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兒子就是天才!?(圖)

《一個心理學教授的苦笑》25

作者:揚子江 發表:2015-09-22 01:2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一個一個心理疾病患者的病史

(接上期心理學教授的苦笑24)

十七、我的兒子就是天才!?

中國的古諺:「天生我才必有用」是說無論何人,生在這個世界都是有用的,是量「材」而用的。天生我材不是「天才」。中國另一傳統習俗「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可憐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也就成為做父母共同的心聲和願望。父母們都朝這一願望努力,如智力投資、請家教、陪讀、早期定向等都是可以理解的。上世紀八十年代後半期,我的《心理諮詢室》,我的家裡,甚至我行走在馬路上,年輕的父母或年老的爺奶,要求我對他的兒孫做「超常兒童」鑑定,這是毫不誇張,絡繹不絕。這股渴望子女成為「天才」的風何以勁吹?確實有其歷史的和社會的原因。1982年前後,中國的各著名大學興起的少年班雨後春筍地蓬勃發展,以「天才少年」寧泊為代表,在全國走紅,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另一方面中國大陸文藝界、體育界許多專業領域,登上頂峰的青少年居多,名利雙收,成為百萬富翁,名車別墅,後顧無憂!第三是幾十年來,在中國大陸人們廣泛地受到錯誤路線和政策的束縛、壓抑和毒害,不能成功抱負,功不成名不就,因而萬念俱灰,只好把希望寄託在子女身上,得翻身(成就)且翻身(成就),不惜給子女最大的努力投資。第四,傳統的「光宗耀祖」意識在中國人皆有之,不足為奇!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國大陸幾十年文化荒蕪造成,眾多家長、老師根本不懂得什麼是「天才」,什麼是「超常兒童」,如何培養和跟蹤施教?

我之所以把這類父母視為心理疾病患者(包括老師,因為中國大陸的幼兒園、小學均設有所謂「天才班」、「火箭班」,不僅收費昂貴,而且施教奇特,貽害無窮),是因為他們頑固地認定自己的孩子是「天才」,盲目地給孩子早期定位、定向,定格,到了如痴如狂的程度,成了他們生命的全部,生活內容的標向!一位母親帶著小兒子讓我做心理鑑定,達不到「超常兒童」的標高時(一個標高指標體系),不僅痛哭流涕,撕毀鑑定表,還把我罵了一頓。

我十分理解那些父母,「可憐天下父母心」嘛!「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啊!

所謂「超常兒童」或「天才」兒童,並不是會幾首、幾十首唐詩,也不是會數數到多少位。要知道沒有受過專門訓練和學習,孩子肯定不懂得某些知識、技能和歷史史實。所謂「超常」或「天才」偏於非智力因素。一般說來,非智力因素這個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非智力因素是指環境因素、生理因素和智力以外的心理因素等;狹義的非智力因素則指對認識過程起制約作用的心理因素,包括動機、興趣、情感、意志、氣質和性格等。我們常說的非智力因素多指狹義的非智力因素,它是相對於智力因素而言的。非智力因素不直接參與認識過程,不負責對內外信息的接收、加工和處理等。但它對認識過程起制約和調節作用。例如小孩對完成認識某植物的生長過程,他對其生存長大很有興趣,對其方法─觀察很有耐心,又不怕太陽晒,就能順利完成對某植物成長過程的認識。缺乏興趣,又不耐心觀察,又害怕大陽晒,就根本不可能完成對某植物生長的認識的,是非智力因素沒有起作用。

一些家長僅把孩自某些簡單的智力如記憶力、想像力、思維力等表現出來的結果,如記住了多少古詩詞,會數多少位數或記住了某些結論方面的知識,就認為孩子是天才,希望給予施教,以培養其為「天才」。雖然意願良好,卻十分片面。若真的按天才兒童施教,結果可能十分不好。如何施教是很實際很精細很科學的一個計畫和方案。例如,學習某種知識時,知識的深度、廣度和高度必須有非智力因素緊密配合,如沒有興趣、沒有耐力、好強的意志品質,好勝頑強又揉合的性格是不能成功的。

在我測試一個小朋友時,該小朋友性格執拗,不能配合,達不到目的。其母在一旁「加油」,並要孩子「聽老師的話」;小朋友上有驕、嬌二氣,大哭大鬧不歡而散。

另一個小朋友根本不聽「指揮」,一會兒跑了,父親把他追回來,一會兒又跑了,反反覆覆,完全沒有「控制能力」。

我舉某學者研究的一個實例:某女孩長到八歲還讓她媽媽餵她吃飯、照顧大小便,生活不能自理,只能到「特殊兒童學校」(殘障)就讀。一天,女孩睡午覺時,電視裡正在播放兒歌。媽媽中午下班,剛進屋見女兒坐在床上目不轉睛地看電視,並自言自語說:「身穿白絨袍,眼像紅燈泡,耳朵尖又長,走跑蹦又跳。」媽媽像發現新大陸似的,興沖沖地告訴奶奶和丈夫:「女兒會背兒歌了,女兒會背兒歌了!」從此,爸媽精心地教女兒學兒歌。不到半年的時間,女兒能背誦20多條兒歌。一次,爸媽看「萬年曆」,女兒看似有興趣,於是,爸媽天天下班回來教女兒背「萬年曆」。女兒十歲那年,能正確地說出幾十年後某月某日是星期幾。爸媽以為女兒變成了「神童」。於是便領女兒到心理醫生(即某學者)那裡去諮詢。心理醫生測試的結果,其智力是20,屬弱智的低級。爸媽感到很詫異,也很失望。心理醫生告訴他們,女兒雖機械記憶好,但完全不理解所記憶材料的意義,其他智力水平平均很低,生活又不能自理。

心理學把這種現象叫做「白痴天才」,又稱「白痴學者」。他們的大腦或先天、或後天有較大缺陷和損傷,所以智力缺陷太多。但大腦皮質的某一部分仍然正常和發達。而這類人的活動又只是受大腦皮質的這一部分活動支配,如機械記憶,如機械運動。中國大陸武漢有一「白痴天才」佳佳(男孩)就是「天才指揮家」。他能指揮中國大陸的著名交響樂團,也曾訪問過美國,指揮紐約的交響樂團。(據說已去逝。這類人多數夭折。)

中國大陸許多家長希望孩子盡快成才,在觀念上首先認定自己的孩子是「天才」,或塑造成「天才」。在我諮詢過的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可看出「可憐天下父母心」,也可看出父母們太自信或「太過急」,也「太無知」。「揠苗助長」,把孩自拔起來,幫助他快長者實在很普遍。違反客觀規律,急於求成,反而害了孩子。

羅菲(化名)自幼聰明非凡。父母十分欣賞也深感幸福。父母都是大學畢業,本來有輔導兒子的能力,可認為孩子是「天才」,怕輔導不了,影響孩子的發展。因此加大了智力投資,聘請兩位退休的小學特級教師做兒子的教庭教師,分別輔導兒子的語文和數學。兒子對學習有極大的興趣,三歲時就識得近三千漢字,五歲時學玩了小學的全部課程,參加學區小學畢業生會考,成績優異,成為「神童」。三年初中各門功課也十分出色。十二歲高中畢業就讀於某著名大學少年班學習。光陰荏苒,兒子漸漸長大。由於缺少了相應的「性格教育」和「成長教育」(中國大陸還沒有一套完整的科學的針對少年班的智力、知識以外的「跟蹤教育」),這孩子(或許還有更多的孩子)沒有形成相應年齡階級應有的品質和生活中應知應會的規範和行為,因此與環境人際交往格格不入,處處碰壁,處處受限,心理積怨趨多趨重。學習日益下降,精神聚集困難,慢慢性格怪異,以至全面崩潰,「江郎才盡」。父母帶兒子來找我時,孩子已成平庸之輩,心理疾患還相當嚴重。

據說,中國大陸眾多名大學少年班畢業的「天才」,雖多數考上研究生但幾乎沒有一人成大器,無論是在學術界、科技界或商界無法收索到他們的信息。據說當年最著名的「天才少年」寧泊,研究生畢業後,出路一般。

我們的社會,就孩子而言,怎樣才算是健康、正常或成長(逐漸成熟)的人,受整個社會文化價值觀念的影響很大。中國社會,歷來對人的發展有「完人」(完美)的期待,甚至教育理論有對「完人」的論述和培養。學校教育也專注和期待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家庭教育的期待更是「成龍成鳳」。確實願望美好,卻違反了一個最大的原則,自然發展原則,適應與變化原則,甚至還有「量力性原則」。據研究,天份極高的人佔人類比例極小,有萬分之三的,有千萬分之幾的,莫衷一是。從社會現實生活中也可以看出,絕頂聰明的愛因斯坦似的人物佔全人類比例是多少?尤其是「神童」、「天才兒童」現實生活中知多少?多屬於願望、期待!平凡的,自然的和教育培養應該是我們努力創造的和期待的!(完)

 

心理學家楊子江教授更多故事請看﹕
http://www.secretchina.com/taxonomy/18005

 

 

 

来源:看中國專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