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江:悼念「特區」 (圖)

作者:胡少江 發表:2010-08-29 23:4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上週,中國的官方採取各種方式紀念深圳經濟特區成立成立三十週年。紀念者們不願意說丶或者不能夠說的是,在八十年代的改革和對外開放中曾經發揮過特殊的作用的中國特區實際上早就已經「死亡」。不錯,在中國的大地上,的確還存在著形形色色的名為「特區」的地方,而且這些特區的地域一個比一個大,大廈一個比一個高,但是「此特區」早已不是「彼特區了」。僅僅是「形似」而已,那早年特區的「精氣神」早已經被閹割的干乾淨淨。「特區」已死!

特區是什麼?特區是人心思變的寄託。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期,在從政治上消滅了忠於毛澤東的黨內激進派之後,中國的經濟政策和經濟制度向何處去成了全社會的聚焦點。推行數十年的毛澤東荒謬的經濟政策使得中國與世界的距離越來越大;十年文革,更是將中國經濟和社會推向了絕境。在當時的情況下,人心思變。不僅老百姓思變,知識精英思變丶連執政者也思變;不僅執政黨內的改革派痛定思痛決心變革,連黨內的保守派在走途無路中也不敢公開的抗拒變革要求。在思變的潮流中,「特區」應運而生。

特區是什麼?特區是對西方市場經濟制度的模仿。變革之初,雖然呼籲變革成為一種時尚,但是對如何變革卻莫衷一是。以陳雲丶李先念為代表的計畫體制的擁護者希望中國變回到五十年代以中央計畫機構集權為特點的「理性的計畫體制」中去。鄧小平丶胡耀邦丶趙紫陽等計畫體制的懷疑者則希望能夠突破原有經濟體制的束縛,找到一個有活力的經濟制度。在這種情況下,像廣東的吳南生丶袁庚等一些熟悉香港自由經濟制度運作的有識之士便提出了模仿資本主義,開設特區的設想。

特區之「特」實際上就是特許這些地區逃避中央計畫控制,試行「市場經濟制度」。這個「特」字只是對當時的中國執政者丶中國的老百姓而言的,對任何生活在西方經濟制度之中的人而言,中國特區所致力於實行的經濟制度是他們再也熟悉不過的東西了。也正是因為這種對西方經濟制度的模仿,自上個世界八十年代以來,包括深圳在內的中國的「特區」和「經濟開發區」每每都成為「抵制精神污染」丶「經濟治理整頓」等政治和經濟緊縮政策所整肅的目標,直到那個「特」字所代表的特徵徹底消亡為止。

通過實行市場經濟制度,中國的經濟得到了長足了發展。更有甚者,中國的資本主義比資本主義的發源地當初實行的最原始的資本主義更加地道丶更加殘酷。在當今的中國,權生錢丶錢生權丶權錢聯姻再生出更多的權和錢。總之是贏者通吃丶輸者全無。也正因為如此,與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相比,在對待變革的問題上,中國的人心分化了:老百姓更加渴望變革,希望中國的市場經濟變得更加人道,中國社會變得更加民主。但是中國大多數的知識精英和執政者則正在頑強地抗拒著民間的變革要求,他們要維護現有的權力和財富分配格局。

在這種大格局下,曾經在制度創新中發揮過重要作用的中國特區已經被中國的總體政治經濟體制所同化,「深入變革的寄託」和「制度創新的載體」這些當初的歷史使命早已不再。最具有諷刺意義的是,雖然中國特區的所有成功都源於對西方經濟制度的模仿,但是「中國特色」卻成為對這一成功的官方解釋,並成為進一步拒絕學習人類文明的共同成果丶抗拒社會進步的藉口。這一點恐怕是當初的特區創造者們所始料不及的。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RFA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