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瓜到热汤 美国餐馆就地取材(视频)
2017-11-23 22:35 作者: 阿拉巴萨迪
【看中国2017年11月23日讯】每年的夏末秋初是南瓜和红薯的收获季节, 南瓜和红薯也就成了美国人季节性的食物,从11月最后一个星期四的感恩节到12月25日的圣诞节,美国人的节日大餐都少不了南瓜和红薯,就连星巴克都会推出南瓜味的咖啡。
从华盛顿驾车往南,几个小时后就到了加纳农场(Garner's Produce)。
这个占地60公顷的家庭农场主种植和出售大约50种作物。
过去,11月农闲时期,农场工人往往没有活干,因为大量农活都要等到来年春天。农场经理伯纳德·伯尔不喜欢这种情况。
他说: “我们把工人当作家人对待,希望他们冬天也有收入,所以我们想办法一年四季都给他们安排工作。这是正确的做法。”
所以他们让农场继续忙绿,收获季节性的蔬菜,卖给附近的居民和餐馆。
伯尔说:“这也让我们认识了邻居们,了解他们的为人处世,你也了解与你共事的人。”
汤女素食馆(Soupergirl)提供的蔬菜汤用的就是加纳农场的蔬菜。这家素食馆在华盛顿郊区的塔科马公园(Takoma Park)社区。距离加纳农场有几个小的车程。
餐馆业主萨拉·伯龙说:“我们要一碗汤一碗汤地拯救世界。”
她开这家餐馆是为了对抗她所说的腐败的食品制度。
她说:“化学品和劳动力被如此滥用,大量物资从地球的一端运到另一端,而你可以在几英里之外得到任何你想要的东西。”
她在母亲的帮助下开了这家餐馆。刚开始每星期要熬制大约150公升的汤。 现在,一天就要1900公升。填满这些大锅和砧板,萨拉主要依靠当地的农场主。
她说: “我与加纳农场的关系非常重要,我知道我可以指望他们提供高质量的时令菜,我也知道这些蔬菜都是以健康的方式种植和采摘的。
萨拉的汤用的都是时令菜,而且都来自家庭农场,开车几个小时就到。
她说:“我们要更多地思考我们的食物来自哪里,是在哪里种的,是谁种的,种植的方法和制备的过程。”
一年到头,汤女素食馆都会从当地的农民朋友那里购买季节性的蔬菜。一筐筐蔬菜、一碗碗热汤地经营着他们的事业。
来源:美国之音
本文短网址: 转载文章必须保留内链,未经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 赵薇夫妇遭遇“严惩” 幕后主使或被起底(图)
- 毛泽东与文工团姐妹花的荒淫往事(图)
- 老外为什么不晒衣服和被子?(图)
- 人类不是地球首个文明!(视频)
- 绝对想不到:央行报告透露的楼市大真相……(组图)
- 毛泽东为何深恨知识份子?这原因鲜为人知!(组图)
- 朝鲜女兵遭遇 性侵不敢说,20岁就停经(图)
- 万达急卖海外项目 储备大量现金只为一件事(图)

- 川普
- 特朗普
- 贸易战
- 习近平
- 华为
- 金正恩
- 王岐山
- 孟晚舟
- 关税
- 边境墙
- 彭斯
- 美国
- 贸易谈判
- 刘鹤
- 王沪宁
- 江泽民
- 崔永元
- 中南海
- 内幕
- 中共
- 贪官
- 情妇
- 腐败
- 反腐
- 打虎
- 官场
- 看中国
- 一国两制
- 法广
- 社交媒体
- FB
- 六四
- 朝鲜
- 加拿大
- 脱欧
- 央行
- 债务
- 杠杆
- 美元
- 货币
- 人民币
- 欧元
- 日元
- 港币
- 房地产
- 楼市
- 财政
- 财富
- 中产
- 台湾
- 蔡英文
- 往事微痕
- 出卖国土
- 北京
- 刘强东
- 大妈
- 房价
- 疫苗
- 非洲猪瘟
- 大陆
- P2P
- 雾霾
- 基因编辑
- 防火墙
- 维权
- 709律师
- 上访
- 法轮功
- 网络审查
- 活摘器官
- 百度
- 新疆劳改营
- 言论自由
- 女主播
- 央视
- 华人
- 移民
- 华人
- 留学
- 海关
- 遣返
- 签证
- 回国
- 入籍
- 绿卡
- 民生
- 海外
- 加拿大
- 澳洲
- 民国
- 桂军
- 抗战
- 孙中山
- 蒋介石
- 宋美龄
- 邓小平
- 林彪
- 刘少奇
- 中共
- 皇帝
- 诸葛亮
- 易经
- 幽默人生
- 智慧
- 感悟
- 手机
- 预言
- 奇闻
- UFO
- 外星人
- 寿命
- 文革
- 养生
- 李天笑
- 李云飞
- 紫凤
- 中国经济文化研究所
- 云中君
- 轶飞
- 李道真
- 园丁
- 郑中原
- 唐柏桥
- 曹长青
- 陈破空
- 夏闻
- 伍凡
- 贯明
- 江枫
- 赵长歌
- 沧海
- 秦山
- 铁流
- 王尚一
- 夏飞岩
- 乙欣
- 东洲
- 逸慈
- 顾言
- 天雪
- 梅公子
- 李青城
- 邓正梁
- 李唐风
- 盛雪
- 仲维光
- 邢仁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