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顺信和他的京胡艺术(图)

作者:园丁 发表:2022-01-27 21:2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2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京剧艺术,源远流长。
中国京剧艺术,源远流长。(图片来源 :Adobe stock)

多年前,我在《京剧知识浅谈》一文中,在叙述中国京剧发展史时,曾经把京剧的形成和发展,分为几个阶段。在京剧鼎盛时期(1917年至1937年),出了很多著名京剧艺术家,其中提到四大名旦,即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和荀慧生。在京剧变革时期(1937年至1965年)的前期,即日伪时期朝,出了四小名旦,即张君秋、李世芳、毛世来和宋德珠。张君秋师从王瑶卿、尚小云、龚云甫;李世芳师从梅兰芳;毛世来师从荀慧生;宋德珠师从程砚秋。本文就说说张君秋的琴师何顺信和他的京胡艺术

世上许多人的人际关系,都有一定因缘关系,张君秋和何顺信是表兄弟关系。何顺信祖籍是河北省,1924年他出生于呼和浩特,其父是河北梆子板胡琴师和京剧京胡琴师何福泉,也是张君秋的姨夫。当年张君秋的母亲张秀琴唱河北梆子,何福泉曾为她伴奏。何顺信8岁开始学京胡,1939年何顺信15岁时,就拜杨小楼的琴师耿永清为师学艺。他生性内向,为人忠厚,虽少言寡语,学艺确十分用心,他对伴奏技巧力求精益求精。

张君秋生于1030年,1935年登台演戏,在1936年时就已经被评为四小名旦之首,张君秋的恩师是京剧老艺术家王瑶卿。张君秋学艺不墨守陈规,他的艺术生涯中,擅于学习他人之长,兼容并蓄,因此他也得到京剧四大名旦等名家指教,加上他自身的刻苦努力,创立了自己的艺术特色。在1940年之前,他就以演《祭江》、《雷峰塔》、《玉堂春》和《春秋配》著称。1940年何顺信从扶风社开始,就担任张君秋的琴师。1941年张君秋挑班自己组建谦和社,何顺信为其操琴。此后他们长期与马连良、孟小冬、谭富英等同台演出。为避国共内战战火干扰,1947年他们到了英属殖民地香港,在香港演出数年。在香港期间他们拍摄了京剧电影《玉堂春》、《龙门阵》和《渔夫恨》,在后面两个电影中,何顺信为张君秋的唱腔伴奏,李慕良为马连良的唱腔伴奏。

中共在中国大陆建立政权后,1951年何顺信随张君秋回到北京。他们与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组成北京京剧团,曾经演出《龙凤呈祥》、《秦香莲》、《赵氏孤儿》、《望江亭》、《西厢记》等剧目。1956年张君秋的北京京剧三团和马连良京剧团,以及谭富英等的京剧二团,合并组成的北京京剧团,剧团规模和演员阵容空前,(即现在的北京京剧院)。此间,何顺信一直为张君秋伴奏,直到1997年张君秋去世,二人合作长达57年。1956年张君秋主演的《望江亭》拍成京剧艺术片电影。1986年何顺信随张君秋到天津主持天津青年京剧团的百日集训,他们向天津青年京剧团传授技艺。此后,应李瑞环邀请,张君秋担任了《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艺术顾问,何顺信担任了天津青年京剧团顾问。

作为张君秋的琴师,何顺信参与了所有张派京剧唱腔音乐的创作。传统戏有《赵氏孤儿》、《望江亭》、《秦香莲》、《诗文会》、《楚宫恨》、《状元媒》、《春秋配》、《彩楼记》、《怜香伴》等。现代戏有《秋瑾》、《年年有余》、《花木兰》、《芦荡火种》等。2006年何顺信还在纽约,获得第27届亚洲杰出艺术家终身艺术金奖。2011年4月20日何顺信在北京去世,享年87岁。

在京剧舞台上,一出戏的剧情,是靠演员的念、唱、做表演展现给观众。演员的唱腔是文字表达,而文武场乐队的演奏,却是音乐的烘托,其中京胡琴师,对演员的唱腔,既起引导,又起主要烘托作用。平时演员练唱功,离不开琴师给定调、吊嗓。在舞台上演出时,一段唱腔前,总有一段京胡过门,演员唱腔开始以后,中间换气或音调变化,也是靠京胡的小过门和垫字、裹腔烘托感情和气氛。

何顺信的功底非常深,他和张君秋一样,在京剧艺术上兼容并蓄,学无止境,他不但研究旦角唱腔,潜心学习研究梅派、程派伴奏技巧,他也潜心学习研究老生伴奏艺术,例如《文昭关》、《碰碑》老生戏的过门、垫头和托腔,这些都为他的艺术创新,积累了经验。

何顺信的琴艺精湛,弓法运用考究,伴奏时松弛自如,胡琴音色纯正,韵味隽永。他的琴音饱满、清晰,左手指法技巧上,拈、打、揉、滑技巧十分讲究。右手弓法臂力腕力交替配合,在演奏华丽曲调时,以腕力为主,臂力为辅,这样会使琴音婉转柔和,耐人寻味。演奏舒展曲调时,以臂力为主,腕力为辅,运弓大开大合,气势恢弘。他在托腔中,随着剧情发展,经常运用双弓、连弓、快弓、转弓等技巧,加快节奏感,这些做法有不少是借鉴老生伴奏弓法,使其音乐效果节奏铿锵、音色饱满。例如现在视频上有他给张君秋徒弟张萍伴奏的《春秋配》“受逼迫去拾柴”一大段二黄慢板唱腔,在这个视频中,既有他的伴奏和张萍演唱画面,又有简谱谱写的乐谱,观众可以边听,边看乐谱,你可以得知,他的京胡拉过门和垫头是与众不同的,在唱腔“风吹雨打”后面,最后一个大过门,达到高潮时,他的运弓技巧和音韵,振奋人心,使人听了真是由衷的称“妙”。这也是张派京剧艺术的创新之处。又比如在京剧电影《望江亭》中有一段南梆子唱腔,即“只说是杨衙内又来搅乱,却原来是这翩翩的少年”。这也是突破了传统,为造气氛,先是一段大过门,过门中胡琴就运用急弓奏出高音的“2”三连音,然后引出一连串的双弓、连弓,再由繁而简,缓缓引出首句行腔,这一段大过门,起到了渲染环境、烘托情感的作用,并为演员演唱做好了铺垫。他的京胡演奏,非常注重感情投入,在伴奏中,他与演员一同深入角色,进入剧情。何顺信的京胡之所以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是与他善于学习和常年坚持苦练技巧的结果,他练琴非常认真,专心致志,全神贯注,为了练琴,他经常废寝忘食。一个好的京剧琴师,对二黄、西皮唱腔的特点、区别、规律都把握自如。娴熟的技巧是成功的基础。

何顺信在传授京胡艺术上也做出了很大贡献。他的入室弟子,天津青年京剧团的琴师朱建中在纪念他的文章中称赞他为人谦恭儒雅、平易近人、诲人不倦。

中国戏曲学校的已故京胡女教师曹宝荣,记录编辑出版了《何顺信京胡伴奏琴谱集》,收录了何顺信的许多张派唱腔伴奏琴谱,这是自学京剧琴谱的一本好书。

责任编辑:李云飞 来源:看中国专栏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