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媒體看中國:新疆反常又正常(圖)

發表:2011-07-23 11:1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3個留言 列印 特大


2009年新疆維吾爾人在烏魯木齊上街遊行

新疆又成了新聞。

根據從外國引進並在中國廣泛流行的半開玩笑的新聞定義(「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再度發生大規模暴力衝突、導致多人死亡的新疆是反常的。

但考慮到中國當局自己也承認,如今中國正處於「矛盾凸顯期」或「矛盾高發期」(見中國執政黨共產黨機關報《人民日報》旗下的環球網等官方網站以及報紙),成為新聞的新疆也是正常的。

*矛盾多發 多事之秋*

中國政府的智庫中國社會科學院提供的數字是,在2006年,中國發生「群體事件」9萬多起。然後,在2007年和2008年又有增加。網際網路上有消息說,有中國官方背景的一位人士說,在2009年,中國發生群體事件23萬起。對23萬這個數字,中國官方沒有正式承認,也沒有正式否認。

即使對中國官方對「群體事件」的定義模糊不清,從導致死亡的大規模暴力衝突,到大小規模的和平抗議,或和平宗教活動都包括在其中,在平均每天發生的大約247起(按1年9萬起計算)的「群體事件」中,包括一兩起有暴力衝突的,也是正常的。

所謂的正常的,也就是隨處可見的意思。如今,中國少數民族聚居的內蒙古,新疆,西藏都屬於多事地區。

內蒙古兩個月前發生暴力衝突,成為國際新聞,現在依然處於高度戒備狀態。但高度戒備狀態在中國也是正常的。如今,中國各地都處於高度戒備狀態,因此中國政府用於「維護穩定」(簡稱「維穩」)的經費超過軍費,大大超過教育、醫療和社保經費。

新疆、西藏近10年20年來,則一直處於緊張狀態。在海外的華人,無論是藏族、維族或其他少數民族還是漢族人,只要是原先戶口是新疆或西藏的,在申請回國探親旅遊簽證時就會比來自中國其他省份的人有更多的麻煩,導致這些人怨聲載道,也給要求新疆或西藏獨立的團體不斷輸送了支持者。

*中國領導人頭痛*

7月21日,法國主要報紙《費加羅報》就新疆最新出現的暴力衝突發表駐北京記者阿爾諾·德拉格朗日的報導,指出中國如今邊疆地區問題成堆。他的報導題目是,「新疆再爆發暴力衝突」,文章說:

「‘造反的省份’繼續讓中國領導人頭痛。在即將擔任新的中國國家主席的領導人(習近平)前往西藏,發表強硬講話之際,新疆的局勢又火起來。在導致約200人死亡、1700人受傷的烏魯木齊騷亂髮生兩年之後,中國西北的這個地區再度出現麻煩。這是一個講一種土耳其語的人以及穆斯林聚居的地區。」

*新疆的反常*

中國畢竟是中國,新疆畢竟在中國,在2009年7月間,新疆烏魯木齊發生大規模民族騷亂。

閱讀中國官方媒體的報導,讀者得出的印象是,那裡一直歌舞昇平,鶯歌燕舞,人民安居樂業;但突然在一夜之間,一些犯罪份子好似自天而降,並隨即導致上萬的群眾失去理智,參與打砸燒殺;儘管政府和武警竭力勸阻,依然出現了生命財產損失巨大的局面。

由此可見,新疆十分反常。

在那次奇異事件發生兩年之後,新疆再次出現反常。這一次的反常出現在和田。據中國官方媒體報導,一些暴徒7月18日突然對一個公安局派出所產生了抑制不住的興趣,並旋即對那派出所進行了襲擊攻打。最後,總共有18人被打死,其中包括14名犯罪份子。

對於中國官方媒體這種有如神話一般的新聞報導,世界媒體似乎只能抱著半信半疑。

日本時事社7月19日從北京發出的報導,可說是世界媒體報導的一個典型標本:

「新華社報導說,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市18日公安局派出所受到襲擊,人質四人死亡,嫌疑犯數人被當局射殺。總部設在德國的海外維吾爾族人組織‘世界維吾爾族大會’19日否定了中國方面的報導,說‘一些維吾爾族人參加抗議活動,至少有20人在跟警察的衝突中死亡。’」

*海外維吾爾族人的說法*

《華盛頓郵報》7月20日發表該報駐北京記者基斯·里奇伯格的報導,跟日本時事社的可以說大同小異:

「中國國家媒體星期三報導說,在星期一,在中國西部不安寧的省份新疆,一些人對一個警察派出所發動攻擊,其間總共有18人被打死,其中包括14名被警察打死的維吾爾族人。」

「但總部設在德國、代表維吾爾族人群體的世界維吾爾族大會對事件則有另一種說法。該組織表示,一些維吾爾族人試圖在那個警察派出所那裡集會抗議,表示支持被關押在裡面的人。警察於是對他們開火。該組織的發言人迪裡夏提通過電話表示,有20個維吾爾人被打死。他呼籲進行獨立的調查。」

順便再說一句,和田事件消息傳出之後第一時間,也就是在7月18日星期一,美國之音記者吳心欣採訪了迪裡夏提。她的報導隨後被日本共同社等國際媒體援引。

在接受吳心欣採訪的時候,迪裡夏提說,抗議的原因有兩方面。他說:「一方面是之前中國政府在和田地區對維吾爾人任意扣押、任意盤查、任意非法監禁,導致大量的維吾爾年輕人失蹤;另一方面是所謂的援疆政策,中國大量的企業進入當地,在當地進行圈地,導致維吾爾失去土地和家園。」

*官方的解釋更令人疑惑*

和田的暴力衝突是發生在陸地,而不是高空或深海,為什麼死亡人數會有20人和4人這種過於明顯的數字差異,現在依然是一個謎。但更大的、更說不過去的迷顯然是,為什麼一些暴徒7月18日突然會對和田的那個公安局派出所產生了抑制不住的興趣,非要攻打不可?

那些犯罪份子為什麼要選擇那一天,無緣無故地到那個派出所去找死呢?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儘管這是海內外無數的人的共同疑惑或疑問,但中國官方媒體多日來一直對這個明顯的問題保持沉默。

顯然,中國官方也感受到了這種疑問的壓力,於是在7月22日對這個問題提出了回應。官方的中國新聞網發出報導,題目是「新疆和田‘7•18’事件事發之前並無警民衝突」。報導說:

「新疆和田納爾巴格街派出所周邊數位民眾21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稱,‘7•18’事件事發當日,當地根本未發生如外界所傳的因宗教遭到管制、土地被非法徵收而出現的遊行示威事件。

「新疆和田‘7•18’事件發生後,外界有傳言稱,當天在當地有100多人上街進行所謂「和平請願」,警方向示威者開槍,從而引發雙方衝突。實際情況是否如此呢?

「新疆和田納爾巴格街派出所周邊數位民眾21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稱,‘7•18’事件事發當日,當地根本未發生如外界所傳的因宗教遭到管制、土地被非法徵收而出現的遊行示威事件。」

顯然,中國官方媒體的這種解釋性報導製造了更多的問題,導致了更大、更深的疑惑。

*新疆在中國依然很正常*

發生重大事件,尤其是發生重大暴力衝突事件的時候或過後,中國官方常常拿不出令人信服的解釋,或者說拿出的解釋有辱公眾的智力,這種事情近年在中國頻頻發生,因而在中國已經變得常見而正常。

從這個意義上說,無論就2009年7月的烏魯木齊事件而言,還是就2011年7月的和田事件而言,官方拿不出令人信服的解釋說明,這也是正常的。新疆是正常的。

在過去的幾年裡,中國官方對重大事件拿出的解釋有辱公眾的智力、導致公眾怒極而笑的事情頻頻發生。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所謂的「俯臥撐。」

「俯臥撐」事件發生在2008年。貴州瓮安一個女中學生突然墜水溺死。其家人懷疑是當權者的子弟先是強姦了她,然後再拋屍河中。當地群眾被官方閃爍其詞的解釋激怒,死者家人去向官方討說法遭到毆打,更導致憤怒爆發。群眾隨後圍攻了縣政府和中共瓮安縣委總部。

騷亂過後,貴州官方發言人表示,跟死者最後在一起的那個男生對她沒有任何非禮行為,而只是在橋上做俯臥撐,「做到第三個俯臥撐的時候,聽到李樹芬大聲說‘我走了’,便跳下河中……」

*新疆正在期待‘俯臥撐’*

「俯臥撐」一詞迅速在中國網民當中竄紅,成為中國司法黑暗的象徵和縮略語,導致官方隨後對「俯臥撐」一詞進行了屏蔽。

從某種意義上說,貴州瓮安死於非命的女學生李樹芬是幸運的,因為她的家人畢竟得到了一種說明解釋,這就是「俯臥撐」。

截至目前,中國官方還沒有對和田或烏魯木齊發生的事件提出一個「俯臥撐」式的解釋。

*填補解釋的真空*

中國官方對新疆和田事件遲遲拿不出解釋,造成真空。於是,印度報界便來填補真空。

7月20日,《印度教徒報》和《印度時報》分別發表它們各自駐北京記者的報導,把中國新疆和田事件跟印度的宿敵巴基斯坦聯繫起來。

《印度教徒報》報導的標題是:「分析家們在新疆襲擊事件中看到巴基斯坦恐怖主義活動的關聯。」

《印度時報》記者塞巴爾·達斯古普塔的報導的題目是:「中國終於準備承認巴基斯坦在新疆暴力衝突中扮演的角色。」報導說:

「中國政府的一個智庫最終打破了震耳欲聾的沉默,指出巴基斯坦在中國西部省份新疆不斷發生的暴力襲擊事件中扮演了角色。有跡象表明,北京將對伊斯蘭堡施加壓力,要求它不再支持在巴基斯坦境內的反中國勢力。」

「新疆社會科學院中亞研究所指認巴基斯坦是暴力襲擊的策源地。這是中國官員和世界維吾爾族大會等反中國團體總是迴避作的一件事情。」

来源:美國之音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