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樓蘭古城神秘的死亡殿堂

小河墓地

發表:2011-08-08 18:1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舉世聞名的樓蘭古城以西,孔雀河下游的一片無人地帶,荒漠、沙漠交集。這裡,有一座神秘的死亡殿堂。死者躺在沙地上永遠地睡去,木棺像倒扣在岸上的船,將死者罩在其中,隔絕了生與死的時空。

這就是新疆羅布泊小河墓地遺址,被瑞典考古學家貝格曼於1934年發現的「有一千口棺材」的古墓葬,曾被世界考古學界認為是樓蘭探險史、西域探險史上最神秘難解的古蹟,也是世界上惟一的至今未能被解釋的墓葬形式。

由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伊弟利斯·阿不都熱蘇勒研究員帶領的考古工作者,2002年起數度進出羅布沙漠,終於在今年3月中旬結束對小河墓地的田野發掘,開始出土文物的室內整理、研究工作。

小河墓地位於羅布泊地區孔雀河下游河谷南約60公里的羅布沙漠中,東距樓蘭古城遺址175公里。墓地整體由數層上下疊壓的墓葬及其它遺存構成,外觀為在沙丘比較平緩的沙漠中突兀而起的一個橢圓形沙山。沙山高出地表7.75米,面積2500平方米。這個有「上千口棺材的墳墓」之稱的墓地實際有墓葬約330個。考古隊員發掘了全部編號的167個墓葬中的163個。據考古學者初步判斷,小河墓地封存了至少3000年歷史。

紅色的死亡殿堂

「看來這死神的立柱殿堂,曾經籠罩在一片耀眼的紅色之中。人們將這些木質紀念物塗成紅色,緣於對魔法的敬畏肯定大於對美學的追求。紅色是血的顏色,即生命的顏色。」——貝格曼

發掘前,小河墓地的沙山上密密麻麻矗立著多棱形、圓形、槳形的胡楊木樁140多根,在墓地中部和西端各形成一排保存較好的大體呈南北走向的木柵牆,以中部的木柵牆為界可將墓地分為東西兩區。

這些木樁大都高出地表2-4米,直徑多為20厘米以上,從6棱體到20棱體都有,尤以9棱居多。「7、9和11是小河墓地常出現的數字,這些數字很神秘,似乎大有深意。」伊弟利斯說。

貝格曼曾猜測立柱上面可能會有屋頂,並且在很久以前就被風吹離了。69年後,當考古隊向下挖掘的時候,推翻了屋頂的推測,他們的結論出乎意料又匪夷所思──所有的木柱都是死者擁有的紀念物。

牛皮包裹的船型棺木

墓葬為何要層層疊壓?那些胡楊木柱有多棱形、圓形、船槳形,多棱的從6棱到20棱,這些形狀、數字有什麼深意?這些木柱被塗成紅色,為什麼?木柱上刻著的橫向裝飾紋又代表什麼?周圍都是沙漠,為什麼這裡出現一個墓地?這些大量的木柱從哪裡來?那些把木柱加工成多棱體的工具是什麼?在哪裡?按常理,這麼大的墓地周圍應該有人類生活的遺址,但為什麼在墓地周圍5平方公里都找不到這樣的遺址,孤零零的只有墳墓?

一連串的疑問困擾著考古專家……

「我們將盡快編寫考古發掘報告」,伊弟利斯說,「盡快公布正式的報告,將有助於人們對這個世界惟一的墓葬形式,對這個涉及新疆史前時代、並將對新疆周邊廣大區域的史前考古產生深遠影響的課題的研究。

「發現如此眾多的古老墓地,更進一步增強了現實的羅布荒原的淒涼與孤寂。」這是當年貝格曼的感覺。這種孤寂一直延續到現在,它不只是自然環境帶來的荒涼感,更是一種文明的孤寂與荒涼。時間不經意地給我們留下了小河墓地,還有多少人類的文明永遠沉淪和毀滅了呢?

小河墓地探險活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沒有足夠的資金和充分的準備,絕不能貿然前往。以下這些都是必需的:性能良好的越野車、後勤補給車,充足的汽油、水、食品,必要的應急措施,有經驗的嚮導,衛星通訊設備等等。進入沙漠最好能租到駱駝,除了靠它揹負行裝,還能以駱駝代步。不過駱駝可不像馬,個子高,步幅大,掌握不好前後平衡很折磨人

適宜季節

羅布泊三月至九月不適宜進入,其春夏氣溫高,沙漠地表的溫度最高可達七十多度,徒步行走將消耗大量的水、非常危險。秋天風沙很大,巨大的沙暴不消幾秒種就能讓人消失。因此進入羅布泊最好的季節是十月至次年二月,溫度較低,風沙小,但需要準備禦寒的衣物。

探險行程

駕車從庫爾勒市出發,經過尉犁縣、三十五團,約二百公里後,到達營盤,再向東南方向開進九十公里,就到達沙漠的邊緣,自此汽車已無法進入,必須靠徒步前進了。進入沙漠要預先確定好徒步的日程,如果按既定路線未能找到目標,必須按原路返回,絕不能四處亂撞。在無人區內,一切行動都得小心謹慎,也許一點點的任性就會迷失方向,把自己永遠丟在沙漠中。

来源:新浪微博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