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前不只石獅 銅麒麟才能象徵身份(圖)

發表:2010-07-30 17:2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在關中地區有非常豐富的拴馬樁遺存,它反映了農家使用馬匹的情況。同時拴馬樁也是一種特殊的裝飾,立於高牆大宅門前,是石雕藝術與建築藝術有機結合,也是當地民宅建築文化的一項重要內容。

拴馬樁是古代拴馬或泛指拴牲口用的石樁,一般豎立在門前,有的還置一上馬石,與樁配套使用。門前拴馬樁、上馬石,其間再站立一匹高頭大馬,格外耀眼,顯示出富貴之氣,從而成為家門貴賤、尊卑的標識。有的學者稱其為「望柱」也是有道理的,這同門前置石獅、銅麒麟,闕樓與華表有相同含意。古人認為,門前立拴馬樁還有鎮宅祈福的作用。在傳統觀念中,建屋蓋房要看風水,以消災避禍,祈福子孫後代人丁興旺,官升爵晉。若是辟不了邪氣,就要豎一塊「石敢當」碣石或者立一拴馬樁辟邪,有的拴馬樁上就刻有「石敢當」、「泰山石敢當」字樣。

拴馬樁的樁首和樁頸所彫刻的圖案、文字都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樁首雕猴,為封侯加爵吉祥意;樁頸浮雕海水山石,即壽山福海吉祥意。獅子與馴獅胡人樁首令人注目,在對關中地區拴馬樁的考察中發現,這兩類拴馬樁佔絕大多數。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以獅子作裝飾的歷史已有兩千年。漢代獅子傳入中國,古人認為獅子為瑞獸,能化凶辟邪。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佛教的傳入,獅子作為護法者的形象得到傳播,至唐代普及。

唐代或更早,胡人來中國或經商或做工或任官吏,特別是絲綢之路的暢通,使長安與西域的往來頻繁,西域文化傳到中原,同時獅子舞與馴獅活動也帶到中國,拴馬樁上的獅子與胡人馴獅形象就是西域和中原文化交往的反映。

胡人馴獅拴馬樁屬清代道光時期,胡人的衣著與唐代以來的胡人衣著相同,而戴的帽子卻不盡相同,但從面相看仍為胡人。從整體看,清代拴馬樁具有較高的藝術水平,反映了當時彫刻藝術的時代特徵。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