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统战的悲哀?众经济学家与官方学者激辩(图)

作者:李正鑫 发表:2016-11-09 10:2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经济学家与官方学者两方代表的是民间与政府的利益。(图片来源:网络)

【看中国2016年11月9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中国大陆官方学者林毅夫近来多有惊人之语,其称赞中共政府政策的观点引发众多经济学家发文与其争辩。有经济学家直指争辩是代表了政府与民间、体制内与体制外、国有资本与民间资本、集权化与市场化两大利益阵营的争论。台湾学者更进一步分析,认为林毅夫成为统战样板,也是一种悲哀。

争辩始于中共政府的产业政策

最近一段时间,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林毅夫和张维迎教授爆发了一场争论,聚焦于政府的产业政策这个沉寂多年的重大问题。双方各执一词,观点完全对立。

林毅夫的观点是,“没有产业政策,国家必然不成功”。而张维迎教授的观点是,主张“废除任何形式的产业政策,政府不应该给任何产业、任何企业吃偏饭”。

林毅夫认为,一个从事技术创新的企业家,一方面需要企业家个人的努力,同时也需要政府的“产业政策”集中有限资源,进行调控。

张维迎反驳称,“产业政策是穿着马甲的计划经济”,而计划经济在全球都失败了。产业政策失败的原因在于,创新是不可预见的,唯一途径是经济试验的自由,而产业政策是将自己锁定在预定的路径上,相当于一场赌博。过去几十年的产业政策导致严重的产能过剩。

同门师弟驳斥林毅夫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也加入论战

据第一财经10月26日报导,林毅夫的同门师弟、美国三一学院经济系文贯中教授发文驳斥林毅夫称,曾在芝加哥大学深造的林毅夫教授,在题为《照搬西方主流经济理论是行不通的》一文中做了概念替换。“在这些容易令人发生联想的可疑标签后面,又通过‘甚至’两字,将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场化悄悄改换为‘过度’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场化。树了这样的假想敌之后,自然可以对“三化”大肆抨击而进退有据。”

文贯中教授表示,林毅夫文章的奇特之处,在于将发展中国家经济上遇到的问题一股脑儿怪到了新自由主义的头上,并据此下断论:“这就在事实上宣告了新自由主义的破产”。如此看来,不是中国的市场化太过,而是还十分不足。而且因为不足,已经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

随后林毅夫在《论有为政府和有限政府》一文中,就政府作用定位问题,再次为中共政府背书,这引发上海财经大学教授也加入论战。

11月8日,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田国强教授发文《再论有限政府和有为政府—与林毅夫教授再商榷》称,一个有效的市场的必要条件是有限政府而不是有为政府。有限政府和有为政府的本质差别就在于,是着眼中长期发展还是着眼短期发展,是强调改革还是不强调改革,是靠制度还是靠政策,是落脚于国家治理还是不落脚于国家治理。

田国强教授认为,提供维护市场秩序的法律制度环境和具有外部性的硬件基础设施,是政府的本职所在,政府在这方面确实需要有所作为,但在一个有误导性的概念之下,政府就很容易有意无意地将有为的边界扩展到其他方面去。

香港和台湾的经济学家先后表态

香港环球经济电讯社首席经济学家江濡山撰文认为,这不是简单的个人争论,而是代表了政府与民间、体制内与体制外、国有资本与民间资本、集权化与市场化两大利益阵营的争论。孰是孰非,想必公众的心智判断心知肚明。

江濡山直言,毅夫教授是戴着一顶红帽子的官厅经济学家,其名利收获仰赖于权力,是政府的利益代表,其言行不仅要顾及体制内上方的思维逻辑,要为政府站好台,唱好调,又要搜肠刮肚地、东拼西揍地寻找“科学”的理论根据,不致于太离谱,让学界太瞧不起。

此前,林毅夫今年3月表示,未来5年,中国经济实际增速将超过7%,10年内有望达8%。台湾的经济学者陈博志因此反驳林毅夫的观点称,“全世界有钱国家,没有任何一国可连续多年成长超过6%”;“事实上经济成长率下降后,很难再回升,林毅夫可能有身为统战样板的悲哀,不得不唱多中国。”

陈博志认为,中国大陆过去多年是依靠“过量投资”和“泡沫经济”支撑过来的。中国每年固定资本形成毛额占GDP的比率近50%,经济成长一半是靠投资增加在支撑。而很多投资是浪费,还有就是被贪污到官员口袋中。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