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结婚费用基本就是婚礼的费用。(网络图片)
在美国,结婚费用基本就是婚礼的费用。
根据美国《婚礼费用》(Costofwedding)网站的统计,美国新人的婚礼花费为$19,833至$33,055,其中,40%多的新人花费少于1万,16%的新人超过3万。平均为$26,444。具体如下:
服饰与配饰(Attire &Accessories),$1,622。主要是婚纱、礼服费用等。
化妆与温泉浴(Beauty &Spa),$192。主要是新娘化妆费用。
娱乐(Entertainment),$1,357。指的是乐队伴奏,邀请歌手唱歌等。
鲜花与装饰(Flowers &Decorations),$1,579。婚礼场所的鲜花和装饰。
礼品与谢礼(Gifts &Favors),$697。给来宾的礼品,给服务人员的小费等。
邀请(Invitations),$896。包括婚礼邀请卡、感谢卡、邮费、来宾签到本、桌子上的标识卡等。
首饰(Jewelry),$4,065。包括订婚戒子(Engagementring),$2,519至$4,199;婚礼戒子(Weddingrings),男女各一只,共$904至$1,506。
摄影与摄像(Photography &Video),$2,778。婚礼摄影与摄像。
计划与顾问(Planner/Consultant),$1,646。有关婚礼的策划与咨询。
会场、食品与租用(Venue, Catering &Rentals),$11,784。指的是婚礼会场(多数是教堂)的租用费,招待来宾的食品或晚餐费用,婚礼蛋糕和甜点费用,豪华轿车(limo)租用费,旅馆费等。
国内的朋友也许要问,那聘礼呢?房子呢?汽车呢?家具呢?电器设备呢?
美国没有聘礼、改口费之类的说法,美国丈母娘也不懂“房子是刚需”。汽车本来就是两位新人的原有的交通工具,除非添了孩子,才会考虑买箱型车(Van)。家具,两个人一起买。电器,基本只要买台大电视,液晶50英寸,几百美元就够了。其他电器,如冰箱、热水器、洗衣机、烘干机、烤箱、洗碗机等,无论是租房或是买房,都是原有配备的,不需要自己购买。
根据美国Goldwell Banker RealEstate的统计,18至34岁的年轻夫妇,四对中只有一对是在结婚前买房子的(Onein four couples between the ages of 18 and 34 bought a housetogether before they weremarried)。注意,这个房子是两个一起买的,一起付首付,一起付房贷。
所以,对绝大多数美国青年来说,结婚的费用,基本就是婚礼费用。节省一点,不到1万美元,奢侈一点,3万美元。美国大学生的年薪起薪,约为4万美元,当然,要交掉一些税。结婚即使拿出3万美元,也就是1年的收入而已。
那么,新家的其他物品呢,比如厨房用具、床上用品等。这些,类似于国内的嫁妆,通常由女方负责。准新娘在婚礼前要发出“新娘登记单” (Bridalregistry),通知参加婚礼的亲友、同事,请登记“认购”礼品,详细目录包括餐具、炊具、寝具、浴室用品等等,相当于请大家帮助置办嫁妆。这就是“随份子”。
最令国内吊丝羡慕嫉妒恨的是,美国婚礼的费用传统上都是由女方负担的。美国现今,大多数人都保留着这一传统。男方唯一必须负担的,就是买订婚戒子和婚礼戒子。订婚戒子通常是钻戒,比较贵,蒂芙妮(Tiffany)钻戒怎么也得数千美元。美国人大多是月光族,买不起。超过80%的男青年没有给未婚妻买订婚戒子。
我有个美国朋友,40多岁。前不久,他大儿子上大学了。政府给了助学金,加上稍稍打工,已经完全经济独立了。朋友给他太太买了个结婚钻戒,Tiffany的,“欠她20年了”。结婚那时,只给她买了个普通的婚戒,1百多美元。那女孩也没有逼他买钻戒,毕竟是嫁给一个男人,而不是嫁给一只钻戒,只留下一句话,“等以后有钱了,再补吧。”婚后,有了老大,后来老二、老三又争先恐后加入这个小家庭。结婚时候,是租的公寓。有了老大后,就存钱买房,到老三出世后,终于能够拿出10%的首付,4万多,买了个40多万的独立房,三卧两卫带车库。在美国首都的外围,房价比首都的便宜。每月还贷,加上孩子汽车水电伙食手机保险等等开销,工薪阶层的这对夫妇,基本就是月光族。如此,一个钻戒,欠了二十年。
国内应该也有这样的故事,但是恐怕不会普遍。通常,都要男方拼死拼活、加上啃老,才能存够积蓄,应付昂贵的讨老婆费用。
来源:新浪教育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