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典籍中,充滿了許多古人的智慧,從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處處都在教導我們該如何正確的為人處世。(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古代典籍中,充滿了許多古人的智慧,從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處處都在教導我們該如何正確的為人處世。以下就節錄幾則至理名言與讀者一同分享。
1、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禮記‧中庸》
別人一次能做好的事,自己做一百次;別人十次能做好的事,自己做一千次。只要這樣,雖呆笨,也會聰明起來;雖軟弱無能,也會強而有力。這說明勤能補拙。
2、人才之難,自古而然。匪難其人,抑難其天
(宋)辛棄疾《祭陳同甫文》
抑,轉折連詞,而是。天,指君主、帝王。這句是說人才難得,自古就是如此,不過所難的還不在於沒有人才,而是君王不能很好地使用這些人才。作者深刻的言辭中,充滿愛惜人才的感情。
3、人之才行,自昔罕全,苟有所長,必有所短。若錄長補短,則天下無不用之人;責短舍長,則天下無不棄之士
(唐)陸贄《請許臺省長官舉薦屬吏狀》
這幾句話,正確地指出人無完人,各有長處與短處,會用人的人應該用人之長,捨其所短。
4、人之為學,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自小,小也;自大,亦小也
(清)顧炎武《自視歇然》
作者針對一般學者的偏頗,闡述了為學的正確態度。他認為:為學既不可胸無志向,妄自菲薄,缺乏自信;也不能好高騖遠,恃才傲物,目空一切。否則,兩者都是狹隘的、短淺的表現。
人做好事,不管做多少都是不夠的;人要做壞事,只做一件就太多了。(圖片來源:Adobe Stock)
5、人之為善,百善而不足;人之為不善,一不善而足
(宋)楊萬里《庸言》
這句話是說人做好事,不管做多少都是不夠的;人做作壞事,只做一件就太多了。鼓勵人要多多為善。
6、人之巧,乃可與造化者同功乎
《列子‧湯問》
造化者,天功,大自然的創造力。這是周穆王對偃師所製作的歌舞木偶與真人無異而發的感嘆:人的巧妙居然與天功達到同樣的高度!
7、人之有技,若己有之
《尚書‧秦誓》
看到人家有技藝,就像自己的技藝一樣高興。此在鼓勵人不嫉賢妒能。
8、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論語‧里仁》
之,結構助詞。各於其黨,各屬不同類型。仁,同「人」。孔子認為:人的過錯是各式各樣的,正像他們屬於不同類型一樣,千差萬別。觀察分析他的過錯,就可以看出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了!
9、人之亂也,由奪其食;人之危也,出竭其力
(宋)鄧牧《吏道》
亂,這裡指農民起義。這句是說人民作亂,是由於他們生活的最基本的糧食被掠奪了;人給社會造成危害,莫過於把從事生產的力量消耗乾淨了。
責任編輯:察方 来源:看中國來稿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