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懂了嗎?出自皇帝之手的奇畫(組圖)

發表:2020-03-05 09:4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虎溪三笑圖(局部)。
虎溪三笑圖。(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此畫構思絕妙,人物造型詼諧,線條細勁流暢。如此佳作,出自誰手?不是別人,而是明朝皇帝朱見深(明憲宗)。明朝皇帝多具藝術細胞,於此可見一斑。

此畫,乍一看彷彿一個圓球,一笑面彌勒盤腿而坐,體態渾圓。但細看時,你會發現畫中竟然是三人抱成一團,初看時的一張面孔實際上是由三張面孔組成的。

明朝皇帝朱見深(明憲宗)的奇畫。
明朝皇帝朱見深(明憲宗)的奇畫—《一團和氣圖》。(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畫中,左側為一著道冠的老者,右側為一戴方巾的儒士,二人各執經卷一端,團膝相接,相對微笑。中間一人則手搭兩人肩上,露出光頭,手捻佛珠,為佛門中人。

此畫的構思,源於虎溪三笑的典故。東晉時,有位法號「慧遠」的高僧,交遊廣泛,與很多名士都有往來。相傳,他曾在廬山東林寺潛心研修佛法,為表示決心,就以寺前的虎溪為界,立下一誓約:「影不出戶,跡不入俗,送客不過虎溪橋。」

有一次,詩人陶淵明和道士陸修靜來訪,三人談得極為投契,不覺天色已晚,慧遠送出山門,怎奈談興正濃,依依不舍。

於是送出一程又一程,忽聽山崖密林中虎嘯風生,悚然間發現,他們早已越過虎溪界限了。三人相視大笑,執禮作別。

根據《御製一團和氣圖讚》推測,畫中笑面彌勒應為慧遠法師,左側著道冠者應為陸修靜,右側戴方巾者則為陶淵明,三人分別為當時釋、道、儒教的代表人物。

那麼,朱見深所作的這幅畫寓意何在?

大多數史學家認為,該畫意在闡釋華夏自古相傳的中庸思想,表達了本土的儒、道與外來的佛和平共處的和諧觀。長久以來,三教關係錯綜複雜,各自教派相互對立,極不利於社會的穩定發展。

為此,朱見深特意繪製《一團和氣圖》,倡導三教合一,和平共處。也有史學家認為,朱見深鑒於其父朱祁鎮(明英宗)製造于謙等人冤獄的教訓,繼位之後,他下令為之平反昭雪,他還承認其叔朱祁鈺(明代宗)的歷史地位,對朝政的安定團結有著積極意義。

朱見深於繼位的第二年(1465年)繪製《一團和氣圖》,並附《御製一團和氣圖讚》一首,其用意自然也是希望朝野上下團結一致,共謀和平。

責任編輯:張雲峰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