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史上首見黑洞 台灣扮演關鍵角色(組圖)

作者:簡惠茹 發表:2019-04-11 12:3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人類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
人類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圖片來源:中央社)

【看中國2019年4月11日訊】人類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今天晚上9點5分首度公開,台灣、比利時、日本、中國、美國、智利6國同步舉行觀測黑洞計畫「事件視界望遠鏡」(EHT)記者會。這項計畫中,台灣與各科技強國平起平坐,扮演了關鍵角色。

在這個「事件視界望遠鏡」計畫中,台灣參與了其中3個電波望遠鏡的營運或建造,中研院長廖俊智表示,希望告訴國人,台灣在本世紀重要科學發現已經占有一席之地。

中研院、科技部今天晚上和國際大型黑洞觀測計畫「事件視界望遠鏡」(EHT)中的其他5個國家,同步舉行重大成果記者會,台灣記者會由中研院長廖俊智主持,會中公開人類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目前黑洞影像都只能透過模擬取得,尚未真實看到實際模樣。

廖俊智表示,今天會中宣布本世紀重大天文及物理學界發現之一,發布事件世界望遠鏡的第一個科學成就,EHT為人類拍下第一張黑洞影像,中研院天文所負責EHT其中4個望遠鏡的建設和運轉,經費來源來自中研院和科技部,透過這次發表會,希望告訴國人,台灣在本世界重要科學發現佔有一席之地。

透過電波望遠鏡相連 解析黑洞影像

EHT計畫從2017年展開,目標是透過全球各地眾多電波望遠鏡相連,形成高影像解析度的全球陣列,以特長基線干涉技術(VLBI),觀測星系中的超大質量黑洞,並取得人類史上首張黑洞圖像,EHT是全球第一個以結合各地電波望遠鏡的方式來拍攝黑洞,各地電波望遠鏡形成長達1萬公里基線是這次拍攝成功的關鍵因素,而這次拍攝到的黑洞影像,更耗費1年半的時間解析而成。

中研院天文所從2017年就加入EHT,這次EHT成果發表結果源自於全球8個觀測站實行觀測,其中包括中研院參與的3個觀測站,在夏威夷運轉的「次毫米波陣列望遠鏡」、東亞天文台的「詹姆士克拉克麥克斯威爾望遠鏡」(James Clerk Maxwell Telescope,JCMT),還有一同合作建造的智利「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Atacama Large Millimeter Array,ALMA)。

中研院表示,黑洞是一個全暗的天體,密度高、質量小,重力場很強,強到周遭時空扭曲、光跑不出來,從外面看不到這個天體,所以叫做黑洞,因為黑洞是全暗的物體,所以無法拍攝黑洞「本身」,但是藉由拍攝黑洞的陰影,可以證實黑洞的存在。

中研院指出,由於黑洞會形成很大的重力場,當光線受到極強的重力偏轉時,會形成「陰影」或「剪影」,而將此暗影形成圖像即為事件視界望遠鏡的目標,事件視界望遠鏡拍攝的圖像,是使用反捲積技術並經過仔細處理而產生的(而非傳統的「攝影」技術)。

中研院長廖俊智(中)、中研院天文所副所長王祥宇(左)、天文所副研究員淺田圭一(右)在黑洞照片前合影。
中研院長廖俊智(中)、中研院天文所副所長王祥宇(左)、天文所副研究員淺田圭一(右)在黑洞照片前合影。(自由時報)

為探究極限條件下的重力創下先鋒

這次EHT計畫中,台灣團隊成員包含中研院院士及天文所特聘研究員賀曾樸、天文所研究員松下聰樹、天文所訪問學者及前特聘研究員及EHT董事井上允、客座專家中村雅德、副研究浅田圭一和中研院兼任研究員及研究科學家、EHT科學委員會成員Geoffrey Bower。

浅田圭一表示,拍攝到的黑洞影像外圍呈現新月狀亮環,藉由亮環勾勒出中間黑洞的圖像,以及影像中間是黑暗的,整個大小為42個微角秒,跟電腦模擬的黑洞影像符合,7天觀測期間每天都得到一致影像,4個團隊使用3種不同方式計算,得到一致的影像。

關於這次的黑洞影像在科學上的重要性,浅田圭一表示,揭開活躍性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的神秘面紗,探究極限條件下重力理論的新工具,成為研究黑洞相關天文物理的先鋒。

中村雅德指出,這次黑洞影像強烈支持M87星系中心有旋轉的超大質量黑洞存在,M87黑洞影像中央區的亮度比周圍暗了至少10倍,證實觀測到黑洞闇影,觀測資料使用多種不同的校正技術和成像方法,都會得到非對稱環,證實結果並非人為瑕疵所造成,整體而言,影像和相對論所預期的旋轉黑洞產生的闇影相符。

来源:自由時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