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比尔盖茨夫人是何感觉?她影响改变了世界(组图)
2009年6月,比尔·盖茨与梅琳达·盖茨在奥斯陆。图片来源:Kjetil Ree/维基百科/CC BY-SA 3.0)
今年恰逢梅琳达和比尔·盖茨结婚25周年纪念,梅琳达新出版的一本回忆录中,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爱情和婚姻生活的细节,而围绕着生娃这件事,不仅改变了她和比尔·盖茨的人生,还因此影响了世界。
这个故事,让我们从头说起……
1964年8月15日,梅琳达出生在德克萨斯州达拉斯的一个中产之家,是家中4个孩子里的老二,父亲是个太空项目工程师,母亲是个家庭主妇,一家6口全靠父亲微薄的薪水养活,虽然日子过得有些紧张,但父亲却从不吝啬子女的教育,老爸总是对4个孩子说:
“你们尽管读书,无论什么样的大学,我都会供你们去读。”
1975年,比尔·盖茨刚跟人合伙创立了微软,彼时他刚满20岁,四处奔波奋斗,忙于将微软做大。那时候11岁的梅琳达还在达拉斯的天主教会学校上学,被老师形容为聪明,自律,“每天都有一个新目标”。
1978年,14岁的梅琳达收到了一份来自父亲的礼物,一台由硅谷新星史蒂夫·贾伯斯在两年前推出的苹果II型电脑,小姑娘立刻对这台电脑着了迷,她开始玩里面的游戏,还对程式语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以说,这台计算机为她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从此,梅琳达坚定了自己日后学习计算机的目标和梦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杜克大学,同时攻读计算机科学和经济学两个学位。
1986年,梅琳达从杜克大学毕业,不仅拿到了计算机科学和经济学本科双学位,还在一年之后拿到了MBA。
1987年,梅琳达来到了西雅图,加入了微软公司,她的到来引起了全公司的侧目,这位毕业于杜克大学计算机系的女生,不仅是市场部最年轻的员工,还是微软唯一一位拥有一流大学MBA的女性。
位于雷德蒙德的17号楼前的大堂入口,17号楼是微软主要办公区内最大的建筑之一。(图片来源:Derrick Coetzee/维基百科/CC0)
然而,正当梅琳达准备在自己热爱的行业大展拳脚的时候,她自己也没想到,她很快遇见了人生中的另一半,比尔·盖茨。
当时梅琳达去纽约出差,同事兼室友打来电话,让她来去参加一场微软公司举办的晚宴,梅琳达立刻准备一番赶了过去。
紧赶慢赶,她还是迟到了,等梅琳达到了那里,发现所有的桌子都坐满了人,只剩其中一张桌子还空着两个座位,于是她走过去抢了其中的一个位子坐下,不久之后,另一位迟到的同事来了,看到那个座位,也迳直走过来坐了下去。
梅琳达抬头一看,立刻惊到说不出话来,原来,这位姗姗来迟的同事竟然就是比尔·盖茨。
出乎意料的是,这位老板并不像同事们传言的那么暴躁,工作之外的他很幽默,主动和梅琳达聊了很多搞笑的话题,但是由于现场太吵,梅琳达好几次都没听清老板说了些啥,只能附和几句了事。
第一次遇见大老板的经历谈不上愉快,但感觉还凑合,晚宴结束后,梅琳达继续回去工作,很快就把这事儿淡忘了。
过了一阵子之后,一个周六的下午,两人竟然又公司的停车场里意外相遇了,这一次,比尔很主动,立刻上去打招呼,聊了一会儿之后,他突然问梅琳达,两周后的星期五,要不要一起出去吃个饭?
突如其来的邀约让梅琳达愣了一下,她很快笑着回答:
“(时间这么远)有点过于正式了,到时候再说吧。”
不过,她还是把自己的电话给了比尔。万万没想到的是,和比尔·盖茨生意的行事风格如出一辙,两个小时之后,这位微软大佬就迅速出击,打来了电话:
“今晚,就今晚出来!这一次,不正式了吧?”
比尔的邀约令梅琳达无法拒绝,于是她出来和比尔一起共进了晚餐。
这一次,两人终于可以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愉快聊天了。
比尔·盖茨。(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对其他女孩来说,比尔·盖茨的话题或许让人昏昏欲睡,聊来聊去都是自己喜欢的填字游戏,数学游戏。然而,他无比惊讶地发现,对面这个女孩,爱好和擅长的竟然也恰好是这些。
不仅如此,梅琳达还跟比尔一样,都十分争强好胜,两人就这样在餐桌上比起来了填字游戏,还玩了一堆数学游戏,比尔发现,游戏方面,这个女孩完全不输给自己,甚至在玩一款名叫“线索”的桌游时(这个桌游需要根据有限的线索,找出真正的凶手),梅琳达连赢了好几次。
之后,两人的话题又从游戏爱好转移到了读书上面,比尔·盖茨向梅琳达推荐了自己最爱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并建议她:“一定要看,真的很精彩!”
梅琳达笑着回答:“我已经读过两遍了。”
那一刻,比尔·盖茨瞪大了眼睛,他顿时有一种棋逢对手的感觉,而这场棋局,将会以浪漫的方式结局。
后来有熟人问起比尔·盖茨,和那个叫梅琳达的女孩约会感觉咋样,他一改往日的深沉,坚定地回答到:“太棒了!她让我有了要结婚的感觉。”
再后来,两人的感情持续升温,经过一段时间的恋爱之后,1994年,两人终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这一对情侣的结合,吸引了当时全世界的目光。
梅琳达·盖茨(图片来源:World Economic Forum/维基百科/CC BY-SA 2.0)
梅琳达升级为微软CEO盖茨夫人之后,生活并没有太大改变,只是她不久之后就怀孕了。
真正有娃了以后,梅琳达开始感到了一阵恐慌,作为同样在微软上班的人,梅琳达了解世界最著名的CEO丈夫有多忙:
“比尔天天忙到脚不沾地,我那时候想,或许他只是嘴上说着想要孩子,但现实情况恐怕不允许。”
也因此,在1995年的北京之行前,发现自己怀孕的梅琳达无比纠结,在此之前,她思考了很久:
“是继续做一个职场女性,还是回家当一个全职母亲?是的,职业是第一位,然后才是在家当主妇,或者两者兼顾!”
然而,权衡再三,梅琳达还是决定放弃工作,回家做一个全职母亲,一开始提出这个建议时,比尔·盖茨是震惊的,他怎么也不敢相信,这位一直以女强人形象示人的妻子,居然想要放弃工作,做一个全职太太。
她给出的理由足够充分:
“我们是足够幸运的,不需要因为经济原因同时工作。不需要轮流分配工作时间来照顾家庭,我想了很久,觉得不可能同时兼顾好工作和家庭,所以决定专心当一个全职母亲。”
“我很幸运在想做母亲时能够安心生娃,如果当时不想,也可以不用怀孕。”
在当时的梅琳达看来,选择待在家里做全职母亲,和选择去职场工作一样是同样是伟大的。
最重要的是,这是一种基于主观愿望作出的选择,而不是因为没得选择,而被迫从事了某个角色。
之后的10年时间里,梅琳达安心做起了一个全职母亲,在意外怀孕生了大女儿Jenn之后,她和比尔决定把生娃这事儿提上日程,之后顺利有了二儿子Rory,3年之后又有了小女儿Phoebe。
在当了几年全职母亲,安心养了几年娃之后,梅琳达还是决定要出来工作,2000年,她和比尔创办了“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因会”,一开始,这个基金会的初衷是寻找政府和市场忽略和没能解决的社会性难题。
位于西雅图的比尔与美琳达·盖茨基金会大楼。(图片来源:Adbar/维基百科/CC BY-SA 3.0)
夫妇俩首先瞄准了儿童健康领域,经过努力,基金会建立起了一个覆盖全球的健康网络,第一笔投资就用在了儿童疫苗上。
从那以后,梅琳达又一次走出了家庭,开始频繁去非洲大陆探访。
一次,她去了非洲国家马拉威,在这里,她第一次了解到了非洲大陆的真相,她开始认识到,很多的问题远比她想像的更复杂。
就拿生娃来说,世界上大部分母亲,并没有她那样的自由和选择权,很多人生育都是别无选择的。
许多年轻母亲排队打针的场景,深深地刺痛了她,当时,梅琳达看到一位年轻的母亲站在那里,就好奇地走过问她:“你是在排队等孩子打针吗?”
这位母亲却惊讶地反问她:“不,我在想,我的针怎么才能有?”
仔细询问之后,梅琳达第一次了解到,这位年轻的马拉威母亲需要的不是儿童疫苗,她想要打一种长效避孕针,可以令她不再频繁怀孕,没有更多的意外生育的痛苦,更不会有孩子感染传染病的风险,控制生育的避孕药,才是当地最急需,也是当地摆脱贫穷的首要物资。
那一刻,梅琳达想到自己为怀孕而纠结的苦恼,许多包括她在内的慈善家们,一开始以为非洲最需要的是儿童疫苗,然而比起疫苗,当地人更需要的是避孕针剂。
从那以后,梅琳达开始在非洲开始大力推广避孕药。
多年的慈善工作,目睹贫困国家的女性生育带来的痛苦,梅琳达更加确信了一个事实:
无论在贫穷还是富有的国家,女性们不但要为生计做许多辛苦的工作,在大量没有酬劳的工作,如做饭,打扫,购物,为家庭成员安排日程里,女人们都在无怨无悔地付出。
平均来算,在“非酬劳工作”上,女性花的时间是男人的两倍以上,这意味着,一个女人,平均一生中要比男人多做7年时间的“非酬劳工作”。
她立刻行动了起来,梅琳达认为,即便作为首富的妻子,她同样做了大量的非酬劳工作”,这导致夫妻关系严重失衡,消除夫妻关系失衡的第一步,就是要让丈夫承担更多的“非酬劳工作”。
比尔·盖茨(图片来源:DFID/维基百科/CC BY 2.0)
她开始站出来,要求比尔·盖茨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于是,媒体开始越来越多拍到,世界首富像很多普通家庭的父亲一样,送孩子去学校,打球,上戏剧课,监督孩子家庭作业,很多时候,梅琳达感到力不从心,都会走到比尔的面前:“过来帮我的忙!”
梅琳达第一个要求,是让比尔·盖茨亲自开车送女儿去幼儿园,一周至少两次。
出人意料的是,比尔听到这个消息,立刻表现出了极大的支持,甚至乐不可支:
“好的,我去送吧,这样我路上有时间跟女儿聊聊天。”
就这样,2001年,比尔·盖茨多次被媒体拍到,平均一周有两次亲自驾车送小女儿Phoebe去幼儿园,更神奇的是,自从比尔·盖茨被梅琳达要求开车送小女儿去幼儿园之后,幼儿园的来送娃的老爸突然多了起来,原来,这个消息被媒体刊载出来了之后,很多母亲纷纷回家对自己丈夫要求到:
“比尔·盖茨都自己送娃上学了,你也应该干这么做!”
除了在比尔·盖茨主动承担父亲的责任,梅琳达在日常家务中也让家里的男人和孩子学会分担。
多年后的一天,梅琳达盖茨突然意识到,自己是是一家5口里最后一个待在厨房的人,因为晚饭之后洗盘子洗碗的也是她自己。
“虽然我是当妈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给一家人洗碗就自然变成我的事,然后其他人就去四处逍遥。”
于是她要求,家人都应该留下来帮忙:
“在我这个母亲离开厨房之前,其他人一个也不许走。”
比尔·盖茨又一次支持了她的做法,从那以后,从丈夫到儿子女儿,洗碗就成了一家人的活动,吃完饭所有人一起洗碗,一起离开厨房。
转眼,梅琳达和比尔·盖茨已经结婚25周年,世人眼中,她是一位成功的母亲,一名优秀的慈善家,比尔·盖茨也在多次采访中称赞到:梅琳达是他人生中全方位的伴侣。
责任编辑:杰夫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 彰化古迹巡礼 品味台湾亲子行(组图)
- 天意高难问却柳暗花明 俄乌战争意外成一契机(图)
- 趣话七福神 揣摩日本人的幸福观(组图)
- 【电影故事】两个古怪的舅公拯救了少年灵魂(组图)
- 百年混乱 出现于人类社会的三匹恶狼(组图)
- 【云中君专栏】克敌疗伤 音乐的多种神奇功效(图)

- 内幕:中国高官圈子性乱惊人(图)
- 据说这是习近平掌权后最大的政治让步(图)
- 港媒:中共常委分裂对习渐失信任 习仅存一铁杆(图)
- 习近平紧急访朝内情流出(图)
- 幕后黑手找到了!是他帮助毛泽东赤化中国(图)
- 官逼民反 传林郑月娥躲在厕所狂哭…(图)
- 习近平香港再失策 专家指三大因素所致(图)
- 【中国时局】传习近平掌权后最大政治让步(图)
- 中共肺炎(又称武汉肺炎)
- 拜登
- 病毒
- COVID-19
- 疫苗
- 川普
- 特朗普
- 国安法
- 贸易战
- 习近平
- 华为
- 台铁
- 三峡大坝
- 新疆棉
- 长江
- 洪水
- 袁弓夷
- 港版国安法
- 汉光演习
- 国民党
- 退党
- 弗洛伊德
- BLM
- 中共
- 阎丽梦
- 金正恩
- 王岐山
- 赖清德
- 孟晚舟
- 关税
- 边境墙
- 彭斯
- 美国
- 贸易谈判
- 刘鹤
- 王沪宁
- 江泽民
- 崔永元
- 中南海
- 内幕
- 中共
- 反送中
- 贪官
- 情妇
- 腐败
- 反腐
- 打虎
- 官场
- 看中国
- 一国两制
- 法广
- 社交媒体
- 往事微痕
- 出卖国土
- FB
- 六四
- 朝鲜
- 加拿大
- 脱欧
- 央行
- 债务
- 杠杆
- 美元
- 货币
- 人民币
- 欧元
- 日元
- 港币
- 房地产
- 楼市
- 财政
- 财富
- 中产
- 海参崴
- 台湾
- 蔡英文
- 北京
- 刘强东
- 大妈
- 房价
- 疫苗
- 非洲猪瘟
- 大陆
- P2P
- 雾霾
- 基因编辑
- 防火墙
- 维权
- 709律师
- 上访
- 法轮功
- 网络审查
- 活摘器官
- 江东六十四屯
- 唐努乌梁海
- 长白山
- 白龙尾岛
- 江心坡
- SARS
- 新疆劳改营
- 言论自由
- 女主播
- 央视
- 华人
- 移民
- 华人
- 留学
- 海关
- 遣返
- 签证
- 回国
- 入籍
- 绿卡
- 民生
- 海外
- 加拿大
- 澳洲
- 民国
- 桂军
- 抗战
- 孙中山
- 蒋介石
- 宋美龄
- 邓小平
- 林彪
- 刘少奇
- 中共
- 皇帝
- 诸葛亮
- 易经
- 幽默人生
- 智慧
- 感悟
- 手机
- 预言
- 奇闻
- UFO
- 外星人
- 寿命
- 文革
- 养生
- 紫凤
- 贯明
- 李道真
- 轶飞
- 李云飞
- 云中君
- 辛思
- 夏闻
- 沧海
- 东方纵横
- 唐柏桥
- 王尚一
- 江枫
- 马新宇
- 黄清
- 子龙
- 园丁
- 李青城
- 秦就石
- 马来启
- 中经研
- 秦天靖
- 江浩
- 李子壬
- 紫君
- 秦山
- 陈破空
- 戴东尼
- 曹长青
- 邢仁涛
- 瑜正
- 简易
- 肖川
- 伍凡
- 顾言
- 归瑜
- 乙欣
- 陈泱潮
- 林立桐
- 徐沛
- 邓正梁
- 天雪
- 王老师和她的儿子(图)
- 在法庭上当场演示超能力的特异功能者(图)
- 铜镜中的倒影 台湾男子的游泳濒死体验(图)
- 习近平访俄开启殉葬式外交 普京窃喜垫背的不请自来(图)
- 影射习近平?《小熊维尼:血与蜜》被取消上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