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生(右)在文革期間與江青的合影。(網路圖片)
早在48年前,中共內部就打破了「刑不上常委」的規則,並對一名中共政治局常委實施了秘密處決。習近平上臺後,查辦周永康等江派大老虎,被指打破了中共「刑不上常委」的潛規則。事實上,早在48年前的1969年,中共內部就對一名中共政治局常委實施了秘密處決。
殺人滅口 康生下令處決關鍵證人
據2008年第10期的《黨史縱橫》透露:1969年11月,中共公安部派出的一行人神色匆匆地出現在上海市公安局,出示了一份「秘密」文件:一封有前中共領導人康生親筆簽字和謝富治批准的處決命令。
這封「來頭」相當大的處決命令,針對的是79歲高齡的中共政治局前常委——盧福坦。盧當月被秘密處決,他由此成為第一個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個被中共處決的前政治局常委。
當時由於盧福坦已風燭殘年,且被關押近30年,接到命令的上海市公安局負責人對這份處決命令感到疑惑不解。
不過,面對命令上面康生的親筆簽名,上海公安局不敢怠慢,立刻安排佈置。
據稱,公安部的代表還對上海公安局負責人「特別」交待,在處死「犯人」之前,要防止他信口胡言,建議能不能採用封嘴的辦法,不讓他說話。
盧福坦曾是中共「五大」時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組織部部長。1932年,盧福坦在上海公共租界被捕,投靠了國民黨,相繼擔任中統徐州特區行動股長、中統上海區情報股長等職。
1950年5月,盧福坦被中共抓捕後一直秘密關押在上海。盧福坦在投靠國民黨期間,曾經交待了康生在1930年被捕後叛變的秘密。
康生當年被捕入獄,後來通過國民黨中央要員丁惟汾的疏通才得以出獄,這件事在當時很少人知道。而上海市警察局的檔案在1949年被接手時有一部分丟失了,還有一部分被轉移到了臺灣。後來知道康生這件事的是饒漱石。饒漱石曾向毛澤東作了詳細的匯報,但毛沒答覆,因此這件事被擱置下來。
直到1968年,臺灣情報當局拋出的一份關於康生被捕叛變的資料,通過香港的渠道進入北京後,康生才知道盧福坦的事情。
讓康生更為惱火的是,上海市方面在紅衛兵的衝擊下沒有做好保密工作,造反派組織的幾名頭子在提審盧福坦時,盧福坦談到了一些30年代的內容,而且還上了簡報。
後來,康生和謝富治先後簽署了立即處決盧福坦的命令。
不過,謝富治偷偷留了一份處決命令的複印件。這個複印件被當時審查官員的中紀委負責人之一的王鶴壽看到,當時,就有人準備據此定論康生是叛徒。
由於主要的當事人盧福坦已經被處決,最後一個知道康生這件事的饒漱石也在「文革」中病死,所以事情沒有最終形成結論。
「魔鬼」康生曾下令解剖活人
康生是中共前黨魁毛澤東的打手幫凶,在中共黨內整人無數。作者林輝曾在大紀元刊文稱,中共黨內,表面溫文爾雅、受過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但內心實為魔鬼、喪失了基本人性的中共黨員不在少數,其中頗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乃是康生。
康生於1898年出生於山東諸城一個書香世家,原名張宗可,字少卿。
1924年,康生赴上海大學學習,並改名張溶,其後加入中共,1927年,國民黨「清共」後,康生開始從事地下情報工作。1933年康生被派往莫斯科的共產國際工作,期間與王明關係密切。
在蘇聯期間,康生將一些中共留蘇人員打成托派分子,使他們受到了殘酷的迫害。
1937年,康生回到延安,見風使舵的康生從追隨王明改為追隨毛澤東,負責中共的情報機關。當年起,康生先後在陝甘寧邊區炮製了幾起著名的「特務」案件,後來都被證明是莫須有的。
1942年,康生幫助毛髮動了延安整風運動,並藉機大搞逼供信,將大批黨員打成特務、叛徒和內奸,炮製了一大批冤案,將延安變成了一片紅色恐怖。據說,他還親自用烙鐵燙別人的胸脯,用酷刑虐待犯人。
毛澤東的俄文翻譯師哲,在回憶錄《峰與谷》中,還披露了康生1940年把活人打成「反革命」,然後下令解剖活人……
「延安整風」後,積怨甚多的康生在毛的保護下並未受到清算,並於1945年6月的中共七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之後開始失勢,轉做土改調研工作。
土改期間,康生施行了極為殘酷的政策,幾乎殺掉了每一個地主和富農。
康生死後,許多曾經遭受其迫害的中共老官員和子女們對其恨之入骨,他們在八寶山掃墓時,用硬幣和指甲在康生的骨灰罩上打上許多X,並抗議將康生的骨灰存放八寶山。
1980年10月,胡耀邦主持會議宣布,根據確鑿證據,查明康生在「文革」期間所犯下的嚴重罪行,康生被開除黨籍,並列江青反革命集團案16名主犯之一,接受歷史審判。
康生的骨灰也從八寶山公墓遷出,從此去向不明。
責任編輯:張雲峰 来源:RFA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