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孩和美國女孩的不同回答 這就是差距(圖)

發表:2014-11-16 00: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個來自書裡的故事,也許會比真實故事更能觸動你。如果你讀過後,有自己的一些體會,也可以一起交流。

發展心理學中有這樣一個饒有意味的故事,名字叫做「小熊抓魚」:

有一隻小熊,看她的媽媽和爸爸抓魚,她很想自己去學習如何抓魚。她嘗試了一下,但是沒有抓到任何魚,於是對自己說:不要想了,我再也不想抓什麼魚了。

心理學家同時讓一個5歲的美國小孩,和一個5歲的中國小孩來讀這個故事。讀完後,有了這樣對比鮮明的兩段對話:

和5歲美國小女孩的對話是這樣的:

孩子:她不該放棄的,因為那樣她就……嗯……不會。還有……她可以吃媽媽爸爸抓的魚,等她長大點她就會了。

詢問者:爸爸媽媽都抓了一條魚。要知道他們也很大了,也許他們自己也要吃魚呀。你說小熊該怎麼辦呢?

孩子:她可以,嗯,可以找些其他的東西來練習一下。

詢問者:其他的什麼呢?

孩子:比如小溪。

詢問者:什麼?

孩子:一條有魚的小溪。

詢問者:你喜歡小熊嗎?

孩子:喜歡。

詢問者:為什麼喜歡她呢?

孩子:因為她毛茸茸的很可愛。

和5歲中國女孩的對話是這樣的:

孩子:爸爸媽媽把魚分成幾塊,他們一起吃。

詢問者:但是,熊爸爸和熊媽媽個子那麼大,他們每個就抓到了一條魚。嗯,也許他們不能分給小熊呀。那她怎麼辦呀?

孩子:媽媽吃小的,給小熊大的吧。

詢問者:你喜歡小熊不?

孩子:不。

詢問者:為什麼呢?

孩子:她做事情半途而廢,她三心二意。

詢問者:三心二意有什麼不對呢?

孩子:你一會兒做這個,一會兒又做別的,一點都不認真。那你就學不好,那樣是不對的。

這兩段對話的區別在哪裡呢?

其實故事裡的小熊,我們可以替代為孩子。孩子在讀這個故事的時候,他們看待小熊的態度,就是他們自己內心的投射。

首先,沒有魚吃的時候,美國小女孩首先的反應是:小熊(自己)再想想其他的辦法。

中國小女孩的反應則是堅定的:有爸爸媽媽在,把他們的給小熊(自己)吃。這也清晰折射出中國小女孩的家庭裡,以孩子為中心、孩子不獨立、依賴父母的教養情況。

其次,美國小女孩認為:小熊(我)的嘗試是有價值的,儘管小熊(我)後來失敗了。對於失敗較為寬容:等它(我)長大點就會了。

中國小女孩則認為:小熊(我)不夠努力,它(我)放棄了。這是不好的行為,不能被(父母)接受。

所以,當最後詢問者問:喜歡小熊嗎?

美國小女孩回答:喜歡。沒有因為小熊的放棄而否定它的可愛。

中國小女孩回答:不喜歡。就像她的父母面對她不可接受的行為時,予以情感撤離、否定等做法是一樣的。

沒錯,我們對失敗總是很苛刻。比如學習這件事,中國父母過於在乎成績、只在乎成績所造成的結果是,在我們的孩子眼裡,學習不僅僅是單純的喜歡,興趣,或者處於個人想要學習的動機,而是一種道德層面的意味。只有努力學習,才是好的,才能被大人接受,同時也才是值得誇耀的,否則就不值得被愛。

早有心理學家指出:美國兒童表現出成就動機的同時一般也比較能容忍失敗。相反,中國兒童有很強的成就動機,但他們往往很害怕失敗。

也有人會說,這樣好強一點兒不好嗎?害怕失敗不是會更容易成功嗎?

那我們再來看看這樣一個小故事:

一個美國人和一個中國人同時炒股,不久後他們都賠了個精光,中國人的妻子無論怎樣安慰他,他仍然站在樓頂想自殺,美國人的女友因男友的賠本而甩了他,可財色兩失的美國人,卻去救那個想自殺的中國人。他說:「該自殺的應該是我,你至少還有愛你的女人。」

這個故事裡的中國人,就是一個很想成功、特別害怕失敗的典型例子。

對失敗容忍度過低、過於苛刻的結果有兩個,要麼乾脆不去嘗試,要麼嘗試失敗後,無法承受後果,從而一蹶不振。

故事裡的中國人,顯然屬於後者。他自信心和自尊心都不健全,目標感的建構也是有問題的。因為一個擁有良好自信與自尊的人,是不會因為一件事情或一次成敗就全盤否定自己的人生。可惜,不僅僅是故事裡的這一個中國人,我們更多的父母們,正在前仆後繼地把我們的寶貝小人兒打造成和故事裡一樣的人。

我肯定下面這兩個情景是我們極為熟悉的:

一個孩子期末考試得了第一名。滿分試卷拿回家後,家長大加讚許。

一個孩子期末考試沒有及格。試卷拿回家後,家長單打不過癮,恨不得來個混合雙打。然後無一例外地會說: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怎麼能考那麼好!

大多數中國孩子都有過的一個公敵,那就是別人家孩子。所有熟悉上面兩個場景的孩子——無論是那個滿分的,還是不及格的孩子,都會得出一個同樣的結論:

要得到我父母的肯定和接受,只能考高分。再深入推論就是:我只能表現好,表現不好是不被接受的;失敗的我自己是不能被接受的。這樣的教養方式下長大的孩子,內心裏有一個嚴厲冷漠的聲音,尤其是在遇到困難的時候,這個聲音會更加響亮。而這往往是讓人自卑甚至絕望的根源。

與有條件的愛相對,無條件的愛,首先要勇於接納失敗。

一個考試成績不理想的孩子,他把分數告訴了父母。父親並沒有當一回事,並且開個玩笑說:比爸爸當年強啊!媽媽則摸摸孩子的頭,溫柔而堅定地說:「比上次考的至少有進步呢。相信你下次一定會比這一次考得更好。快洗手,我做了你喜歡吃的菜。」

如此的溫暖,就像是給孩子吃了一顆定心丸。它會讓孩子知道,遇到問題或困難的時候,父母的愛不多不少,一直在。無論順境逆境,都不是要命的事情,只不過是人生經歷的一種。即便是走入絕境,生命早期這樣滿滿的愛,也會成為指引孩子的那盞長明燈。

好了,今天的故事分享完了。我很想知道,你會是哪種父母呢?

Tip:最後,如果大家對這個故事感興趣,也可以跟自己家裡的孩子讀一讀小熊抓魚的故事,看看你的孩子會怎樣回答你呢?如果你這樣嘗試了,跟我分享一下你們的結果吧。

来源:網文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