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誰錯?趙立堅控印軍暴力 「狼牙棒」一事避答(圖)

發表:2020-06-21 05:5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趙立堅
印度國防分析師、退役上校阿賈伊·舒克拉(Ajai Shukla)曾在推特貼出照片,批評中共軍人用「狼牙棒」殺死20名印度士兵。(圖片來源:中國外交部官網/推特/Ajai Shukla)

【看中國2020年6月21日訊】(看中國記者黎小葵綜合報導)中印邊界本月15日爆發流血衝突後造成數十人死傷,印度官員指控,這起衝突是一場中方預謀的行動;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則反指此次衝突責任全在印方,但對「狼牙棒」一事避不回答。

趙立堅被問攜帶「狼牙棒」迴避不答

據《印度斯坦時報》(Hindustan Times)報導,印度部隊在這次流血衝突中有一名上校指揮官和19名軍人死亡,這是45年來與中共軍方衝突大規模死傷事件。一位在印度中央政府建築群南棟的高層官員指出,中方部署在加爾萬河谷(Galwan Valley)第14巡邏點附近的部隊指揮官,在這起衝突中喪生,副指揮官也在事件中喪生。

然而,這場衝突原本可以避免,因為中印雙方早於本月6日就達成「部隊後撤」的共識,但中共軍隊卻試圖在山脊高地處興建觀測站,導致雙方從一般爭執變為流血衝突。

印度高官指控,中印衝突死傷責任要歸咎於中共政府,因中共士兵在衝突中竟使用鋼筋綑綁的自製「狼牙棒」攻擊印軍,他認為這次衝突是一場中方預謀的行動。

面對印方指控,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6月19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堅稱責任全在印方。此外,趙立堅除了仍不回應中方士兵死傷人數外,也對中共士兵為何使用「狼牙棒」襲擊印軍避而不答。

目前雙方在加爾萬河谷(Galwan Valley)爆發的流血衝突各執一詞。印方稱,中印雙方6月6日達成緩和局勢和邊界對峙降溫的共識,但沒想到中共軍方做法「偏離了」雙方達成的共識。而中方則表示,印度士兵違背中印共識,兩次越過邊境線,「挑釁和攻擊中方人員,導致雙方部隊發生嚴重肢體衝突」 。

事實上,中國與印度有著超過3440公里的邊境線,但兩國對大部分邊界都有不同看法。兩國邊境巡邏人員也經常發生衝突,偶爾會發生混戰,但雙方都堅稱40年來沒有發射過子彈。

流血衝突 全由一座帳篷引起?

中印部隊近日在兩國邊界加爾萬河谷(Galwan Valley)爆發衝突後,造成雙方傷亡慘重。而這起悲劇疑似因中方的一座帳篷而生。

據新德里電視台(NDTV)和《電訊報》(The Telegraph)報導,6月15日,印度上校指揮官巴布(Santosh Babu)協同巡邏隊未武裝的50名士兵,前往邊界加爾萬河谷執行任務,但結果在第14巡邏點(Patrolling Point 14)發現,當地不僅出現全天候帳篷,還有約百名中共士兵。印方與中方交涉,要求其拆除設施,但中方拒絕。之後,中共士兵拿出「狼牙棒」襲擊印軍。接著雙方展開約6個小時的激烈打鬥。

過程中,印度指揮官巴布從山嶺墮下,跌入河谷身亡,這更激起印軍憤怒,隨後印軍從數公里外的哨所叫來援軍,中共軍方似乎也是相同舉動。

有印度官員透露,中共士兵人數最終多達500人,印度則僅有100人左右。而據印方法醫後續驗屍發現,印方死亡的士兵除了溺斃外,在傷重不治的死者當中,胸口亦出現遭石塊、武器重擊的傷痕。

此外,《印度經濟時報》還披露,中印在加爾萬河谷爆發衝突時,中印交界的「東拉達克」班公湖(Pangong Tso)已發生劇烈轉變。根據印度地面部隊報告資料顯示,中國5月初,在班公湖「指間第4段線」(Finger-4)區域開始打造多樣設施,班公湖附近更出現了形似碼頭正面樣貌的建築物,並沿著山脊線建造防禦設施。

據知情人士透露,中方所有的建築物與設施都在一個多月內完成,而在5月5日深夜雙方爆發第1次衝突後,當時印度巡邏隊員想要通過「指間第4段線」 ,但遭到中方攔阻,此後中共軍方便開始打造防禦工事。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