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米磨成"泰國香米"一晚可磨60噸(組圖)

發表:2010-08-15 23:5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6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白色的米袋上爬滿了黑色的米蟲,米袋內全是發黃的大米,而且散發出一股濃重的霉味

「這麼差的米是否還可以加工重新賣?」

「加工過就不差了。」

加工後的大米,表面光滑且顯白淨,一般人鑒別不出好壞。

近來,國內糧價漲聲一片,甚至創出歷史新高。出於利益驅使,個別糧食經營者不講良心道德,摻雜使假,以次充好,大發不義之財。最近一週時間裏,羊城晚報記者聯合中央電視臺記者奔走於東莞市各大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調查,揭開大米中暗藏的玄機。

如何加工

機器將大米吸入高速運轉的圓錐形狀鐵皮容器內進行拋光,坐在出米口的工人在大型的漏斗下面用各種品牌的包裝袋裝米。

東莞市樟木頭南方農副產品批發中心,集糧食生產、批發、加工為一體,是廣東省最大的糧食供應中心。本月7日,羊城晚報記者到該中心走訪發現,大米的加工環節存在外人難以想像的貓膩。

樟木頭農副產品交易中心一家較大的大米加工廠經理告訴記者,他的廠加工一噸發霉大米只需80元錢,目前他的倉庫還存有100噸準備代加工的發霉大米。「加工不過來,現在暫時不接其他發霉的米」。整個過程是先將發霉的大米拋光後,再摻入到各種品牌的大米中直接封包,然後投放到市場。他們一般是在晚上加工,第二天一大早,代加工的人便會將大米拉走。

本月9日晚8時許,羊城晚報和中央電視臺記者在該加工廠員工的帶領下,進入車間探訪,目睹霉變大米加工全過程。加工車間內,機器聲轟轟作響。幾名赤膊的工人正忙著將各種大包的「廣西優質米」和「江西優質米」拆包倒入一個大漏池內,機器將大米吸入高速運轉的圓錐形狀鐵皮容器內進行拋光。坐在出米口的工人,則在大型的漏斗下面用各種品牌的包裝袋裝米。經過機器縫包後,一包包成品的「馬壩油粘」、「泰國香米」等知名品牌品種大米就這樣出爐了。

如何分辨

僅憑肉眼很難區分出大米的好壞,但是該員工給記者點撥,「你聞就會聞到一股霉味。」記者一嗅,果然有一股發霉的異味。

接著,工人帶著記者參觀了存放大米的倉庫。在近200平方米的倉庫內,各種待加工的袋裝大米堆積如山。記者注意到,兩種名為「晚香米」和「金龍香米」的包裝袋上都寫著「代加工」字樣。其中,「金龍香米」為湖北某糧食發展實業有限公司。據在現場的工人介紹,這兩種代加工的大米至少有幾十噸,都是從湖北荊州市運過來的,「是壞掉的米拉來重新加工的」。通過工人取出的樣品,僅憑肉眼很難區分出大米的好壞,但是該員工給記者點撥,「你聞就會聞到一股霉味。」記者一嗅,這些大米果然有一股發霉的異味。

隨後,記者來到堆放「廣西大米」的倉庫。在這裡,羊城晚報記者發現那些白色的米袋上爬滿了黑色的米蟲,在一包已經打開的米袋內,全是發黃的大米,而且散發出一股濃重的霉味。「這麼差的米是否還可以加工重新賣?」「加工過就不差了。」該工人笑稱,之前放入拋光機加工的就是廣西大米和江西大米混合後加工出來的米。對比發現,加工之前的大米發黃有異味,而加工後的大米經過機器拋光後,表面光滑且顯白淨。

涉及範圍

東莞樟木頭鎮南方農批市場、常平鎮東莞市農副產品批發中心、大嶺山鎮信立農批、中堂鎮江南批發市場等均發現有造假。

本月10日晚上9時許,羊城晚報和中央電視臺記者再次來到樟木頭南方農副產品批發中心的另一家大米加工廠,這裡的加工程序和前一家如出一轍。該加工廠工人告訴記者,現在基本上每個加工廠都摻假,加工的大米全國各地的都有。「他們拉過來賣,積澱長了沒有賣出去,有味道了,發霉了,就再加工一下。」該工人直言,他們什麼樣的米都收購過來加工。「差米和好米按照一比一的比例摻雜在一起加工。」該工人說,經過這樣的比例加工出來的大米一般的人都鑒別不出好壞。本月11日,記者在東莞市常平鎮某大米廠暗訪,該廠廠長向記者介紹說,加工一噸發霉的大米只要70元,而且廠方可提供各種品牌的包裝袋。「你們想要什麼品牌的袋子我們都可以提供」。

在8月中旬的這幾天裡,記者走訪東莞市常平鎮東莞市農副產品批發中心、大嶺山鎮信立農批、中堂鎮江南批發市場等東莞各大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發現,各個批發市場以次充好的情況和樟木頭南方農批市場的情況相差無幾。

對話加工廠員工:

我們天天晚上磨米,前天磨了60多噸

在加工廠,該廠員工和記者有下面一番對話。

記者:你們這里加工發霉米的價錢怎麼算呢?

工人:80塊錢一噸。

記者:怎麼做能讓人看不出來呢?

工人:經過包裝唄。

記者:你們不擔心人家看出來怎麼辦呢?

工人:就是拿一些好的米摻在那裡面,經常有人這樣弄。

記者:這個有點奇怪了。

工人:就是把發霉的大米進行拋光嘛,把外邊那層霉抹掉。

記者:那這段時間磨得多不多?

工人:前天晚上比較多,磨了60多噸,全部是人家托來加工的。

記者:你們的米都是哪幾個地方的,哪裡的多一點?

工人:哪裡的都有啊,江西、湖北、廣西的都有,有些是老客戶。

記者:都是這個批發市場拿過來的還是別的地方拿過來的嗎?

工人:是貨倉的米老闆拿過來的,他們賣不掉了,時間放長了就壞掉了,就拿來磨,磨完了又拿去賣。我們天天晚上磨米。

在東莞從事大米經銷多年的黃明(化名)告訴記者,大米摻雜使假(包括霉米加工後出售)產生的暴利每公斤高達0.2元,遠遠高於正規生產大米的利潤。東莞市場上有近六成的包裝大米存在假冒情況,這些被摻雜使假的全國知名品牌的大米,由東莞流向整個珠三角。在黃明看來,假冒優質品種大米氾濫成災的原因包括市場需求、暴利和監管缺失三個方面。

首先,珠三角工廠林立,工人眾多,大米市場需求量大,而工廠對食品要求往往偏低,所以不少大米工廠就趁勢作亂。

其次,假冒優質品種的大米利潤超高,每公斤往往高達0.2元。黃明指著名為江蘇米實為河南米的大米告訴記者,「在普通大米裡面,江蘇米比較好一點。這個河南米為了好賣,就打這個江蘇米的牌子,工廠賣一斤可以多賺一毛錢」。

對於利潤分割,黃明的說法是,賺錢的主要是加工廠。一個中等加工廠每天產量為50噸,那麼一天就可以通過造假牟利1萬元。

然後,由於糧食管理體制等原因,目前政府對大米質量監管存在頗多漏洞,所以在加工廠的強烈攻勢下,顯得蒼白無力。

在東莞市從事產品質量研究的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大米嚴格標準樣取樣難和監管手段缺乏是假冒優質品種大米頑疾難以根除的重要原因。

這位研究人士說,早些年,我國出臺了大米標準樣制度來核對大米產品的質量,但是由於設計不夠週全,近年來,大米標準樣難以取樣,導致制度落空,為劣質大米假冒優質品種大米留下了空間。他說:「目前沒有檢驗手段,沒有標準,拿大米回來檢驗又麻煩。合格不合格,大家難以下結論。」只有生米煮成熟飯,吃在嘴裡才知道。

目前,糧食管理系統效率較低,造成不少陳化糧(不能當口糧的糧食),而這些陳化糧又不能得到妥善處理,還拍賣給糧食加工企業。廠家高價得來,不可能用來做低價的飼料,而是摻入優質大米中加以牟利。

来源:羊城晚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