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疫情堪忧 专家教你治疗最有效招数(视频)
前山东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和ICU临床医师Ashley李称,儿童学生患者增多或因为新冠病毒株变异导致感染人群年龄段发生变化。抗病毒药要在发病早期“黄金72小时”服用 超5天效果不佳。 (图片来源:看中国合成图)
【看中国2023年3月27日讯】(看中国记者裘真采访报道)北京近期公布甲流爆发,北京、上海、天津、浙江、陕西、四川等地爆出大批学生发烧,然而,甲流病症、用药等与新冠一样,因此民众指当局为了保“抗疫胜利”而掩盖真相让新冠披上甲流外衣,也有传染病专家提醒说,接下来面临甲流叠加新冠风险。《看中国》为此采访了前山东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和ICU临床医师Ashley李,就当前中国病情进行分析解读。
甲流和新冠症状相似 病毒不同 新冠更易有危重症
近期,天津、北京、上海等地儿童医院排长队求医,浙江大学儿童医院,单日接诊甲流患者高达2000人;3月22日,“每日核酸阳性4000人以上”登上微博热搜。
对于甲流和新冠的症状有什么不同,Ashley李分析称,甲流和新冠都是属于呼吸道的病毒感染,症状也很相似,但它们是由不同的病毒引起的。新冠是由2019年首次发现的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起的,甲流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最常见的是H1N1,H3N2等。
两者在临床症状方面很相似,比如都会出现发烧、咳嗽、喉咙痛、流鼻涕、头痛或全身肌肉疼痛等呼吸道病毒感染症状。
相比较而言,新冠比流感传染性更强,导致病人出现危重症的机会更多,尤其是老年人、有基础疾病患者或婴幼儿。比如新冠会出现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老百姓经常谈论的“白肺”,或者影响到大脑、心脏或其他脏器。即使在健康人群中,也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至会导致死亡,而这种情况在流感当中是非常少见的。另外新冠会出现味觉或嗅觉改变或丧失,这也是新冠的一个特点,在流感中很少见到。
但是最终确诊还是需要病原学检测,确定究竟是哪一种病毒导致的感染。两种感染也可以同时存在。
甲流高峰已过 不会在中国一、二月再现高峰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上海防疫专家张文宏提醒说,接下来或面临甲流叠加新冠风险。是甲流爆发?还是百姓担心的二次新冠复发?还是二者皆有?
Ashley答复称,如果是甲流的话,因为甲流并不是一个罕见的疾病,几乎每年的11、12月份到第二年的2、3月份,也就是流感高发期,在世界各地都会有一定比例的罹患流感的人群增加,以及有一些老年人或基础疾病患者会出现较严重并发症住院的情况。从今年的情况看,世界其他国家流感的数据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就是并没有出现爆发或重症、住院率、死亡率明显增加的情况。大陆所报道的甲流主要病毒毒株也还是H1N1,H3N2这两种,也没有发生毒株变异。
另外,目前CDC最新报告的2022、2023年美国FDA所批准的流感疫苗对现在流行的病毒株仍然有比较好的效果,也说明病毒株没有太明显变异。
但是目前在大陆出现如此严重的疫情爆发,无论是感染率、危重症罹患率、死亡率都大幅度增加,这种情况无论是和世界其他国家比较,还是和中国大陆往年得流感的流行情况比较,都显得很反常。刚才也提到,CDC报告说新冠导致白肺等严重并发症的概率要比甲流高,因为在历年的数据看,甲流导致白肺是非常少见的,尤其对身体比较健康的人群,可以说是非常罕见的。但目前大陆甲流造成白肺的情况却已经有一定比例,甚至连医生都要出来告诉民众“甲流也会得白肺。”
所以这些情况都要让人画一个问号?究竟是不是甲流。其实今年甲流高峰出现比较早,去年11月12月已经到来,和全球早高峰同步,所以不会再在中国一月二月突然再次出现高峰,这不太好解释。反而是新冠,1月新冠是高峰,而当时正好是新年返乡潮,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新冠爆发流行,并可能再次出现病毒株变异。所以我觉得这一波的爆发是新冠或新冠叠加甲流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民众不是也说,医院诊断甲流,回家用自己储存的核酸检测一测,阳性。而现在大陆的医院基本不再做COVID检测,所以不知道究竟是什么。
当然就像前面提到的,真正的确诊还是靠病原学检测。但目前中国大陆的一些官方的说法和数据,让老百姓不太敢相信。
官方拒提新冠、统称甲流目的是维稳
对于这次疫情,北京当局所有医疗、媒体和官方机构,统一口径统称为甲流爆发,并回避新冠的检测和相关报道,Ashley表示,因为北京当局刚刚说中共再一次领导人民战胜了新冠,再加上正好是两会即将召开的关键时刻,所以对北京当局来讲,稳定应该是第一重要的。从前几年的封控措施大家也看到了,北京当局更注重的是政治稳定和人民的管控,所以它采取的措施经常是非常极端的,由此带来的相应的次生灾难、人道灾难、以及医疗体系的超负荷甚至崩溃等等,给老百姓带来的身体上的和精神上的伤害,它并不太在意。说到底它实际上还是政治挂帅。这也就是为什么像蒋彦永、李文亮这种敢说真话的良心医生被当局打压,包括像张文宏这种专注于医术研究,不太会迎合政治风向的医学专家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压制。
儿童学生患者增多:或因新冠病毒株变异导致感染人群年龄段发生变化
对于此波新冠患者儿童、学生增多,Ashley解释道,如果这次感染是新冠的话,在第一波疫情出现的时候,当时的病毒是一种叫SARS-CoV-2的新型冠状病毒,各国的研究数据都表明,儿童和青少年患病和死亡人数在比例上低于成人。世卫组织2021年9月的报告中,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占全球病例的1.8%,5至14岁儿童占6.3%。但是到2021年11月份,随着奥米克戎变异病毒株的出现,很多国家的专家们都发现儿童感染率出现大大增高。比如美国CDC和英国等都有报告,从2021年12月底开始,17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的住院率迅速上升,尤其在0-4岁婴幼儿中更加显著。
也就是说,随着新冠病毒株的变异,它导致的感染人群的年龄段可能会发生变化。所以如果是像前面推测的那样,是出现了新的冠状病毒变异株的话,很可能也会导致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感染率明显增加的情况。
另外,如果是流感的话,确实儿童发病率要比成人尤其是老年人高,18岁以下的儿童的感染率是65岁以上老年人的两倍多。目前大陆报导是因为过去三年的新冠疫情采取的封控措施,使流感一直处于低流行状态,而随着封控解除,人群流动性和聚集性活动增加,导致了甲流爆发流行。
抗病毒药要在发病早期“黄金72小时”服用 超过5天效果不佳
对于怎样治愈或减轻新冠症状,Ashley表示,对于症状轻微的新冠患者,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只要注意多喝水,注意通风,保持充足睡眠,吃一点清淡、有营养的食物,一般就会康复了。
如果出现发热等症状的,可以吃口服退烧药或抗病毒药物,像帕昔洛韦、莫努匹韦或者目前在大陆出现抢购的奥司他韦,还有国产的阿兹夫定等。
口服抗病毒药物确实是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法,但是也要注意:一个是不作为预防性用药,因为这类是处方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是药三分毒,有一些人并不适合,可能还会出现副作用。再一个是一定要在发病的早期服用,临床医生称为“黄金72小时”,如果超过5天之后,效果就不理想了。但因为大陆的实际情况,患者就医很难,所以往往会错过这一黄金时间。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大陆民众会去抢购药物的原因。当然针对大陆就医难的特殊情况,少量准备一点也可以,不过大量囤药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另外对于家中有一些有基础病的患者,建议准备一些急救药物包括氧气,以及一些日常需要的药物,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大陆盲目封控造成的次生灾害,有时候反而更严重,会导致一些危重症或急症病人延误治疗。当然如果出现危重症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治疗。
人口专家在中小学和大学鼓励生育或是因为中国人口出现了严重危机
就在外界探究中国死于新冠的真实人数时,“两会”期间,中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表示,“要让中小学生从国情层面,了解人口规模和结构发展对国家的重要性。并倡导,为生育大学生提供生活津贴鼓励大学期间生育。
对此Ashley认为,中共给出来的一些官方数据,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难以相信,因为和实际情况相差实在太大。比如,在去年年底中国新冠疫情大爆发的时候,大陆的各大医院、殡仪馆、火葬场都在大排长龙,这些情况不仅中国老百姓看得到,海外媒体和一些机构通过卫星监测都可以看得到。但当时中共官方给出的死亡人数,每天都是个位数。我记得有一位北京人叫关尧的先生,接受了美国之音的采访,说他在去年12月的短短8天内失去了5位亲人,而死亡原因几乎全都没有写新冠。而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当月的新冠死亡人数只有30人。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让很多人对中国官方的人口数据提出质疑。
2021年底,著名的人口学专家易富贤教授就估计,中国2020年人口是12.8亿人,而不是官方人口普查数据所说的14.1亿人。他估计,中国人口自2018年以来一直在减少。
另外,在去年7月初,中国发生的最大数据泄露事件。网络黑客获取了上海公安部门关于中国公民信息数据库,数据库中显示的全部人数是大约9.7亿。后来自由亚洲电台和《华尔街日报》记者也对其中一部分数据做了调查,证实这些居民的信息是准确的。而根据专业人士分析,上海公安局上传到阿里云上的数据库,是为了方便程序员对大数据进行全智能搜索的,所以不太可能是部分数据,应该是全部的完整数据。如果是真的话,也就是在2022年7月的人口数据是9.7亿。
另外在2021年,海外各大媒体报导了中共公安部内部数据显示,中国现存身份证只有大约7.8亿张。而根据中国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2020年的全国人口16岁以上的占大约为81%。所以这样推算出来人口总数应该是9.6亿左右,和上海公安局数据库的9.7亿很接近。
如果这些数据基本是对的话,那么就说明中国人口确实在快速减少。
目前大家虽然看不到确切的人口数据,但是可以看到中国当局最近的一些政策变化。自2011年,大陆开始开放二胎政策、随后是三胎,包括刚才提到的鼓励大学期间生育,都是政府在鼓励民众多生育的政策。不过看来效果不大。最近在2020年的官方数据显示,中国的生育率是平均一名妇女有1.3个孩子,比全球老龄化最严重的日本都低。而在今年的1月17日,中国国家统计非常局罕见地公布,去年中国人口首次出现了自1961年以来负增长,人口减少了85万。当然很多民众对这个数字都是打问号的,但是从这条新闻给出的信息来推测,很可能是中国人口下降的严重程度已经到了掩盖不了了。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 一生为故国招魂 访钱穆故居素书楼(组图)
- 【贯明专栏】千古名作俯仰古今 〈登幽州台歌〉的来历(图)
- 千言万语:我只在乎你 缅怀一代歌后邓丽君(图)
- 卅载中韩关系付诸东流 斗争导演新百年荒诞剧(组图)
- 忍辱负重 力战殉国 抗日名将张自忠(组图)
- 【职场启示】胜可知 而不可为(图)

- 传密谋阻止习近平连任 上将刘亚洲被内定死缓(图)
- 永久性取消中共最惠国待遇的法案 让中共有点慌乱(图)
- 不给李强面子?传马云拒绝中共政府邀请回国(图)
- 港商书中揭露为何温家宝成为攻击目标(组图)
- 年轻人要造反?中共急删这首歌(视频/图)
- 泽连斯基:乌克兰无力继续反攻(图)
- 世上有大事将发生 会出现相对应预兆(图)
- 真正厉害的人往往都“君子不器”(图)
- 中共肺炎(又称武汉肺炎)
- 拜登
- 病毒
- COVID-19
- 疫苗
- 川普
- 特朗普
- 国安法
- 贸易战
- 习近平
- 华为
- 台铁
- 三峡大坝
- 新疆棉
- 长江
- 洪水
- 袁弓夷
- 港版国安法
- 汉光演习
- 国民党
- 退党
- 弗洛伊德
- BLM
- 中共
- 阎丽梦
- 金正恩
- 王岐山
- 赖清德
- 孟晚舟
- 关税
- 边境墙
- 彭斯
- 美国
- 贸易谈判
- 刘鹤
- 王沪宁
- 江泽民
- 崔永元
- 中南海
- 内幕
- 中共
- 反送中
- 贪官
- 情妇
- 腐败
- 反腐
- 打虎
- 官场
- 看中国
- 一国两制
- 法广
- 社交媒体
- 往事微痕
- 出卖国土
- FB
- 六四
- 朝鲜
- 加拿大
- 脱欧
- 央行
- 债务
- 杠杆
- 美元
- 货币
- 人民币
- 欧元
- 日元
- 港币
- 房地产
- 楼市
- 财政
- 财富
- 中产
- 海参崴
- 台湾
- 蔡英文
- 北京
- 刘强东
- 大妈
- 房价
- 疫苗
- 非洲猪瘟
- 大陆
- P2P
- 雾霾
- 基因编辑
- 防火墙
- 维权
- 709律师
- 上访
- 法轮功
- 网络审查
- 活摘器官
- 江东六十四屯
- 唐努乌梁海
- 长白山
- 白龙尾岛
- 江心坡
- SARS
- 新疆劳改营
- 言论自由
- 女主播
- 央视
- 华人
- 移民
- 华人
- 留学
- 海关
- 遣返
- 签证
- 回国
- 入籍
- 绿卡
- 民生
- 海外
- 加拿大
- 澳洲
- 民国
- 桂军
- 抗战
- 孙中山
- 蒋介石
- 宋美龄
- 邓小平
- 林彪
- 刘少奇
- 中共
- 皇帝
- 诸葛亮
- 易经
- 幽默人生
- 智慧
- 感悟
- 手机
- 预言
- 奇闻
- UFO
- 外星人
- 寿命
- 文革
- 养生
- 紫凤
- 贯明
- 李道真
- 轶飞
- 李云飞
- 云中君
- 辛思
- 夏闻
- 沧海
- 东方纵横
- 唐柏桥
- 王尚一
- 江枫
- 马新宇
- 黄清
- 子龙
- 园丁
- 今涛拍暗
- 李青城
- 秦就石
- 马来启
- 中经研
- 秦天靖
- 江浩
- 李子壬
- 紫君
- 秦山
- 陈破空
- 戴东尼
- 曹长青
- 邢仁涛
- 瑜正
- 简易
- 肖川
- 伍凡
- 顾言
- 归瑜
- 乙欣
- 陈泱潮
- 林立桐
- 徐沛
- 邓正梁
- 《死法》是如何增加厚度的?现象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天机”?(组图)
- 轮回转世真的存在 胎记是受伤的印记(图)
- 【英伦故事】害怕歧视,只因你也看轻自己
- 【且付笑谈】经济爆煲未必发生,但阴干就很难避免(图)
- 【纪事本末】尊王攘夷的咀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