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东尼专栏】学艺须先立德——潘天寿(图)

作者:戴东尼 发表:2020-03-07 09: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2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绘画,在像形文字的基础上一直沿用线条并得到发展,不断对线条的概括与提炼,再融入作者的个性,展现时代的特征。中国近代著名国画大师潘天寿的绘画几乎全部用笔线的方式来表达,而且深信“画笔能从书笔来”。因为用线条来表达物像,比较明豁,用中国毛笔所画的线条,能较好地展示潘天寿先生的个性。潘先生胸怀博大,气质刚直,他的笔线也刚强、雄健。因而临摹潘先生的画,要认识线条在传统绘画中的发展与变化就显得十分重要。

潘天寿(1897—1971),原名天授,字大颐,号阿寿、雷婆头寿者等。浙江台州宁海县人,曾任上海美专、新华艺专教授。1928年到国立艺术院任国画主任、教授。1959年任浙江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他擅长写意花鸟和山水画,远师明代徐渭、清代朱耷、石涛、高其佩等画家,近受海派画家吴昌硕影响,布局善于“造险”、“破险”,笔墨有金石气,朴厚劲挺,气势雄阔,题识跌宕疏斜,能融诗、书、画、印于一炉,风格独特。在二十世纪中西绘画交汇的特定时刻,潘天寿先生矢志站在传统绘画的基点上加以开拓、奋进,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戴东尼专栏】学艺须先立德——潘天寿
潘天寿像 (图片来源: 公用领域 维基百科)

诗、书、画、印合一是中国画的悠久传统,凡是有成就的中国画家,几乎都有诗、书、画、印“四全”的特色,虽然不一定完全平衡,而潘天寿就发扬了这方面的优秀传统。潘天寿也说:“画事不须三绝,而须四全”;意思是作为一个画家不一定能做到诗、书、画登峰造极,但必须诗、书、画、印四样皆会。潘天寿不仅对四者有全面的修养,也做到画面上的“四全”;更可贵的是,他把这四者的结合,在形式上做到了文人画中前所未有的统一和极尽完美的程度,从而使传统绘画这种特有的完美法则得到最高的体现。

潘天寿的书法功力也很深,早年学汉代钟繇、唐代颜真卿,后又撷取魏、晋碑中精华以及古篆汉隶,还能诗、善治印。平时作画,对诗文、题跋、用印方面,非常认真、讲究,绝不马虎。他对画史、画理也研究有素,著有《中国绘画史》、《顾恺之》,《听天阁诗存》、《治印丝谈》。并缉有《听天阁画谈随笔》等。

潘天寿善于以书画之法入印,另具一格。他的篆刻,有书法中凝重苍劲的笔调,有绘画中奇倔壮阔。最能代表他治印造诣的,是那方他常用的白文"潘天寿印",这是正宗的汉印风格,运刀全用中锋,刚中有柔,巧中藏拙,拙中藏巧,以挺细取胜。潘天寿追求画面的“明豁”,因而他特别注意了画中空白的运用,而且他把落款也作为画面构成的重要因素,运用得得心应手。

潘天寿的艺术成就最突出的部分就是指墨画。所谓指墨画,也称指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特殊的画法。即以画家的手指代替传统工具中的毛笔蘸墨作画。他不仅留下了大量精品指画,还有十分全面而精辟的指画论述。他的指画作品数量多、气魄大,用心出手,指力扛鼎,独步画坛,称雄于世。他说:“余一生只作大幅指画,每泼墨汁,四指并下,随墨汁涂抹。然要使墨如使指,使指如使意,则造化在手,元气淋漓矣。”

德艺双馨是具有中国传统文人风骨的艺术大师的共同特征。潘天寿常说,“荒山乱石,幽草闲花,虽无特殊平凡之同,慧心妙手者得之尽成极品。”一次,学生朱培均画了一幅《兰石图》,拿到潘天寿家,想请潘天寿指导。潘天寿看了以后,大加赞赏,只是觉得缺了些什么,于是欣然提笔,在画中空白处题了一首诗:”最爱湘江水蔚兰,幽香无奈月初三,楚骚已是伤心史,何况当年郑所南。”此时,正直抗日战争前夕,潘天寿见了兰石,不禁忧国忧民之心,溢于言表。虽然是写兰花,但潘天寿的感情却沉郁深远,蕴含着一种高尚的品德和中国士人应有的情操气节。使朱培均深深懂得了学艺须先立德的道理。

风云变幻无常,谁又能料到,曾经对中国画坛做出杰出贡献的潘天寿竟然在文革刚开始便惨遭人祸。潘天寿成了浙江美院第一批被揪斗的对象。他被关牛棚的时间最长,吃的苦头也最多。这期间,他被诬为“反动学术权威”、“文化特务”以及“国民党特别党员”,从文革开始直到他去世,“革命干将们”从未停止过对他的折磨。

1968年夏秋,浙江美院的“打潘战役”达到了高潮。《浙江日报》以“浙江美院大批判办公室”名义,整版发表了《文化特务潘天寿为什么能长期独霸浙江美术界》、《秃鹫是特务的化身》等五、六篇文章,一下子将潘天寿推上了受刑台。

随后,报纸、广播、大字报、大标语、漫画以及各式各样的小报、刊物,铺天盖地而来。潘天寿在杭州的家被抄得底朝天,革命干将们拉走的珍贵书画文稿达六、七车之多,连笔墨纸砚也抄了去。他的作品被列入黑画名单,被人毫不留情地在上面打上各种标记,踩上一个个鞋印……在没日没夜的折磨下,这位体质强健的老艺术家渐渐垮了下去。

1969年,潘天寿被押往家乡宁海县等地批斗,回杭州途中在一张香烟壳纸背面写下最后一首诗:“莫此笼絷狭,心如天地宽。是非在罗织,自古有沉冤。”表明最后的心志。4月,他在重病中被押往工厂劳动,但由心力衰竭引起昏迷,送医院抢救,此后即卧床不起。1970年,74岁的老画家两次被送医院抢救,但未能得到认真的治疗。1971年5月,在听了向他宣读的“定案结论”后,潘天寿由于愤慨疲乏,又大量血尿,再度被送进医院抢救,终于于9月5日在冷寂中逝世。

潘天寿现在存世的精品,浙江潘天寿纪念馆所收藏的数量为最多,共有120件作品,是后来由家属捐赠的。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