消息,他还得上表奏明魏帝,来来回回,大概需要一个月时间。到那时候,我已经把城池修缮完备,完全可以对付他们的进攻。再者,我所在的地方异常险峻,司马懿是不会亲自出马的;若是别的将领来,则不足为虑。”魏军的不期而至让孟达非常惊恐,他又写信告诉诸葛亮:“我起兵不到八天,司马懿就兵临城下,怎么可能这么神速呢!”上庸城三面环水,孟达为了御敌于外,在城外设置木栅。司马懿下令诸军渡水,攻破木栅,直逼城下。在魏国八面大军的强攻下,十六天之后,孟达的外甥邓贤等人打开城门投降魏军。随后,魏军斩杀了孟达,并将他的头颅传送到京师。此次大胜,单是抓获的俘虏就有一万多人。

魏文帝曾问:“要讨伐东吴和蜀汉,应该先对哪一个下手呢?”司马懿答道:“东吴认为中原人不擅长水战,所以在东关一地分散居住。凡是攻打敌人,一定要扼住其咽喉,直捣其心脏。夏口和东关,正是吴人的心脏和咽喉。我们派军马攻打东部的皖城,引诱孙权东下救援。我们的水军再乘虚扑向夏口。大军从天而降,让他们无还手之力,江南就指日可待了。”魏文帝听了,连连称是。

诸葛亮攻打天水,把魏将贾嗣和魏平围困在了祈山。魏文帝对司马懿说:“国家西部有战事,堪当大任的,非君莫属。”于是派司马懿向西驻扎在长安,总揽雍州、梁州所有军事。并让他统率车骑将军张郃、后将军费曜、征蜀护军戴凌、雍州刺史郭淮等人抵挡诸葛亮。张郃劝说司马懿应该分军驻守在雍、郿两地作为后镇。司马懿拒绝道:“如果前军能独自抵挡,则将军的话是对的;若不能抵挡,这就是当年项羽兵分前后,最后使三军被黥布击破的原因。”于是径直进军至俞麋。

诸葛亮闻讯后,率众将领收割上邽之麦。魏国诸将都惊恐不已,司马懿镇定自若地说:“诸葛亮一向优柔寡断,虑多而决断少。他必定先做好安营扎寨的事情,然后再收割麦田。我们再花上两天的时间日夜兼程就可以阻止他们。”果然不出司马懿所料,诸葛亮见魏军赶来,只好败退下来。

司马懿说:“虽然连日兼程,人马疲劳,但诸葛亮没有胆量盘踞渭水。现在正是进攻的好时机。”魏军进军到汉阳,正好与诸葛亮的军队相遇。司马懿严阵以待,两军交战不到几个回合,诸葛亮就开始撤兵,退守到卤城,占据南北、两山。司马懿发兵猛攻,最后攻克诸葛亮以断木布置的重围,大破蜀军。

诸葛亮再次率军十几万取道斜谷,驻扎在渭水南原。魏帝非常担忧,派征蜀护军秦良率步兵、骑兵二万前来增援。魏国诸将想赶往渭河北岸以待战机。司马懿说:“百姓和物资都在渭河南岸,那里是兵家必争之地。”于是率军渡河,背水扎营。司马懿对诸将说:“诸葛亮若是勇武果敢之人,则会从武功出发,依山而向东挺进;若他出于谨慎起见,则向西止于五丈原,这样的话我们即可高枕无忧。”诸葛亮果然止步于五丈原,打算北渡渭水。司马懿派将军周当屯兵于阳遂以引诱蜀军。几天下来,诸葛亮始终按兵不动。司马懿说:“可以看出,诸葛亮的目标是五丈原,而不是阳遂。”于是派将军胡遵、雍州刺史郭淮,和诸葛亮大战于积石。诸葛亮进兵受阻,只好回军五丈原。正值此际,有长星坠落到诸葛亮的营垒。司马懿依据天象预料此次蜀军必败,便派奇兵偷袭诸葛亮的后方,结果斩杀的首级有五百个,抓获俘虏一千多,投降的人有八百多。

魏国朝廷认为诸葛亮远离本土作战,无法长期驻留,必然急于寻求战机,就命司马懿谨慎持重,静观其变。诸葛亮屡次挑战,司马懿都坚壁不出。为激怒司马懿,诸葛亮派人给司马懿送来一套妇女的衣物服饰,以讥讽他的怯懦像一个妇人。司马懿果然气急败坏,上表朝廷要求决战。魏帝拒绝了司马懿的请求。为了牵制司马懿,朝廷特任命性格刚直的卫尉辛毗为军师持节制止司马懿。之后,诸葛亮前来挑战,司马懿只要想出兵迎敌,都会被持杖节而立于军门的辛毗阻止住。

蜀汉大将姜维得知辛毗奉命来到魏军军营,便对诸葛亮说道:“辛毗持节而来,看来司马懿更不会出战了。”诸葛亮说:“司马懿本来就没有打算出战。之所以上疏请战,不过是为了做样子给众人看。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果真心要战,他又怎会向千里之外的朝廷请战呢?”

司马懿弟子写信询问战况,司马懿回复道:“诸葛亮平生志向远大但不会见机行事,足智多谋但优柔寡断,喜好兵事但手中无权。他现在虽拥兵十万,其实已经落入我的圈套,败亡在即。”两军对垒一百多天后,蜀将烧毁营垒后逃走。当地百姓奔走相告,司马懿立马出兵追击。谁知诸葛亮的长史杨仪居然做出迎战的样子。司马懿认为穷寇不宜追击,只好任杨仪率军一步步撤离。

司马懿经过诸葛亮的营垒,审视诸葛亮遗留下的一切,获得了大量的图籍文档和粮食谷物。司马懿推知诸葛亮肯定必死无疑了,不禁感叹道:“真天下奇才也!”辛毗不相信,司马懿又说,“军家最重视的是军书密函和兵马粮谷,现今他们居然把这些都丢弃了。你见过有谁丢弃了五脏六腑还活得好好的吗?快发兵追击!”关中路上到处都是蒺藜,司马懿让三千军士先穿上软材质的平底木鞋前行,蒺藜都沾到了鞋底上,然后让骑兵、步兵前进。等追到赤岸,魏军才确证了诸葛亮的死讯。因此有谚语讥笑司马懿:“死诸葛吓走生仲达。”司马懿听说后笑道:“我能料生,不能料死呀!”

最初的时候,诸葛亮的使者来到魏营。司马懿问道:“诸葛先生平时的生活怎么样,一天能吃多少米?”使者答道:“大概三四升吧!”问到政事,使者回答:“即便二十罚的小事,丞相也都要一一过目。”司马懿听了,放心地对人说:“照这样下去,估计诸葛孔明活不了多久了!”结果还真的让他言中了。

辽东太守公孙文懿起兵造反,当朝天子急召司马懿进京。魏帝对司马懿说:“这件事本不足以烦劳你,但朕希望尽快解决掉。所以才不得不让你勉为其难了。你认为公孙文懿会怎样应对呢?”司马懿回答说:“上策是弃城退走,中策是依托辽河抗拒大军,下策是困守其都城襄平。如果采纳下策,那就是自取灭亡了。”

魏帝接着问:“那公孙文懿最可能采用哪个策略呢?”司马懿不假思索就说:“明智的人才能做到知己知彼,敢于放弃。然而公孙文懿并不是这样的人。他认为我们孤军远征不能持久,必定先距辽水而后守城,也就是中、下之计。”

魏帝听了放心了许多,又接着问道:“这次平叛,来回需要多久?”司马懿沉吟了一会儿,抬头答道:“行军要花一百天,回军要花一百天,作战同样需要一百天,休整六十天,一年就足够了。”

司马懿率军途经孤竹,翻越竭石,驻扎在辽水河畔。公孙文懿果然派步兵、骑兵数万隔着辽河坚壁而守,南、北连营六七十里,和司马懿的兵马对峙。司马懿声东击西,以少量部队多打旗帜伪装成主力,佯攻敌军,吸引和牵制敌军主力;而他本人则率大军从敌军北部偷渡辽河,然后沉舟焚桥,舍弃敌营不攻,直指襄平。诸将都问:“为什么不直接攻打叛贼呢?”司马懿说:“叛贼的军营牢固,妄图以逸待劳。若发兵攻打,就正好中了他们的计策。古人曰:敌军虽有坚固的堡垒,但有不得不迎战的时候,那就是进攻了其必救的地方。敌军的主力在这里,那么他们的老巢必然军力空虚。现在直击襄平,他们必然主动会找我们决战。那样的话,我们就胜利在望了。”果然,公孙文懿见魏军主力直捣老巢,赶忙弃营回援。司马懿对诸将说:“之所以不攻打军营,想达到的就是这个目的。战机来了,不可失去!”魏军乘公孙文懿率军离开营垒之机,纵兵攻击,大破敌军主力。然后又将襄平四面包围。

起初,公孙文懿听说魏师出动后,急忙向孙权求救。孙权也出兵为其声援,并给他写信:“司马公善于用兵,变化如神,所向无敌,我实在为你担心。”适逢连降大雨,大水暴涨,平地数尺。魏军恐惧万分,诸将打算迁营到别地。司马懿下令:军中胆敢迁营者,一律处斩!都督张静违反军令,当即遭到斩杀。军心这才安定下来。

因为大水的缘故,敌军打柴牧马,安然自若。魏国众将领请求出击,司马懿并不允许。司马陈圭问司马懿:“当年我们攻打上庸,八面并进,昼夜不息,只用了十五六天,就攻克了城池,斩杀了孟达。如今我们远道而来,却坚守不出,这让我疑惑不解。”司马懿答道:“孟达兵力不多,然而他的粮食可支撑一年;公孙文懿的军队是孟达的四倍,然而粮食不够维持一个月。一边是一个月,一边是一年,所以当年只能速战速决。现在我们面临四倍于当年的敌军,当然更需要从长计议了。当年攻打孟达时,要不顾战士死伤,和敌军在粮食上相抗争。而现在的情形是敌众我寡,敌饥我饱,我们的困难不过是雨水罢了。相反,若盲目进攻,会换来什么后果呢?自京师发兵时,我担心的不是敌军的进攻,而是他们会逃跑。目前敌人粮食已经告罄,而我们还没有完全合围。他们一旦受到攻击,就会弃城逃跑。军事上讲求兵不厌诈,见机行事。敌军倚仗人数众多,借着雨水的便利,虽饥饿乏困,却不肯束手就擒。我们就将计就计,故意露出怯懦,先稳住他们。贪小利,吃大亏,这可不是明智的选择。”不久,大雨止住,魏军也完成了对襄平的包围。然后魏军起土山,挖地道,造楼车、钩梯等攻城器具,昼夜强攻。

这时,有白色长星从襄平城的西南方向滑落到东北方向,最后坠到梁河之中。城中军民惊恐不已,公孙文懿有些担心,便派相国王建、御史大夫柳甫出城请降。司马懿不答应,而是把王建等人斩首示众,以檄文告公孙文懿:“当年楚、郑都是列国诸侯,而郑伯还得赤膊牵羊迎接楚国。我身为朝廷重臣,位列上公,王建等人想让我解围退却,居然连对待楚国的规格都没有。这两人老态龙钟,口齿不清,肯定会传错我的话。他们现在已经被杀了。如果有意投降,下次就派年少而明断的人来。”公孙文懿只好派人送自己的亲属去当人质。司马懿对公孙文懿的使者说:“行军打仗有五种情况:能战就战、不能战就守、不能守就跑,剩下的两个就是投降与灭亡。既然不肯亲自来降,那就是说明已经选择了灭亡,没有必要送来人质。”公孙文懿向南突围,司马懿发兵大破之。最后,魏军斩公孙文懿于流星坠落的地方。

当时,司马懿军中有的士兵衣单寒冷,向他乞要短袄,司马懿不给。有人说:“军中多短袄,可以赐给他们的!”司马懿则说:“衣袄乃是国家之物,人臣不可以私自发放。”

吴国率兵进犯,司马懿主动请缨,要求率军讨伐。朝臣认为吴军远道而来围攻樊城,在无法立即攻克,城下受挫后,就会不战自溃,可以从长计议制定防御之策。司马懿说:“边境遇敌,自己却安坐庙堂之上;疆场扰动,民众则疑虑难解。这真让我担心国家的前途!”司马懿执意要率军南征,魏帝亲自将他送出津阳门。司马懿认为南方暑热低湿,大军不宜持久驻扎,就先派轻骑兵前去挑逗敌军。吴国军队也不敢率然应战。于是,司马懿便令士卒休整,挑选精锐勇士,发布号令,摆出攻城的架势。吴军自知不敌,便趁夜逃走,司马懿引兵一直追击到三州口,斩杀吴军万余人。

后来,司马懿染病,死于京师,时年七十三岁。晋国初建,追称为宣王。

《孙子兵法·谋攻》篇有:“其次伐交。”通过外交手段取胜敌人是等而次之的策略。司马懿建议孙权偷袭关羽的后方。《孙子兵法·九地》篇有:“兵之情主速。”用兵之道,贵在神速。司马懿攻打孟达,只用八天时间就兵临城下。《孙子兵法·虚实》篇有:“形人而我无形。”能明察敌军的情况,而不让敌人知晓我军的情况。司马懿让陆地兵马攻打皖城,然后趁机派水军扑向夏口。《孙子兵法·军争》篇有:“以分合为变。”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分散兵力还是集中兵力。司马懿拒绝划分前军、后军。《孙子兵法·计》篇有:“怒而挠之。”对易怒的敌人,要采用挑逗的方式去激怒他们。蜀军以送来女装的方式羞辱司马懿,即便如此司马懿仍按兵不动。《孙子兵法·虚实》篇有:“知战之日。”知道什么时候攻打最合适。出兵平定辽东,司马懿认定只需要花去一年时间足够了。《孙子兵法·虚实》篇有:“攻其必救。”进攻敌人必须救援的地方。司马懿舍弃敌军主力,直攻襄平。《孙子兵法·作战》篇有:“兵闻拙速。”宁愿通过拙的方式追求速胜。只有老老实实的速战,没有弄巧的持久。司马懿讨伐孟达时,不计将士死伤,与敌军在粮草上相抗争。《孙子兵法·计》篇有:“能而示之不能。”能攻而佯装不能攻。司马懿讨伐公孙文懿,不贪小利故意显露怯懦。《孙子兵法·势》篇有:“形之,敌必从之。”以假象迷惑敌人,敌人信以为真,就会听从调动。司马懿摆出攻城的架势,吓得吴军趁夜逃走。

责任编辑:润珍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