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幾乎被世人遺忘的印度男子在巴基斯坦的監獄中被關押35年後獲得赦免,而其他家庭仍然在繼續尋找在印巴戰爭期間失去聯繫的親人的下落。BBC的克里斯·莫里斯在新德里見到了這位女子,自1971年以來,她一直在等待丈夫的消息。
不少軍人在印巴戰爭中失蹤
她從文件夾裡小心地抽出那張報紙。報紙有些皺了,邊緣磨損,紙張也變得有點兒黃了。這是份《星期日巴基斯坦觀察家報》,日期為1971年12月5日。
在"巴基斯坦空軍一舉擊落46架印度軍機"的標題下,文章提到,被活捉的飛行員之一:飛行中尉唐貝。
"那是我丈夫,"她說。
接著,她又從文件夾裡拿出舊版美國《時代》雜誌中一頁的複印件。
照片上,一名印度戰俘透過牢房的鐵窗正在向外凝望,在背景中,有另一位男子的臉半隱半現。
"這就是他,"她說:"我敢肯定。那麼,他現在在哪兒呢?如果他死了,那麼他的屍體在哪兒呢?有人見過嗎?"
尋夫三十六載
這些是唐貝太太每天都在想的問題。
她和丈夫結婚剛剛一年多,她丈夫駕駛的印度空軍飛機就在1971年印巴戰爭中在巴基斯坦領空被擊落。
36年來,她一直在尋找著丈夫,她的文件夾慢慢變得越來越厚。
在書中、在舊的信件裡,有著模糊的線索,一名前犯人記得,有位男子用石頭在牆上刻過唐貝的名字。
赦免"死囚"
她說:"有時我會告訴自己,我要毀了所有這些文件,不再為自己沒能盡力而感到內疚,但每到這時,就會出現新的希望。"
她扭臉看著房間角落裡的電視屏幕,正在實況直播的,是來自印巴邊界的畫面。
一名叫克什米爾·辛格的人,在巴基斯坦被當作死刑犯一關就是30多年,最近,他剛剛回到祖國。他原以為自己再也看不到家人了。
唐貝太太嘟囔著說:"這只是印證了我們所說的話,其他人也可能像他一樣,被關在那兒。"
50多個家庭仍然在尋找1971年印巴戰爭中失蹤的陸、空軍軍官,在那場戰爭中,印度幫助孟加拉從巴基斯坦獨立出來。
缺乏支持
那麼,多年來這些家庭從印度政府得到了多少幫助呢?"最恰當的描述是:很少,很遲。"她說。
我們坐在她的公寓內,公寓位於德裡有著樹葉形校園的尼赫魯大學內,她是那裡的體育主任。
"我們能更像美國人就好了,"她笑著說。
對比非常明顯:越南戰爭後,美國軍方在尋找戰鬥中失蹤人員方面進行了長期不懈的努力,跟進所有線索,無論線索多麼微小。
為什麼印度的體制似乎沒有給予這些人員同等程度的關注呢?
是不是因為印度這個地方太大了,人們不得不以更大的數量思考問題,所以個人經常會被忽視呢?
抑或是因為,在印度這樣的社會裏,一個家庭或社區或種姓的福祉一般要高於一個印度人的福祉呢?
也許二者皆有之。
廣闊的印度
唐貝太太說:"根據我的經驗,這是我們這裡很典型的行為方式,尤其是在政府裡。你們必須一開始就相信,你是在和活生生的人打交道,而不只是桌上放的又一個卷宗。"
但在印度這樣一個廣袤的國家,要做到這一點就困難了。
當政府在大選前的財政預算案中,一筆勾銷小型農戶的債務時,受益者達到4000萬人。而造成20人死亡的公共汽車車禍幾乎不算什麼,不值得當地報紙一提。
這樣一個體制,怎麼會有時間去擔心一個很早以前失蹤的個人呢?而且很可能這個人已經死了?
歷屆印度政府都表示,他們確實是關心失蹤者的,但他們從未有毅力追蹤下去。
最近又有一項尋找失蹤人員的請求被轉交給巴基斯坦當局,要求再度察看巴基斯坦監獄制度的陰暗角落。
"了結"的需要
奇蹟可能會發生,但戰俘的家人並不指望很多。對於他們大多數來說,這事情缺少一個結局,也就是說,他們需要美國人所謂的"了結"。
下落不明總會留下惱人的疑慮。但這裡的人們有一種對命運的信仰。
唐貝太太一邊撫平她紫色紗麗的下擺,一邊冷靜地說:"如果你注定要活下來,你就會活下來。我們還沒有獲得應有的支持,來幫助我們找出真相。但對我丈夫而言,至少我可以做這些,我也最多能做這些,只要我還活著。"
一隻黑色羽毛的鋒鳥從開著的陽臺門那裡飛了進來。它不停地大聲拍打著翅膀。 唐貝太太停了一下,目光從電視轉到那只小鳥身上,隨即又轉了回來。
我們打開一扇窗。鳥兒展翅飛向自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