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居民存款为何有史以来最高最多最快?(组图)
【看中国2022年11月21日讯】中国央行(人民银行)有一个系列统计数据,叫做“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其中,所谓的“存款类金融机构”,就是指各类银行;所谓“人民币信贷收支”,其实就是统计人民币存款和贷款的总量。
该系列数据中,关于“来源方项目”有一个条目,专门列举了住户部门的境内存款——这个数据,就是中国老百姓所有境内人民币存款的总和——当然,还有非人民币存款,也还有境外存款什么的,但这里不讨论其他那些,就讨论老百姓境内的人民币存款增加这事儿。
观察最近6年的数据,住户部门的境内人民币存款数量,整体上一直都在持续增加,这说明以人民币名义价格计算,整体上来说,中国人民毫无疑问在变得“越来越有钱”。
2016年迄今中国居民存款规模变化情况一览(数据来源:中国央行)
当然,这不是中国特有的情况,而是信用货币时代任何一个国家的常态,因为每年每个国家的央行,都会多印那么多钱,最终总要流入到居民那里变成存款嘛——其实,人民收入存款增长速度最快的绝不是中国,而是土耳其、阿根廷、委内瑞拉和津巴布韦这些国家。这也充分说明,各国央行印钱,都是为了“人民的富裕”。
到2022年9月,住户部门存款总规模达到115.7万亿元,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而2022年10月份的数据,相比2021年10月更是暴增了15.32万亿元,同比增幅达到了15.3%,无论是总量、同比增量还是增幅,都达到了有史以来最高、最多、最快。
老百姓的存款增加这么多,这么快,是怎么回事?这说明了什么成就或者问题?
不难猜测的是,老百姓的存款增加,肯定都是来自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可是,最绝的是,如果你查看过去6年我们老百姓的可支配收入,2022年并没有出现什么爆发性增长,甚至,收入增速在过去几十年间属于最低水平,仅略高于2020年上半年疫情爆发的时候。
收入增速几乎是历史最低,居民存款却以创纪录的速度增加,这,这,这,这可就太神了!
到底是咋回事呢?
对老百姓来说,可支配收入只有两种去向:消费、存款。
收入增速最低,存款最快速增加,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老百姓在节衣缩食,大幅度减少消费。用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消费数据来交叉验证一下,毫不意外地证明了我们的猜测:2022年以来的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断崖式下跌,几乎接近于0,对比过去几十年间,仅略高于疫情爆发之初的2020年第一和第二季度。
过去8年中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其同比增速(网络图片)
说白了,2022年过去的三个季度是中国居民消费的寒冬,大家都不花钱了。而老百姓的消费起不来,经济也就很难起来,这是大家的共识。
有人说了——这就是因为疫情封控,除了网购和直播购物,大家都没法花钱了,只能存钱。这句话暗含的意思是说,只要中国疫情封控放开的话,中国居民的储蓄很快就能再度转化成消费,然后整个经济体系就会再度运转起来,马照跑、股照炒、舞照跳……
这种情况,最典型的发生在美国,在2020年-2021年的疫情肆虐期间,美国居民储蓄暴增,这一方面是疫情封控所导致的美国人“消费无门”,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联邦政府大量地给居民发钱,导致居民部门积累了天量超量储蓄,这种超量储蓄,在2020年年中到现在,支撑着美国人民的消费热情一路火爆至今……
不过,在中国,这个问题没这么简单。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研究部副主任朱鹤先生做了一份研究,他用疫情前几年(2013-2019年)的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数据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比较后,大致就知道,如果没有疫情封控,居民会把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多大比例花出去。结果表明,即使中国将来彻底放开疫情封控,中国的消费数据也回不到以前,这被他称之为“消费倾向下降”,原因是:“预防性储蓄需求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在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居民部门长期收入预期出现变化,需要比过去维持更高的储蓄水平以应对各类不确定性。”
换句话说,美国疫情封控放开之后,消费火热并持续支持经济增长的情况,在中国或许根本不会出现——因为,中国不存在政府发钱所带来的“超额储蓄”,老百姓必须自己精打细算,对未来的收入增速下降风险,做好防范。
除了疫情封控、风险预防性存款增加,中国居民部门的存款大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老百姓买房子的热情没了!
要知道,购房支出原来一直是老百姓最重要的支出,也是其存款消耗最重要的方式,当买房的热情不再,相当一部分的购房支出就也转化为存款。
因为全国住户的中长期贷款,基本都是房地产贷款,所以,从央行公布的该数据变化情况,大致可以判断中国老百姓的购房热情——自进入2022年以来,这个中长期贷款就进入停滞状态,相比去年同期的增幅越来越低、越来越低,这说明老百姓的购房热情已经逐渐消散。
2015年迄今中国居民中长期贷款总额变化情况一览(网络图片)
原来有钱就买房子,现在挣钱也不愿意买房子,购房支出占可支配收入比例,大幅度减少,省下来的钱,可不就转化为存款了么?
好了,简单总结下来,2022年老百姓存款,为什么会出现暴增?
1)疫情封控,导致消费支出急剧下降;
2)需要应对未来不确定风险,老百姓不敢随便花钱;
3)老百姓买房的热情真的在慢慢消散……
责任编辑:宇真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 死灰复燃的灭绝物种 自灭亡深渊奇迹归来(图)
- 【戴东尼专栏】天价德化达摩像的故事(视频)
- 像渐冻症般走向死亡 根由不在习近平个人(图)
- 凤眼果(组图)
- 如何面对孤独?夏目漱石给出心灵良药(图)
- 穿越时空 焦孟不离 杨六郎智收猛将(组图)

- 令人毛骨悚然 龙婆预言明年4灾难1突破(图)
- 习家军内部撕咬?失利的陈敏尔或出任天津书记(图)
- 把牙膏挤在生姜上会发生什么?你绝对想不到(组图)
- 中共前空军司令吴法宪临终留下了哪些遗言?(图)
- 北京抛弃了俄?CNN:G20后一个新的亚洲大国正在崛起(图)
- 对习不满?胡春华在党媒撰文 一改往日捧习论调(图)
- APEC领袖会议 张忠谋曝与习近平互动细节(图)
- 人民日报发文算大账力挺清零 时机一到将与中共算总账 (图)
- 中共肺炎(又称武汉肺炎)
- 拜登
- 病毒
- COVID-19
- 疫苗
- 川普
- 特朗普
- 国安法
- 贸易战
- 习近平
- 华为
- 台铁
- 三峡大坝
- 新疆棉
- 长江
- 洪水
- 袁弓夷
- 港版国安法
- 汉光演习
- 国民党
- 退党
- 弗洛伊德
- BLM
- 中共
- 阎丽梦
- 金正恩
- 王岐山
- 赖清德
- 孟晚舟
- 关税
- 边境墙
- 彭斯
- 美国
- 贸易谈判
- 刘鹤
- 王沪宁
- 江泽民
- 崔永元
- 中南海
- 内幕
- 中共
- 反送中
- 贪官
- 情妇
- 腐败
- 反腐
- 打虎
- 官场
- 看中国
- 一国两制
- 法广
- 社交媒体
- 往事微痕
- 出卖国土
- FB
- 六四
- 朝鲜
- 加拿大
- 脱欧
- 央行
- 债务
- 杠杆
- 美元
- 货币
- 人民币
- 欧元
- 日元
- 港币
- 房地产
- 楼市
- 财政
- 财富
- 中产
- 海参崴
- 台湾
- 蔡英文
- 北京
- 刘强东
- 大妈
- 房价
- 疫苗
- 非洲猪瘟
- 大陆
- P2P
- 雾霾
- 基因编辑
- 防火墙
- 维权
- 709律师
- 上访
- 法轮功
- 网络审查
- 活摘器官
- 江东六十四屯
- 唐努乌梁海
- 长白山
- 白龙尾岛
- 江心坡
- SARS
- 新疆劳改营
- 言论自由
- 女主播
- 央视
- 华人
- 移民
- 华人
- 留学
- 海关
- 遣返
- 签证
- 回国
- 入籍
- 绿卡
- 民生
- 海外
- 加拿大
- 澳洲
- 民国
- 桂军
- 抗战
- 孙中山
- 蒋介石
- 宋美龄
- 邓小平
- 林彪
- 刘少奇
- 中共
- 皇帝
- 诸葛亮
- 易经
- 幽默人生
- 智慧
- 感悟
- 手机
- 预言
- 奇闻
- UFO
- 外星人
- 寿命
- 文革
- 养生
- 紫凤
- 贯明
- 李道真
- 轶飞
- 李云飞
- 云中君
- 辛思
- 夏闻
- 时代漫谈
- 沧海
- 东方纵横
- 唐柏桥
- 王尚一
- 江枫
- 黄清
- 李唐风
- 园丁
- 今涛拍暗
- 李青城
- 秦就石
- 中经研
- 秦天靖
- 江浩
- 李子壬
- 马新宇
- 马来启
- 紫君
- 秦山
- 陈破空
- 戴东尼
- 曹长青
- 邢仁涛
- 瑜正
- 简易
- 肖川
- 伍凡
- 顾言
- 归瑜
- 乙欣
- 陈泱潮
- 徐沛
- 邓正梁
- 2023年10月星座运势“最好与最差”排行(图)
- 与科学达人成为艺术朋友(图)
- 友谊无上限被骗了?普京密友:俄中联盟计划非常危险(图)
- 声讨许家印 更要反思制度(图)
- 宁为汉奸不作奴才 执迷觉醒都是造化(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