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內外人士致函兩會:立即廢除城鄉戶籍制

讓"農民工"從此成為歷史名詞

發表:2008-02-16 02:2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位代表

全國政治協商會議各位委員:

你們好。

在剛剛過去的這場大雪災中,最大的受害群體莫過於農民工。雪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交通大阻塞。按說,世界各地每年都時有雪災發生,各國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節日講究合家團聚,但唯有中國的這場雪災阻隔了數千萬人的歸家之路。因為中國有全世界獨一無二的農民工。按照保守的估計,其總數也超過兩億,僅珠江三角洲地帶就有三千多萬。他們要在春節期間返回家鄉和親人團圓。這就形成了全世界唯中國獨有的人類大規模遷移現象。由於雪災阻斷歸程,他們不得不餐風宿露,忍飢挨凍。構成"盛世"下的巨大反諷。

"農民工"是當今中國出現的一個奇怪的新名詞,古今中外都沒有現成的詞彙與之相對應。照理說,農民既然進入城鎮,不再從事農業勞動轉而從事其他體力勞動,那麼他們就不再是農民而成為市民成為工人。但問題是,中國現行的戶籍制度規定他們不得改變農村戶籍;按身份他們仍然是農民。所以才有了"農民工"這個不倫不類的新名詞。

眾所周知,遷徙自由是基本人權。早在六十年前的聯合國大會通過的《世界人權宣言》中就明文規定:"人人在各國境內有權自由遷徙和居住。"民國時期,國人享有遷徙自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初,遷徙自由也存在過一段時期。1954年憲法仍然寫有遷徙自由的條款。然而其後不久,中國政府就通過一系列"關於防止農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政策和文件。1958年1月9日,毛澤東更以主席令頒布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明顯違反憲法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戶籍登記條例》。其中規定:"公民由農村遷往城市,必須持有城市勞動部門的錄用證明,學校的錄取證明,或者城市戶籍登記機關的准予遷入證明,向常住地戶籍登記機關申請辦理遷出手續。"從此就正式確立了所謂城鄉戶籍二元制。從此,佔中國人口70%以上的農民就淪為二等國民。

今年是中國改革的三十週年。我們知道,中國的經濟改革是由農民甘冒風險,分田到戶,邁出第一步。然而,三十年過去了,農民的二等國民地位卻依然如故。廣大農民在自由遷徙、合法定居、正常就業和平等入學等方面受到嚴重的制度性歧視。這既是對中國文化傳統的踐踏,又是對當今普適價值的侵犯。即便在沒有天災人禍的情況下,它也是對廣大農民的人格侮辱以及對人倫人性的極大摧殘。儘管在民間以及學術界,一直有人呼籲廢除城鄉戶籍二元制,但政府卻始終未作出正面回應。在中國,每逢談起改革,總有人抬出所謂"國情"作擋箭牌。但城鄉戶籍二元制絕對算不上"國情",它不過是毛時代的一項惡名昭著的弊政。據說,最近,有的地方政府已經在考慮戶籍制度改革,有個別城市已經開始試點。但問題是,廢除城鄉戶籍二元制既然並非制度創新而只是一種回歸,哪裡還用得著試點呢?廢除城鄉戶籍二元制是一件關係到全中國每一個人的大事。在中國,哪家城裡人沒有幾個親戚是農民呢?凡年長一點的,當年幾乎都有過上山下鄉的經歷,應該深知農民疾苦,難道還有人認定農民天生低人一等?讓城鄉戶籍二元制多拖延一天,那不僅意味著讓數億同胞多受一天苦難,多受一天羞辱,而且也意味著讓我們的良知與人性多一天沉淪。

值此兩會召開之際,我們大聲疾呼:立即廢除城鄉戶籍二元制,從立即廢除《中華人民共和國戶籍登記條例》開始,讓農民公民化,讓"農民工"從此成為歷史名詞。

此致

敬禮

2008年2月15日

國內

劉曉波(北京 自由撰稿人)
丁子霖(北京 教授)
蔣培坤(北京 教授)
于浩成(北京 法學家)
張顯揚(北京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

江棋生(北京 學者)
張祖樺(北京 憲政學者)
艾曉明(廣州 教授)
焦國標(北京 學者)
唯 色(北京 作家)
王力雄(北京 作家)
張耀傑(北京 學者)
王曉漁(上海 學者)
高 瑜(北京 記者)
王小山(北京 記者)
昝愛宗(杭州 記者)
馮正虎(上海 憲政學者)
楊寬興(濟南 自由撰稿人)
劉 荻(北京 自由撰稿人)
騰 彪(北京 律師)
李柏光(北京,律師)
溫克堅(杭州 自由撰稿人)
趙達功(深圳 自由撰稿人)
楊恆均(廣州 自由撰稿人)
野 渡(廣州 網路編輯)
智效民(山西 學者)
劉逸明(湖北 自由撰稿人)
秦 耕(海南 作家)
杜導斌(湖北 自由撰稿人)
高 兟(北京 藝術家)
高 強(北京 藝術家)
歐陽小戎(雲南 自由撰稿人)
王清營(河南 公司職員)

境外

胡 平(美國 政論家)
王丹(美國 89學運領袖)
楊建利(美國 學者)
陳奎德(美國 學者)
張偉國(美國 學者)
盛雪(加拿大 自由撰稿人)
張菁(美國 編輯)
劉國凱(美國 民運人士)
陳破空(美國 政論家)
唐元雋(美國 民運人士)
張 倫(法國 學者)
齊家貞(澳大利亞 作家)
阿 木(澳大利亞 自由撰稿人)
老戴維(澳大利亞 自由撰稿人)
陳 標(澳大利亞 自由撰稿人)
簡昭惠(澳大利亞 自由撰稿人)
蔡 楚(美國 詩人)
徐文立(美國 布朗大學資深研究員)
鄭 義(美國 作家)
白 夏Jean-Philippe Béja(法國 漢學家)
廖天琪(美國 編輯)
康正果(美國 學者)
李 劼(美國 學者)
呂京花(美國 人權工作者)

簽名規則如下:
1,開放簽名。
2、只接受本名簽名或常用筆名有。
3、姓名、當前所在省份、職業。
4、把簽名發送到這個信箱:[email protected]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新世紀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