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收入降低,债务危机迫在眉睫。(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23年4月15日讯】(看中国记者文龙综合报导)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收入降低,债务危机迫在眉睫,贵州省政府率先表示无法化解债务,或成首个破产省份,并引发连锁反应。
贵州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日前在网站发文表示,其财税金融研究处先后赴贵阳市贵安新区、遵义市、毕节市、六盘水市等地,进行“化解贵州地方政府债务情况专题调研”。发现当地债务问题已成“重大而又极需解决的问题”,但受限于“财力水平有限”,化债工作推进“异常艰难”,“仅依靠自身能力已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化债是指通过充裕政府财政表内资金、融资平台可用资金,并配合一系列政策、项目,去化解政府债务与隐性债务。
文中续称,接下来调研组将向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争取支持,为化解贵州地方债务提出可行建议。
据贵州省财政厅的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底,贵州省债务余额达12470亿元(人民币,下同),还不包括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大部分为地方政府有担保责任的城投公司的负债,保守估计这部分也还有上万亿元。
隐形债务是中国各地政府可让其不出现在资产负债表上的融资项目,但是,金融市场仍将其视为地方政府负债。目前,中国财政部没有关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的账目。
中国官媒曾发布文章称,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整体数据不明,但由于隐性债务的形成多与城投平台有关,后者有息负债余额常被用来估测隐性债务规模。
根据中国财政部发布的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报告,今年有近50万亿元财政资金支出,那么钱从哪儿来?另外,地方政府除了自身的35万亿元债务,据估算,还有负有担保责任的隐性债务已经达到60万亿元。这都是阻碍经济发展的金融“炸弹”。
香港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日前对香港网媒端传媒表示,疫情管控措施已经放开四个月,但中国经济复苏低于预期。最重要原因是过去几年中国的经济体制、行政管制和社会治理发生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导致民营企业和普通家庭对未来的前景一下变得非常不确定,市场主体对经济没有信心。目前中国外贸出口困难,订单缩水,原来靠全球化外贸驱动的南方经济接下来十多年、二十年将退居二线。房地产业越来越困难,井喷式增长的阶段已经过去。地方政府没有很多收入,以城投债为标志的地方债务额度也继续攀升。
据自由亚洲电台4月14日报道,分析人士认为,预计继贵州之后会有更多省份向中央求助。并且骨牌效应会出现,如果地方政府无法用借新还旧的办法来维持债务,从某种程度上给中央政府造成舆论上的压力,这样可促使中央财政救急。值得注意是,地方政府债台高筑的情况是否蔓延至发达城市,到时不单止是地方政府问题,而是全国层面,变成国家整体的债务危机。
美国之音此前的报道认为,由于防疫开支主要由地方财政承担,而地方政府能卖的土地早已卖光,卖地收入大幅下跌,加上经济增长下滑,税费收入大减,以及防疫封控措施的压制,各省市区的地方财政早已捉襟见肘。
据路透社报道,信贷评级机构穆迪分析师预计中国地方政府2023年将陷入负信贷困境,主因就是土地销售收入萎缩、财政赤字持续升高以及直接债务和隐性债务不断增多。
解铃还需系铃人,除了地方政府自己,还有谁能解决地方债务和隐性债务呢?
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在近些年经济下行、财政收入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地方政府依然坚信,对于这些隐性债务,最终中央政府会“买单”,一些金融机构也认为中央政府会最终“兜底”。
但是随着债务风险越来越大,中央政府也自顾不暇。
中国财政部今年1月初表示,化解隐性债务存量。坚持中央不救助原则,做到“谁家的孩子谁抱”。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