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圓明園浩劫中「乘火打劫」的中國人(圖)



圓明園遺址(網路圖片)

王闓運(1832-1916)的《圓明園詞》說:「敵兵未到雍門荻,牧童已見驪山火。」這話文謅謅的,好在附有自注,詞義乃大白:「夷人入京,遂至園宮,見陳設巨麗,相戒弗入,雲恐以失物索償也。乃夷人出,而貴族窮者倡率姦民,假夷為名,遂先縱火,夷人還而大掠矣。」王當時剛出道,在權臣戶部尚書肅順的幕府中,北京的關係很熟。據他的見證,當英法聯軍佔領北京後,最先進入圓明園盜掠的,不是老外,而是土著,是海淀附近的滿漢窮人。

此話關係重大,不可亂打誆語,要有根據。所以《花隨人聖庵摭憶》作者黃浚(1890-1937)寫到這段疑案,在同意王闓運、稱「此說大致不謬」以後,另外還引了李慈銘的《越縵堂日記》作旁證。李慈銘八月二十四日(公曆10月7日)記:「聞夷人僅焚園外官民房」,還沒有大搶。第二天形勢急轉直下,大規模的搶劫哄然而起。日記說:城外西郊,盜賊遍地。城裡的貴族、官僚、富人紛紛害怕起來,打點細軟準備出逃。他們怕的不是洋人,而是京城周圍的窮滿人、窮漢人。暴民們一個個手上把玩著剛從圓明園裡搶來的古董、玉器,已經一群群地潛入城裡,準備跟在洋人後面,接著搶。

八月二十七日的情況簡直恐怖。「圓明園為夷人劫掠後,姦民乘之,攘奪余物,至挽車以運之。上方珍秘,散無孓遺。」可見,等到英法聯軍正式開槍以後,北京的暴民們開始了更大規模的搶劫。據說河裡、溝裡都是壇壇罐罐,搬不動,扔下的。此後的幾十年裡,圓明園裡,無有寧日。北京的老百姓,每逢動亂,或平時官兵有所疏忽,就拖著板車奔海淀。從楠木、金磚,到石塊、瓦片,皇上的東西,什麼都往家裡搬。

運氣好的,在廢墟裡還能找到拼得起來的瓷器、玉器。民國初年的時候,王闓運曾對人說:「圓明園毀後,周垣半圮,鄉人竊入,盜磚石,伐薪木,無過問者。」1980年夏,已經是復旦大學歷史系的學生,第一次旅遊北京,在前門附近看到從圓明園裡搬來的石條和界碑,壘砌在街沿上。見我們南方人端詳考證的樣子,老北京得意地說:「沒錯! 圓明園的,皇上家的,」令人厥倒。

誰先在圓明園開搶,是講得清楚的。按照英法聯軍將士的回憶錄,他們是10月6日追趕滿兵,進入圓明園的。當日,為了戰事,在苑囿外圍燒了幾間房子。來自英法鄉下的兵士,住在宮殿裡,眼界大開,垂涎三尺,已經在議論盜掠珍寶。但據說第一天還好,只有幾個法國士兵拿了幾件小東西,作紀念,沒有動手,他們是在幾天後,聯軍司令部商量後才下手的。第二天,10月7日,海淀的中國人下手了。不敢搶外國大兵佔據的宮殿,就搶那些無人看管的佣人、管家和太監住房。滿人入關216年,北京第一次失陷,沒了官的北京沒人管,一下亂了,對整天垂涎著皇上生活的小民來講,無疑也算是一種解放,進到這平日裡的禁園張望也是享受。於是開搶,如王闓運、李慈銘所記。

隨軍的英國紀(Ghee)牧師說:「當我們再走近內宮時,遇見了成群打夥的中國人,搶劫他們皇帝的東西。我們檢查他們的籃子和包裹,只能找到瓷器、氈毯和粗布的棉衣。他們沒有走進最好的宮殿,他們懼怕我們。」因此,外界看起來,是中國人先搶燒圓明園。

說實在,多次讀到這段史料,總是不解:「首善之區」的百姓,「皇城根下」的子民,有的還是幫著皇上統治全國人民的滿族特權分子,平時又最恨洋人,臨事不和皇上共患難,不顯出「忠君愛國攘夷」的樣子,反而乘帝室之危,下手撈便宜,為什麼? 這樣的中國人,到底是怎麼回事? 漢奸? 不像。農民起義? 也不像。愚民群氓京混子? 他們卻又是如此地精明地拿捏分寸,皇帝、老外都吃不了兜著。

這樣的故事,最叫人想得起另一句話:「乘火打劫。」大約是中國歷史書上,這樣的故事太多了,才有人發明瞭這句妙語。秦末項羽大燒咸陽,放火的是楚兵,搶劫者中卻一定夾有大量當地細民,不然為什麼大火「三月不滅」。明末「闖王」李自成進北京,很想守住紀律不搶,也是北京城裡的當地人先搶了起來,一發而不可收。辛亥革命的時候,北京、南京、武漢都發生過類似事件,有人想搶。但是因為有一批商人、政客、士紳出面維持,不准擄掠,才是歷來的改朝換代中情況最好的一次,故宮保了下來,造了博物院。不過,這樣的故事,還沒有離我們遠去。



来源:獵奇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