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重視「家教」。(繪圖:志清/看中國)
中國是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一直以重視「家教」著稱於世。古人教育子女要修身明德,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後世留下了很多寶貴的經驗。北宋宰相寇準年少時,行為放縱,不務正業,那麼他的母親是如何教育他,讓他最終成為留名青史的一代賢相呢?
寇母教子「修身為萬民」
寇準自幼喪父,家境清貧,全靠母親織布度日,寇母常常在深夜一邊紡紗一邊督導寇準苦學成材。
寇準進京應試後,得中進士。喜訊傳達家鄉,寇母正身患重病,臨終前她將親手畫的一幅畫交給家人劉媽說:「寇準日後必定做官,如果他有錯處,你就把這幅畫給他!」
後來寇準做了宰相,為慶賀自己的生日,他請來了兩台戲班,準備宴請群僚。劉媽認為時機已到,便把寇母的畫交給他。
寇準展開一看,原來是一幅《寒窗課子圖》,畫幅上面寫著一首詩:
「孤燈課讀苦含辛,望爾修身為萬民;勤儉家風慈母訓,他年富貴莫忘貧。」
這赫然是母親的遺訓,寇準再三拜讀,不覺淚如泉湧。即刻下令撤回壽宴,退回所有壽禮。
寇準自當上官後,每次領到俸祿,總是把它放在廳堂上。家裡的一個老女佣見了,哭著對寇準說:「太夫人去世時,家裡很窮,想要一匹絹作葬服都沒有。真可悲啊,太夫人再也看不到你現在的日子了!」寇準一聽,頓時悲痛萬分。此後,他牢記此事,平時生活節儉樸素,不肯奢侈。
寇準有一條青布被子,用了二十年沒有換。當時有人笑他,說他就像漢武帝時代的公孫弘,身為顯貴,俸祿很多,平時卻總是蓋一床布被,故意沽名釣譽,博取儉樸的好名聲。
寇準聽到這話,淡淡一笑,說:「他是為了自己的名聲,而有意裝模作樣。我是真心實意想要儉樸,有什麼可慚愧的?」
寇準俸祿雖多,卻不肯建造宅第。隱士魏野,為此特意贈送給他二首詩,其中有句道:「有官居鼎鼐,無地起樓台。」稱讚寇準雖位居顯要,卻不肯建造宅第。不久,連北方的少數民族,也知道了此事。有一次,一位少數民族部落的使者,在朝廷中看到寇準,便問旁的朝臣道:「這就是『無地起樓台』的宰相嗎?」 少數民族的人們,都很尊敬寇準。
重視子女的道德教育,才是真正為孩子著想。(繪圖:志清/看中國)
古代的家庭教育都是以倫理道德作為教育的最高價值取向的。古話說的好:「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把整筐的黃金留給子孫,不如教他們攻讀一門經書。」重視子女的道德教育,才是真正為孩子著想,因為德是做人最根本、最本質、最美好的東西,是一切福份的源泉,是留給孩子的最可靠的財富。
家庭教育的特點是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由於孩子的可塑性大,所以對其品行的教育尤為重要。對於一時不能明白的道理,他們在實踐中逐漸都會接觸到,只有正確的引導才能使其走正。
為人父母總想把最好的東西留給子女。其實不管給其多少財物都是身外之物,只有教其重德向善,才是為其長遠和未來考慮,才能使其真正受益,在任何時候能夠保持清醒的頭腦,明辨是非,選擇正確的人生之路。
責任編輯:穆瑤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