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木材王來了 所羅門雨林斷根(組圖)

所羅門植物在臺灣生根

作者:麥小田 發表:2019-10-06 08:3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共木材王來了所羅門雨林斷根
中國是全球頭號的木材進口國和消費國,紅色勢力滲入各地森林。(圖:pixabay)

【看中國2019年10月6日訊】走進索羅門群島悶濕的雨林深處,刺耳的電鋸聲劃破寂靜的森林,「要數個人合抱的大樹,在幾分鐘的鋸木聲後轟然倒下。」臺灣植物學家許天銓親眼目睹森林毀滅的進行式,「每次上山看到的景象,只能用觸目驚心來形容。」他微微顫抖的聲音帶著悲嘆。

「我們造訪過的所羅門島嶼,一半以上不是原始林了,而是砍過以後再成長的二次林。」臺灣清華大學教授、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執行長李家維說明資源調查時看到原始林被剃頭的樣貌,從2012到2017年,臺灣植物學家團隊展開所羅門保種行動,李家維是帶頭的植物獵人,不遠千里跋涉,希望為所羅門留下一線生機。

滿足中國木材需求 所羅門雨林斷根

十一前夕,所羅門和中國建交,為頭號木材大王打開大門。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木材消費國,李家維說,所羅門原木曾經高達90%出口到中國,10%輸出至臺灣,後來隨著越南的經濟發展,越南佔了10%到20%的出口量,中國則維持在70%左右。所羅門的熱帶雨林大多因中國而斷根,而臺灣的植物學家出手搶救植物,期待日後能生根發芽。

李家維細述所羅門的伐木史,大規模的森林砍伐可追溯至50年前,由英國人啟動砍伐作業,但經營不順,沒多久就撤退,取而代之的是來自婆羅洲的華人伐木商,他們幾乎砍遍了東南亞,帶著最好的機具和技術,進駐所羅門各個島嶼。「伐木來自於華人,消費也來自於華人,臺灣植物學家在當地進行生態保育工作,我看著想著,某種程度有些矛盾和諷刺。」他道出心中的無奈。

臺灣團隊追著伐木商的足跡,穿越顛簸的泥石路,直擊第一現場,這份無奈感像是被雨林蟲蚤咬後的傷口隱隱作痛。許天銓指出,「所羅門的森林砍伐非常嚴重,而為了運送資材和設備,伐木道路從海岸開闢到山上,一路破壞地形和地貌,未來對當地環境和氣候也會造成長期影響。」根據環保組織「全球見證」(Global Witness)2018年的調查報告,所羅門的伐木道路總長度超過1萬2,000公里,這數字足足是長江的兩倍。

華人伐木商出重手 伐木撐不過2022年

所羅門的原始森林被大規模砍伐,放眼一片毀滅場景。(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提供)
所羅門的原始森林被大規模砍伐,放眼一片毀滅場景。(圖:自由亞洲/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提供)

「目前所羅門大約有50家伐木商,2017年初,伐木商很明確告訴我,伐木業撐不過5年。」李家維聽到這樣的時間表絲毫不意外。2012年,他初到所羅門,當時伐木商不砍胸徑40公分以下的樹木,堆在海邊、等待輸運的木材偶爾可見珍貴的黑檀木,不過,到了2017年,他在很多島嶼看到胸徑25公分以下的樹木也難逃一劫,海邊堆放的大多是低價木材,「這意味著砍伐的速度加快、範圍加大,生產的總價值降低了,即便只剩下微薄的利潤,伐木商依舊持續經營,當然可以想像撐不過2022年。」

這和所羅門森林部的說法出入很大,依照他們的評估,以當前的砍伐速度,2036年天然林將砍伐殆盡。許天銓也認為,當地政府的估計太過樂觀,而且儘管森林砍伐之後,乍看還有森林的樣子,由於許多大樹已被砍伐,在森林完全消失之前,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已經早一步消逝。

許天銓在所羅門前後加起來待了一年半,不少時間是身處在黑暗叢林,沒有電力,還一度感染瘧疾、遇上搶劫。他鑽研蘭科植物,常常前往伐木商的採伐作業區域,一株株挺拔撐天的巨木在他眼前砰然倒地,「倒下之後,就會看到樹冠層的枝葉上面,密密麻麻都是一些蘭花和附生植物,我們能夠取樣的也很有限,這些生命大部分隨後就會慢慢消失。」

李家維表示,過去西方科學家不易進到索羅門群島調查研究,因為當地部落的領域概念很強烈,臺灣團隊花了不少功夫,不但事前要拜會各省級主管機關,取得調查許可,同時得和每個村子的長老進行溝通,對方會提出「過路費」要求,有的一開口就是一兩千美元,談判後常是一兩百美元了事。

保種計畫第一步 打造現代溫室

臺灣團隊在所羅門蓋了一座溫室花房,備份特殊原生植物。(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提供)
臺灣團隊在所羅門蓋了一座溫室花房,備份特殊原生植物。(圖:自由亞洲/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提供)

不過,所羅門保種計畫的第一步,李家維不是急著採集植物,反而先在當地搭建溫室花房。「我們不想重蹈殖民國家的覆轍。」李家維字句鏗鏘有力說,十多年來,他頻繁在熱帶地區活動,看到殖民國家留給當地居民的是殘破景象,於是,他跟辜嚴倬雲植物保種基金會董事長、台泥集團董事長辜成允提出捐贈要求,先把兩個貨櫃的建材運到所羅門,蓋了一座現代化的花房。

這座溫室花房成了教學基地和保種前哨站,臺灣團隊邀請所羅門植物園的工作人員一起工作,指導他們如何種植珍奇的原生物種,同時將採集到的特殊物種復份保存在花房,此外,運回臺灣的活體植物也先在這裡進行初步馴化。

為什麼大費周章選擇活體保存熱帶植物?李家維說,全球有上千個種子庫採取冷凍保存法,把種子冷凍、乾燥保存在零下18至20°C,不過,這種作法在熱帶植物的種子行不通,熱帶種子含水量高、壽命短,例如棕櫚科種子很難活過一兩年,薑科植物種子頂多活個幾個月,有些熱帶種子甚至從樹上掉在地面,幾天內不發芽就爛掉了。

活體保存熱帶植物需要龐大花房、很多的人力照顧,李家維說,「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地理條件合適,何不在臺灣做這樣的事呢?我們就專心做一件事情,把植物好好養活下來。」

備份所羅門植物 臺灣種下一線生機

5年來,研究團隊從所羅門帶回4、5,000株活體植物,以及4萬5,000份臘葉標本,這堪稱現代史少見的植物保種行動,而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有17棟花房、3萬5,000平方米的樓地板面積,目前搜藏超過3萬3,000種植物,遠高於名列全球第二的英國皇家植物園約1萬8,000種,以及第三名的美國密蘇里植物園約1萬7,500種。

臺灣儼然是全球最大的所羅門植物庇護所,這項保種計畫還出版了兩本所羅門植物書籍《索羅門群島常見植物誌》和《Sol amazing: lycophytes and ferns of the Solomon Islands》(索羅門群島蕨類植物誌),後者網羅近400種蕨類,是植物學界相當重要的著作。

遺憾的是,所羅門和中國建交後,臺灣團隊想繼續推動保種計畫更添難度。李家維說,採集下來的植物運回臺灣,是一個複雜的過程,要先申請、經過檢驗,再通關進入臺灣,這一切將隨著邦交不存在而變得困難,甚至不可能進行。

抱著牽掛的心情,李家維日前寫了封信給所羅門森林部,信中這麼寫著:「雖然我們邦交斷了,過往所累積的情誼和密切合作,我們希望能持續下去,也邀請參與計畫的年輕人來到臺灣,我們會持續培育他們。當地的花房也正式轉移,由森林部負責照顧難得一見的珍貴物種。」

另一方面,所羅門和中國的經濟合作勢必更加密切,臺灣團隊不免擔憂森林開發的腳步加快,以2017年來看,所羅門的原木出口量比前一年成長20%,許天銓帶著失落口吻說,「未來森林砍伐也許會更加嚴重吧!」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