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史学遗产和爱国精神(图)

作者:卜宪群 发表:2017-01-06 10:1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3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论史学遗产和爱国精神
黄山(图片来源:Pixabay)

【看中国2017年1月4日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源远流长,它深深植根于悠悠五千年的历史沃土,与历代贤哲遗留下来的丰厚史学遗产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对中华民族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产生了难以估量的积极影响。在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厘清史学遗产与爱国精神的关系,让更多的人从丰富的史学遗产中汲取爱国主义营养,应是史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厚的史学遗产,孕育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持续性文明。数千年来,中华文明不但以政治实体的形式绵延不绝,而且还被历代贤哲运用丰富多彩的史学体裁从各个侧面记录下来,日久天长,形成为人类文明史上巍巍壮观的丰富史学遗产。这笔遗产对中华文明的传承、爱国主义精神的孕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历史上的绝大多数朝代都很重视本朝和前朝历史的编纂。相传早在夏代的中央行政机构中,史官就占有一席之地(见《吕氏春秋・先识》)。商代甲骨文中的“作册”亦与史官有关。到了周代,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史官的分工更加细密。此后,一直到清代,史官在中央机构中的地位都十分重要。历代统治者所遵循的为前朝修史、为当朝修史的原则以及私人修史之风的盛行,使中国史学与中国历史的发展并驾齐驱,呈现出记载的连续性、内容的丰富性和体裁形式的多样性等特点(参见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导论》,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从体裁上分,中国传统史籍有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典制体、会要体等多种形式。唐初史学家在编纂《隋书・经籍志》时,将“史部”书籍划分为十三类,唐宋以降更是异彩纷呈。从数量上看,在中国传统文献中,史书要占总量的“十之七八”(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这应是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在中国传统史籍中,除了官修史书外,还有大量的私家著述,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史学遗产的丰厚宝库。丰富的史学遗产不仅为人们学习历史、把握现实提供了便利,同时更为中华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首先,中国传统史籍中蕴含着强烈的经世意识。中国古代优秀的史学家在其史学作品中,非常善于运用他们独特的历史智慧,阐释“修”、“齐”、“治”、“平”的理想,以期为国分忧、为国献策,实现资政育人的宏伟目标。孔子作《春秋》,目的很明确,就是要用周礼来维护当时被破坏的社会等级制度。这种史学经世的意识到司马谈、司马迁纂修历史的时候变得更加自觉。司马谈说:“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事,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史记・太史公自序》)一名史学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跃然纸上。司马迁着《史记》,更是高标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汉书・司马迁传》)。阅读《史记》,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越是变革时期的史事,司马迁记载得越详细,用力也越勤。这就反映出他确实抓住了历史的要害,是为活人写历史,为国家的需要写历史,为民族的未来写历史。唐玄宗时期,被誉为“董狐式”的史学家吴兢用一种特殊的体裁撰写了《贞观政要》一书。这是一部记录唐太宗时代的政治史专题。他在《序》中写到:“庶乎有国有家者克遵前轨,择善而从,则可久之业益彰矣。”这不仅是对前朝为政者的仰慕,更是希望当今及今后统治者能够从历史中汲取有益的经验。杜佑的《通典》虽是私家著作,但他在《自序》中也旗帜鲜明地指出其着史的目的是要“实采群言,征诸人事,将施有政”(《通典・自序》),经世致用的史学思想跃然纸上。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以“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进〈资治通鉴〉表》)为编纂原则,更是君主时代优秀史家俱有强烈的关注国家与社会的政治意识的典型代表。

其次,历代史家及其作品中包含着浓烈的忧患意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先哲对中华民族兴衰荣辱的辩证总结。历史是客观的,但是记载历史过程的史学作品总是要带上史学家个人的思考。宋代苏洵在《史论》一文中说“史何为而作乎?其有忧也”;司马迁说“述往事,思来者”(《汉书・司马迁传》),这都准确地表达了中国传统史学的人文情怀。孔子作《春秋》,充满着他对自己所处时代的忧患,笔墨之中隐含着微言大义。司马谈初作《史记》的动机是要歌颂汉兴以来建立的丰功伟业,司马迁继承父业之后却赋予《史记》更多的忧患意识。在《史记・封禅书》、《平准书》中,司马迁对武帝时代业已暴露的种种社会问题的揭露和对武帝封禅求仙的嘲笑与讽刺,更是一个优秀史家内心忧患意识的集中表现。东汉后期史学家、政论家崔寔、王符、仲长统等人在其著作中,将矛头直指现实,对当时外戚宦官交替专政、王纲解钮、朝政腐败的实际状况予以深刻揭露,将我国古代具有忧患意识的史学思想推向新的高峰。司马光殚精竭虑主持编纂《资治通鉴》,原因之一是对北宋积贫积弱的政治现状有深深的忧虑。两宋之际的史学家李焘、徐梦莘、李心传等人的著作是当时人写当朝史,但同时也是对当时国破家亡的社会现实的“忧世”、“泣血”之作。明清之际史学家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清末的龚自珍、魏源、黄遵宪等,也都在自己的作品中倾注了对时代的深深忧虑。这样的事例在中国史学史上可以说是不胜枚举。史学家的忧患意识既有面对乱世的焦虑,也有面对社会变革之际的思考。更可贵的是,即使身处盛世,他们也不忘居安思危。与一般人的忧患意识不同,史学家的忧患意识往往能以严谨的史实为根据,贯穿着博古通今的历史思考,并以史书为载体表达出来,因而能够在更广泛、更深刻的层次上影响人、唤醒人、教育人。

再次,传统史家与史着中追求国家统一、反对社会分裂的坚强精神,崇尚民族英雄、鄙视投降变节的高尚情怀,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源泉。千百年来,史学家用“百姓不聊生,族类离散”(《战国策・秦策四》)、“以邻国为壑”(《孟子・告子下》)、“百里无烟,城邑空虚”(《三国志・吴书・朱治传》引《江表传》)等惨烈的语言记述了分裂所带来的深重苦难;用“定于一”(《孟子・梁惠王上》)、“尚同一”(《墨子・尚同》)、“一天下”(《荀子・王制》)等词语表达了渴望统一的愿望。史学家以浓重的笔墨对“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盛世”的赞誉,是对和平安宁的统一社会的希冀;史学家用充满激情的笔调对民族英雄的歌颂,对背叛祖国、出卖民族利益者的无情鞭挞,是中华民族统一的道德观、历史观的集中体现。

丰厚的史学遗产中蕴含的爱国精神,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爱国主义的表现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它无疑是一种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有别的精神文化。这种精神文化深深植根于一个民族的心灵深处,对一个民族的认知结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有着深刻的影响。这种精神文化既非外来移植,也难自动生成,而往往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长期浸润、积淀的结果。中国古代丰厚的史学遗产无疑对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形成和培育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龚自珍说“欲知大道,必先为史”(《龚自珍全集・尊史》),就是告诉人们要通过学习历史来增长智慧,把握未来。“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司马光《过故洛阳城》),说的也是从历史中可以吸取治国安邦的经验。传统史学对历代治乱兴衰的总结,对经世精神的重视,对忧患意识的强调,为一代又一代有识之士治国安邦、资政育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中国古代杰出的帝王和政治家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非常重视并善于从历史中吸取有益的经验和教训。史载周公在辅佐成王时,对夏、殷二朝灭亡的教训就十分重视。他说:“我不可不鉴于有夏,亦不可不鉴于有殷。”(《尚书・召诰》)他不仅从前朝历史中总结出“明德慎罚”这样宏观的政治思想,还总结出“罔敢湎于酒”(《尚书・酒诰》)、“罔厉杀人”(《尚书・梓材》)等具体的政令。翻开春秋战国之际的历史,各国主持变法、推行新政的重要人物,其主张虽然是对前代政治的反动,但同样也是对以往历史经验进行总结的结果。秦统一后,以秦始皇为首的政治家集团对统一帝国内推行什么样的政治体制进行过公开的、激烈的争论,而最终否认分封制,采取郡县制,正是秦始皇、李斯等一批政治家正确总结历史经验的结果。汉初刘邦开始以“马上得天下”自居,并欲在“马上治天下”,鄙视儒生,拒绝从历史中吸取经验。但经叔孙通、陆贾等人的说服,他终于改变了思想,并命陆贾“试为我着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的历史。这种注意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思想,影响了汉初几代君主的施政方针,与“文景之治”盛世局面的出现有着直接的关系。唐代“贞观之治”的出现,也与君臣重视对历史经验的借鉴分不开。唐初名臣魏征不仅是出色的政治家,也是著名的史学家,他对唐太宗的劝谏很多都是以历史经验为依据的。唐太宗本人就十分重视对历史的学习,他曾说:“朕睹前代史书,彰善瘅恶,足为将来之戒。……将欲览前王之得失,为在身之龟镜。”(《册府元龟》卷554)通过研习历史,他不仅认识到“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贞观政要・任贤》)的道理,而且深感“大矣哉,盖史籍之为用也”(《唐大诏令集》卷81)。史学对现实社会的借鉴作用是史学家在历史编撰过程中重视总结历史经验的结果,而杰出的政治家又总是能够从中发现深刻的哲理,为治国、理政、育人等政治实践服务。

其次,历代统治者非常重视选拔通经史的人才来为国家服务,并且取得了突出的成效。早在察举制盛行的两汉时代,政府就非常重视士人对历史的学习,统治者通过各种途径将其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官僚队伍中来,服务于国家。虽然汉代及以后的中国传统社会形式上注重的是经学,但“六经皆史”(《文史通义・易教上》),经学本身就是史学的一个部分。无论传统的人才选拔有多少弊端,但重视经史学习的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正是因为士子们诵习经史,才使得他们熟悉中华民族的历史,并培养起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在《史记》、《汉书》、《后汉书》的《循吏传》、《儒林传》及其他列传中,通经史而入仕者不乏其人。他们入仕后的行政风格与通过学习法律入仕或经小吏而升迁入仕的官僚大不相同,给朝政带来许多新气象。如蜀郡守文翁,通《春秋》,“仁爱好教化”,首开汉代郡国立学校、布教化之先河。龚遂“以明经为官”,在职期间,“吏民皆富实。狱讼止息。”他们勤政爱民、廉洁奉公的行为,无疑与他们的知识文化背景有密切关系。汉代以降,史学的这个功能依然绵绵不绝。从制度层面上看,后赵石勒在大执法下专设史学祭酒(《晋书・石勒载记下》),是史学列为官学的标志之一。刘宋时,还出现了由国家建立的第一所史学专门学校。习史之风的盛行,使南朝取士标准出现了偏离经学、趋向文史的倾向。在唐代,“史学”更成为科举考试中的一个独立科目。这些都使史学及通史学的人才在为国家、社会服务上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再次,人们从丰富的史学遗产中受到熏陶,培养起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价值观,养成心系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忧患意识。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在国家危难、民族存亡之际,挺身而出,为维护民族尊严、国家统一不惜献出宝贵的生命。这样的事例多得不胜枚举。东汉班超“涉猎书传”,在国家危难之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后汉书・班超传》)。蜀国丞相诸葛亮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与他对汉末以来社会状况的深刻反省和忧虑密切相关。同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胸襟,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慷慨赴死的壮举,也无不与传统史学弘扬的统一意识、忧患意识对他们的熏陶有关。在他们行为的背后,有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有着肩负着一个民族的神圣责任,有着深深的忧患意识。实际上,维护国家统一的价值观和心系天下的忧患意识,并不仅仅停留在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名人身上,而是象浓浓的血液流淌在每个普通华夏儿女的血管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既是平凡的人们对国家兴衰、民族存亡高度责任感的生动体现,也表明中国优秀史学遗产在现实社会中确实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正是这种世代相传且不断强化的民族凝聚力,使我们国家始终保持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形态,历经沧桑,长盛不衰。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黄花岗》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