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倍可親網友[ 廣南子 ] 於 2007-12-13 15:28 上貼
原文網址: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iewthread.php?tid=601002
加拿大報紙《星報》最近刊登了一篇文章,題目是《為什麼移民女性是更強的性別》,分析加拿大國家統計局最近公布的統計數字,發現第二代移民中男女在社會上的成功率很不一樣:女性比男性要成功得多。第二代移民女性(父母出生在別的國家)掙的錢,與父母出生在加拿大的受過同樣教育的同代女性比較,要多得多;而第二代移民男性的收入,與非移民男性比較,收入要低得多。加拿大的第二代移民的種族構成主要是中國、南亞和加勒比海的移民。原文網址: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iewthread.php?tid=601002
其實這個現像一點都不新鮮。據我觀察,移民女性,特別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移民女性,不管是第一代還是第二代,更容易在自己選擇並願意生活的新的國家裡取得事 業和生活的成功,就是與在這裡出生的女性比,也不遜色。從我有限的接觸來看,女性來到異國,比男性容易適應西方社會。是什麼原因導致這樣的男女差距呢?
是美國、加拿大這樣的國家「對女人好」。對女人好,首先是這裡性別歧視程度底,男女平等程度高。西方女權主義思想和行動史,已經有兩百年,特別是二十世紀 六十年代以來的女權主義運動和民權思想根本改變了西方社會的機制。雖然西方仍然是男性主導社會,但是男女平等思想瀰漫社會的氛圍裡,好像是空氣,雖然看不 見,但是感受得到。女性在上三十年裡取得了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進步和成就。男女在教育,就業,機會等各方面都基本取得平等。眾多女性組織又是女性權利的看 門狗,時時刻刻關注女性權利議題。移民女性來到這裡,由於這裡男女平等程度比她們來自的國家和社會要好得多,如果接受這裡的教育,取得同等的資格,她們沒 有她們來自的社會裏男女角色的羈絆,就像輕鬆地趕上了社會的特快列車,更容易實現她們的自我。
其次,第二代移民女性出生成長在西方,與西方社會性別思想價值認同,沒有她們母親輩所受的傳統的囿限,自我解放、自我意識程度高,容易取得她們為自己設立 的目標。這裡的從幼兒園到大學的教育,男女平等思想是教育哲學的基本出發點。雖然男孩女孩發展階段有不同,能力可能也有不同,但是很少有人會貶低女孩子的 志向。相反,為了與傳統的男性主導思想鬥爭,很多學校社區都提供專門幫助女孩子的項目。如果她們在學習工作中有問題,她們有很多方式可以得到幫助。第二代 移民女孩子生活在這樣的氛圍裡,沒有「祖國」文化的傳統負擔,培養強烈的自我實現意識,所以容易實現她們的目標。
加拿大《星報》以移民文學的敘述來證明女性來到西方的解放感,男性的挫折感。短篇小說《蒙特利爾,1962》的作者是印度移民Shauna Singh Baldwin。在這篇小說裡,一對印度夫婦移民來到加拿大,丈夫因為是錫克族人,包著頭巾,顯得與主流社會格格不入,很難找到工作。丈夫極為苦悶,妻子 則大膽地決定要丈夫摘掉象徵文化與傳統的頭巾,不剃頭髮。問題迎刃而解。這個短篇有很強烈的象徵意義。這個作家對男女在西方差別狀態還有自己的新解釋:在 每個社會裏女性為未來負責,男性通常為保存文化和傳宗接代負責,所以女性容易適應新的環境。與此同時,「祖國」文化的「男性」標準是男人適應新環境的負 擔。
華人作家Terry Woo的小說《香蕉男孩》真實的描繪了移民男性所受到的壓力和壓迫。男性既有中國傳統的負擔,也有在西方文化裡的新壓力,所以他們或者極為堅強,或者就被 壓垮了。他們很難適應這個對女性好的文化。而第二代移民男性,如果他們的父母非常「祖國」傳統,男孩子的壓力就會更大。而女性,Terry Woo說,「完全沒有這種壓力和壓迫」。在「祖國」社會裏,「男性受寵到西方就成了負擔,女性不被看得重,現在她們反而自由,她們更可以自由地追求自己心 裡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