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海嘯7年前後對比 清真寺僅露頂端(圖)

發表:2012-04-18 16:5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8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2004年底,一場劇烈的地震襲擊了印尼亞齊省,隨後引發的空前海嘯造成了嚴重的破壞。上週,這裡再次發生強烈地震的消息震驚了國際社會,人們再次將目光投向這片飽受創傷的土地。《國家地理》的年輕探索者時隔7年再次踏上這片土地,觀察這裡人們的生活。

逃往高處


逃往高處(網路圖片)

週三,一場裡氏8.6級地震襲擊了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附近地區。因為擔心可能發生的海嘯,當地巴達亞齊省(Banda Aceh)驚恐的居民們爭相逃往地勢更高的區域。當時確實曾經發布了海嘯警報,但是隨後這一警報被解除,截止目前為止也尚未有因為海嘯而導致的死亡或其它損失的報導。

貝卡·斯金納(Becca Skinner)是一位年輕的《國家地理》探索者,他於2011年前往印尼亞齊省,對這片曾遭受海嘯重創,並奪走20萬人生命的災難發生7年之後的情景進行考察。

斯金納發現這裡充滿著欣欣向上的建設熱情,人們也已經從痛苦的陰影中走了出來。一些人相信那場可怕的海嘯可能是上帝對人類的懲罰。在亞齊之行後,她說:「這是一次讓人開闊視野的旅程,從那以後任何事情似乎都變得更加簡單了。」

俯瞰災難現場


俯瞰災難現場(網路圖片)

這是2005年1月8日在美國海軍的直升機上拍攝到的海嘯後的印尼亞齊省受災場景。2004年底那場裡氏9.1級地震及其引發的強烈海嘯沖走了整片整片的社區,根據CNN的報導,那場災難在一瞬間奪走了來自14個國家的超過20萬人的生命。

今年21歲的斯金納說:「看看今天報紙的頭條新聞吧。這裡的人們已經學會了再次面對這一災難時該做什麼,他們迅速向高地轉移。而在2004年,這裡的人們缺乏相關的教育和意識。」

在2011年的印尼之行中,斯金納再次拍攝了在當年曾經被鏡頭記錄下的一些地點。這項活動是《國家地理》資助的,旨在「喚起人們對於重大自然災害之後文化恢復狀態的關注」。

海嘯的標誌


海嘯的標誌(網路圖片)

萬(Wan)是這片稻田的主人,他手裡拿著一張2005年拍攝的照片,這裡曾經是一座清真寺,而現在只露出了建築的頂端。斯金納說,這張照片是她此行最喜歡的照片,她說:「整個建築現在已經變成了某種意義上的一座紀念碑,一種對於海嘯逝者的紀念。」她說:「每當夜晚降臨,人們會點亮清真寺頂端的燈光,你可以從路上遠遠的望見。這是自然界強大力量的標誌,也是一種懷念逝者的方式。」

已成廢墟的城市
 


已成廢墟的城市(網路圖片)

這張照片拍攝於2005年1月12日,印尼巴達亞齊地區在海嘯衝擊之後成為一片廢墟。很多那場災難的目擊者將亞齊的那場可怕災難後的場景和二戰中遭受原子彈轟炸之後的日本廣島進行對比。將近7年後,斯金納說:「很多建築被推倒了,現在這裡已經幾乎很少,或者根本看不到當年海嘯發生的痕跡了。」

調查破壞情況


調查破壞情況(網路圖片)

2005年1月14日,一架法國海軍的直升機正在亞齊省受災現場上空展開調查。根據報導,當年的印度洋大海嘯在一些地區的最大潮高達15米。但在更多的地方,人們經歷的僅僅是急速的洪流,就像一條發洪水的大河,而不是海潮的升降運動。
蜿蜒的河流


蜿蜒的河流(網路圖片)

這是亞齊省2011年拍攝的場景,一條河流蜿蜒著流過這裡。斯金納說:「儘管這裡海嘯和地震不斷,城區的大部分仍舊是傍海而建,就跟海嘯發生前一樣。」但儘管如此,在2004年那場災難之後,美國紅十字會和印尼紅十字會相互合作,已經在這裡的居民中進行了大力的宣傳和教育工作。

生活還要繼續


生活還要繼續(網路圖片)

2011年,亞齊省烏裡·胡依(Ulee Lhuee),在曾經遭受海嘯摧毀的一座醫院廢墟外,人們的生活繼續著。但在醫院廢棄的牆內,到處都是丟棄的衣服,鞋子和其它當年那場災難中的遇難者留下的物品。斯金納說:「這兩者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来源:新浪環球地理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