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古代的体育运动(图)

作者:梅媛 发表:2022-11-29 10: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明宣宗行乐图(局部图)之蹴鞠景象
明宣宗行乐图(局部图)之蹴鞠景象。(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随着现代人对健康议题的重视,投入运动的人口逐年增加。街上健身房林立、网络上运动型部落客、app的建立,也让各种运动项目拥有各自的拥护者。

那么,古人有没有运动的观念?他们有哪些运动项目呢?其实在古代,也是有体育运动的,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就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史中,也不乏各类有趣的体育活动。

田径运动

古代的田径运动有很长一段时间是伴随着战争发展的。在战争中,如能出敌不意,卷起盔甲轻装急行军,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巨大胜利,因而,古之用兵,对于急行军的奔跑作战非常重视。

由于军事的需要,古人不仅非常注重奔跑的训练,对于跳跃也是相当重视的,在《六韬》、《吴子》等兵书里边,都有这么一项:选择善跳跃的兵组成特殊兵种进行训练,而这一项训练方式,便促进了田径运动中跳跃的发展。

战国时期,秦军为了统一全国,还曾经在部队当中提倡一种“投石超距”的训练方式,让士兵练习投、练习臂力,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这种“投石超距”的锻炼,对现代的铁饼、标枪、铅球等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足球

中国古代的球类运动是相当发达的,蹴鞠、击鞠、捶丸、木射等各领风骚,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古代的足球——“蹴鞠”了。

FIFA(国际足球协会)在2004年曾公开确认,最早的足球运动原本来自中国,起源于齐国的临淄。《史记》中说:“翕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材也。”明白地记载着“蹴鞠”是当时训练士兵、考察兵将体格的方式之一。两汉时期,“蹴鞠”深受皇族喜爱,据传,汉武帝刘彻就很喜欢看“蹴鞠”球赛。

射箭

射箭是历史非常悠久的运动项目之一。弓箭的发明,使人们可以远距离对付野兽,也可以远距离对敌人造成杀伤。所以从远古时候起,弓箭都是不可或少的攻击

武器

儒家有“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射就是指射箭。周朝时还发明了射礼,分为大射、宾射、燕射、乡射等,使射箭成为一种带有文化气息的表演艺术。

高尔夫球

提到贵族运动高尔夫球,其鼻祖乃是中国古代的“捶丸”。捶丸,字面意思是“打球”,出现于北宋,并一直流传到元、明时期。

“捶丸”在宋、金、元三代非常盛行,在元人的散曲、杂剧中时有提及。明朝时,“捶丸”虽不如宋、元两朝那样流行,但直到明朝中期仍未绝迹,而且个别皇帝还颇好此道。到了清代,“捶丸”活动渐渐没落,只在妇女、儿童间,还保留一些简单的“捶丸”游戏。

举重

体育赛事中最具“重量”的项目,当属举重了,运动员在场上,几乎都要举起比自己体重多数倍的重量才能赢。

古人在练习举重时,常选用鼎来作为举重物。而在举鼎这行里,首推的是秦武王。秦武王身体硕健,喜爱举鼎,于是在他身边汇聚了海内著名的大力士,大力士们围聚在一起,举鼎较量。这种举鼎比赛,也叫扛鼎。在一次举重时,秦武王用力过猛,动作失调,巨鼎掉下来,砸碎了自己的胫骨,秦武王因此不治而死。

游泳

古代的水上体育项目,也挺丰富多彩的,其中,游泳在南方尤为流行。水战不懂游泳,那是无法取得胜利的,三国时,曹操与孙刘联军交战,就是吃了北方不习水战的亏。

历史上有许多游泳达人,南朝名将杜曾,能身披沉重的铠甲游泳,一般来说,游泳时,身上的衣服越少越好,披着沉重的铠甲游,需要的力量绝非常人可比;另一位叫周文育的,也是南北朝时期的游泳高人,小时候就能在水里游几里地,令人折服。

体操

武术是中国的特色,至少在商周时期就已在中华大地出现。最早的武术,是武舞,作为训练士兵之用。春秋战国时期的许多侠士、刺客,其实都是闻名当时的武术大家。楚汉争霸时,“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故事,从另一个角度表现了武术在当时的应用。

另外,华佗发明了五禽戏,五禽戏是我国古代体育锻练的一种方法。华佗总结了前人模仿鸟兽动作以锻练身体的传统做法,创编了一套保健体操,包括虎、鹿、熊、猿、鸟的动作和姿态,也就是所谓的五禽戏。

与现代体育活动相比,中国古代的体育并不刻意追求超乎自然常态和令人叹为观止的体能。不同于现代体育活动的强烈刺激形式,中国古代体育更注重礼仪和实用性,从这一点上来说,中国古代体育反倒更接近体育的真精神。

来源:看中国周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