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轮番吹风 中国央行再次“放水”已在路上(图)

发表:2023-12-12 20:1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央行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降准),释放大量货币到金融系统借此刺激经济
中国央行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降准)刺激经济。(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23年12月12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中国官媒连续发文表示,货币政策仍可以更宽松。中国央行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降准),释放大量货币到金融系统借此刺激经济,但中国经济全年下滑已成定局。

中国官媒发文称央行可降准降息

日前召开的中共政治局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中国的专家表示,这意味着货币政策有变化。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判断,货币政策出手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均存在,降准降息等政策可能再次实施。

据官媒《中国证券报》12月12日报道,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等专家表示,政治局会议“灵活适度”的提法蕴含较为积极的信号。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认为,降准降息均有空间,“该降准时就降准,该降息时就降息。”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中国央行可能再分别实施一次降息和降准。结合降息预期,2024年市场利率中枢有进一步小幅下行的潜力,银行体系流动性整体上将保持充裕。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认为,考虑到美联储可能在明年年中转为降息,中美无风险利差有望收窄,降准降息等政策将会根据需要适时落地。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下一步,一方面可以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另一方面可以先考虑适时实施全面降准或定向降准,在向市场释放长期流动性的同时,降低银行资金成本。”

此前,四大官媒证券报均刊文“吹风”降准。《中国证券报》刊发“新增信贷有支撑 四季度降准仍可期”、《证券时报》刊发“年底前再降准有空间且有必要”、《证券日报》刊发“本月MLF或延续超额平价续作 四季度降准预期升温”、《上海证券报》刊发“10月金融数据出炉 信贷投放保持同期相对高位”。

例如,《证券时报》文章称,“降准的作用更多体现为营造与之相匹配的流动性环境,以及降低银行体系负债成本。因此,从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合理充裕,并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角度看,年底前再度降准是有空间和必要的。”

中国央行原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12月初对《上海证券报》表示,预计明年中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积极财政政策相一致的货币政策,降准有较大的政策空间。由于利率和贷款优惠利率处于较低水平,降准有更大的削减空间,降准比降息要重要。

中国央行年内已经2次降准刺激经济

中国央行在9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该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4%。专家表示,降准预计释放中长期流动性超5000亿元(人民币,下同)。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准),简单来说,存款准备金是指银行要将存款的一定比例交给央行来保管,而存款准备金占银行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降准之后,银行等金融机构有更多资金可以运用。

中国央行在3月27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该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6%。

每次降准大约释放5000亿元人民币左右的基础货币。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考虑货币乘数(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的因素,最终产生的广义货币供应量或将达到4万亿元。

以上是中国央行今年以来的2次降准决定,都需要考虑货币乘数的问题。

海外智库“天钧政经”的研究员任重道撰文《经济出现两大怪象 习近平还要“共同富裕”?》指出,M2(广义货币供应量)余额已经达到287万亿元,池子的水已经很多,但无法滋润实体经济。流动性黑洞已经形成,业内戏称央行的核动力印钞机已经冒烟了,还在降准、降息释放流动性,再多资金也无助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当下状态:央行使劲刺激,经济却“垂死病中惊坐起,ICU里一魂悬”。

经济通缩 中国央行直言促物价上涨

根据中国央行网站发布的信息,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3年第三季度(总第102次)例会日前在北京召开,会议分析了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

会议提出,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际经济贸易投资放缓,通胀仍处高位,发达国家利率将持续保持高位。值得注意的是,其中还提到要“促进物价低位回升,保持物价在合理水平。”

此前中国央行平的表态是平抑物价、保障百姓基本生活,但如今却公开表示采取一切措施促进物价上涨。学者认为,这是未来物价上涨的信号。

中国国家统计局12月9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1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下降0.5%,创下3年来最大跌幅,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下降3.0%。中国经济下滑,通货紧缩(通缩)加剧。

与通货膨胀(通胀)不同,通缩特点是商品和服务呈持续、自我维持性下降。虽然物价越来越便宜似乎有利于提高购买力,但可能令消费者延后消费进而对经济构成威胁。而需求疲软可能会迫使企业削减产量、冻结招聘或裁员,并接受进一步的降价以清理库存,导致即使成本保持不变,盈利也会减少。

中国官方的这些数据与贸易和制造业数据混合在一起,凸显北京当局进一步提供政策支持以支撑经济增长的压力。

据路透社12月9日报道,经济学人智库高级经济学家徐天辰表示,这些数据对政策制定者来说令人震惊,“随着开发商和地方政府继续去杠杆化以及全球经济增长预计放缓,2024年下行压力将继续加大,”徐说。

仲量联行首席经济学家庞溟表示,疲软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对需求持续低迷的警告,如果中国要实现更加可持续和平衡的增长,这应该是中国的政策重点。

今年中国经济面临多重阻力,包括地方政府债务增加、房地产市场低迷以及国内外需求不温不火。尤其中国消费者一直在捂紧钱包,对难以捉摸的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保持警惕。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