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迹象说明孩子有高度自律的潜力。(图片来源: Adobe stock)
自律与个人成长密切相关,对孩子来说同样重要。因为自律是一种超强的内在驱动力。有自律潜力、自律心强的孩子不需要我们天天催,孩子自己就愿意去做去学、达成目标。
孩子有3大迹象,说明他是一个高度自律的人,将来干啥都容易成功,我们家长,也省心省力不少。
3大迹象说明孩子有自律的潜力
①延迟满足“冷热系统”切换自如
哈佛大学为了研究“延迟满足”,曾做过一个“热与冷系统实验”。
他们发现,人类的大脑中,有两套决策系统:“热系统”负责快速反应,比如立刻抓住眼前的诱惑(马上吃掉美味的糖果)。“冷系统”则负责理性分析,比如权衡长期的得失后,再做出决定。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给孩子们一张卡片,上面画着一个非常可口的冰淇淋。他们要求孩子盯着卡片,同时将孩子们分组。第一组孩子,被要求想像冰淇淋的“味道和快乐”(激活大脑中的“热系统”)。第二组孩子,则被引导想像冰淇淋的“形状和温度”(激活大脑中的“冷系统”)。
结果发现,专注于“形状和温度”的(冷系统)孩子,更能耐住性子等待,而不是立刻要吃到冰淇淋。
也就是说,高度自律的孩子,他通常善于激活自己的“冷系统”,帮助抵御眼前的诱惑,专注于长期目标。比如他们放学后,会先主动做完作业,然后再开开心心的玩。又比如面对零食,他们控制不贪吃,想着“马上要吃饭了,我还是吃完饭再吃吧”。
若孩子能控制自己、推迟满足,那就意味着,他的大脑,已经学会在“热系统”和“冷系统”之间切换。
这不仅能帮助孩子做事不冲动,还能权衡眼前的快乐和未来的收获。
拥有这种能力,孩子将来在学习、工作以及生活中,都能游刃有余。
②有计划有步骤有条不紊
“目标设定理论”指出,清晰的目标和执行计划,是自律行为的基础。
而自律的孩子,往往能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这种“设定目标-行动完成”的能力。
比如他放学回来,根本不需要你盯着,自己就计划好了:先把语文做了,然后完成数学,接着花10分钟读英语,最后再温习一下明天的功课,搞定!
又或者做复杂的任务,他会分步骤一步步完成,而不是一股脑地乱做。
心中有计划,意味着孩子有明确的方向感和执行力。
这种能力,会让他们在面对长远目标时,更有竞争力。
③复盘能力会反思
自律,不仅仅是控制冲动,它还包括主动反思自己的行为,并进行调整。
比如孩子堆积木,如果失败了,他会想:“刚刚不应该加那块横的积木,我这次再试试别的方法。”而不会反思的孩子,可能就一生气,一股脑将积木扔一地,发完脾气就走了。
会反思的孩子,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他在面对挫折时,拥有强大的“复原力”。他们在成长的路上,便能越挫越勇,不断进步。
父母帮孩子培养自律有妙招
要帮助孩子从小培养自律,就要教孩子执行计划中的“小步骤”。(图片来源: Adobe stock)
做事拖延症,影响人的自律能力。很多孩子也常习惯于将事情推后,难以养成自律的习惯。孩子之所以“不自律”,可能是因为觉得“任务太难、困难太大”,自己做不到,于是一遇到挑战就放弃了。
要帮助孩子从小培养自律,就要教孩子学会“完成小目标”,也就是“任务分解法”。也就是帮助孩子把复杂的目标,拆解成可执行的小步骤,既缓解压力,又增强掌控感,从而一步步建立自律能力。
①把任务“拆小”
当孩子面对复杂任务时,我们可以和他一起,将目标拆分成具体的小步骤。
比如,有孩子写作文,老师说“字数不达标”。妈妈一看,800字的作文,他东拼西凑才凑了600。妈妈看了他的标题,是《成长计划》,于是带着他分解任务:
第一步:列出几点大方向,比如你希望在哪几方面成长?
孩子写了4点:运动、学习、作息、生活。
第二步:把每一点,概括一下思路。比如“运动”,你想要有什么运动计划呢?孩子说,他想每天打半小时羽毛球,周六出去骑半天自行车,周天跑5公里。
第三步:把每一点写得更仔细一些,有什么想法、感受、如何合理安排等都写上去。
第四步:最后连成完整段落。
分解后的任务,看起来更简单,孩子觉得更容易完成。他也就不会有为难情绪和退缩心理,愿意自律完成了。
②制定时间计划
任务分解后,我们还可以和孩子一起,规划每个小步骤的时间。
孩子说作业太多,根本做不完。我们带着孩子分解任务后,再给每一个小步骤安排一段时间。比如每个部分我们安排半个小时,完成后就休息10分钟,上个厕所或活动一下。
这种明确的时间分配,不仅帮助孩子聚焦,还培养了他们的时间管理意识。
③即时鼓励
孩子每完成一个小步骤,我们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正向反馈,强化他们的努力感。
比如孩子做完第一个部分,我们可以说:“哇,你很专心地把第一步做完了,妈妈真的很欣赏你!”
在培养孩子自律的初期,我们不要吝啬鼓励,他的每一次进步都值得被认可。但切记,不可说“你好棒”、“你好厉害”“做得真好”这样泛泛的夸奖,一定要夸过程而不是结果。
④引导孩子反思、复盘
每次任务完成后,我们还需要引导孩子复盘,帮助他们总结成功的经验,或者发现可以改进的地方。
可以多问孩子问题:
“这次完成任务,你觉得哪个环节最顺利?”“有没有哪个步骤,让你觉得有点困难?下次要怎么调整?”
反思的过程,能让孩子产生更深刻的认知,从而逐渐养成“主动规划和调整”的习惯。培养孩子的自律,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要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任务和行动积累而成。
培养孩子自律,将来他们无论是生活还是事业,都能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向成功。
责任编辑:家惠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