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重视“家教”。(绘图:志清/看中国)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一直以重视“家教”著称于世。古人教育子女要修身明德,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后世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北宋宰相寇准年少时,行为放纵,不务正业,那么他的母亲是如何教育他,让他最终成为留名青史的一代贤相呢?
寇母教子“修身为万民”
寇准自幼丧父,家境清贫,全靠母亲织布度日,寇母常常在深夜一边纺纱一边督导寇准苦学成材。
寇准进京应试后,得中进士。喜讯传达家乡,寇母正身患重病,临终前她将亲手画的一幅画交给家人刘妈说:“寇准日后必定做官,如果他有错处,你就把这幅画给他!”
后来寇准做了宰相,为庆贺自己的生日,他请来了两台戏班,准备宴请群僚。刘妈认为时机已到,便把寇母的画交给他。
寇准展开一看,原来是一幅《寒窗课子图》,画幅上面写着一首诗:
“孤灯课读苦含辛,望尔修身为万民;勤俭家风慈母训,他年富贵莫忘贫。”
这赫然是母亲的遗训,寇准再三拜读,不觉泪如泉涌。即刻下令撤回寿宴,退回所有寿礼。
寇准自当上官后,每次领到俸禄,总是把它放在厅堂上。家里的一个老女佣见了,哭着对寇准说:“太夫人去世时,家里很穷,想要一匹绢作葬服都没有。真可悲啊,太夫人再也看不到你现在的日子了!”寇准一听,顿时悲痛万分。此后,他牢记此事,平时生活节俭朴素,不肯奢侈。
寇准有一条青布被子,用了二十年没有换。当时有人笑他,说他就像汉武帝时代的公孙弘,身为显贵,俸禄很多,平时却总是盖一床布被,故意沽名钓誉,博取俭朴的好名声。
寇准听到这话,淡淡一笑,说:“他是为了自己的名声,而有意装模作样。我是真心实意想要俭朴,有什么可惭愧的?”
寇准俸禄虽多,却不肯建造宅第。隐士魏野,为此特意赠送给他二首诗,其中有句道:“有官居鼎鼐,无地起楼台。”称赞寇准虽位居显要,却不肯建造宅第。不久,连北方的少数民族,也知道了此事。有一次,一位少数民族部落的使者,在朝廷中看到寇准,便问旁的朝臣道:“这就是‘无地起楼台’的宰相吗?” 少数民族的人们,都很尊敬寇准。
重视子女的道德教育,才是真正为孩子着想。(绘图:志清/看中国)
古代的家庭教育都是以伦理道德作为教育的最高价值取向的。古话说的好:“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把整筐的黄金留给子孙,不如教他们攻读一门经书。”重视子女的道德教育,才是真正为孩子着想,因为德是做人最根本、最本质、最美好的东西,是一切福份的源泉,是留给孩子的最可靠的财富。
家庭教育的特点是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由于孩子的可塑性大,所以对其品行的教育尤为重要。对于一时不能明白的道理,他们在实践中逐渐都会接触到,只有正确的引导才能使其走正。
为人父母总想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子女。其实不管给其多少财物都是身外之物,只有教其重德向善,才是为其长远和未来考虑,才能使其真正受益,在任何时候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明辨是非,选择正确的人生之路。
责任编辑:穆瑶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