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照片裡珍藏「不幸」 洛克菲勒的啟示(圖)

作者:周苓 發表:2022-05-25 09: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4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洛克菲勒家族是美國最富有的家族。
洛克菲勒家族是美國最富有的家族。(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1937年5月23日清晨,「世界石油大王」約翰.洛克菲勒在熟睡中與世長辭,面貌從容、安詳。

家人在他的枕邊發現一張奇特的照片,那是洛克菲勒小學同班同學的合影,本人竟然不在其中,這張珍藏至生命盡頭的照片意味著什麼?時光的碎片影射出:那一天,貧苦的少年洛克菲勒終於盼到拍畢業照的機會,他擠在同學排列中綻開笑容,極力站直身體,等待幸福的瞬間,但由於他的衣著破舊寒酸,快門就要按下之前,老師讓他走開……於是留下來這一張不幸的、遺憾的、銘刻恥辱創傷的照片。

照片中缺席的少年把恥辱埋在心底,在紙上寫下兩個人生最大心願:賺到十萬美元;活到100歲。第一個心願,顯然他遠遠凌駕其上,而第二個心願,在離自己98歲生日兩個月時過世,離目標差了兩年兩個月。但看他離開時神態自若,似乎他還是滿意自己的答卷。

同樣照片中缺席的少年,31歲創立標準石油,在全盛期壟斷了全美90%的石油市場,財富總值折合今日之3400億美元以上。光陰是個魔術師,誰能料到當年那個默默走出鏡頭的少年內心深處的遺憾日後成就了19世紀世界上第一個億萬富翁的一世傳奇?

7美元起家

1839年7月8日,洛克菲勒出生於紐約州哈得遜河畔的一個小鎮,家境貧寒。他從小就接受父親的記帳、快速付款等商業訓練,並繼承了母親的勤儉美德。他幫父母做家事,賣馬鈴薯,火雞,甚至學著貸款給鄰居賺取利息。

16歲時,洛克菲勒拿200美元去會計學校讀書,到學期結束時,他只剩下7美元。但他不覺得自己落魄和可憐。他去一家日用百貨商品公司做會計,又申請成為商場的銷售員,運用技巧,將自己的毛巾混在商場的毛巾裡一起售賣賺到了800美元的「巨款」。

他大膽地做了第一筆投資,就是房地產。與此同時,他開始私下裡自己當中間商,向父親、母親、弟弟借錢,收購豬肉、豬油再賣掉。

1858年,父親借給19歲的洛克菲勒1000美元,但要支付高額利息,並在其收入微薄的時候提前催討債款,兒子苦苦哀求仍毫不寬限。望子成龍心切的父親,想鍛鍊兒子的償還能力和應變策略。他後來還不惜以詐騙的手段在生意上打敗兒子,就是要讓他知道生意場上無父子,除了自己誰都不能相信。

洛克菲勒把這種冷酷無情的商業素質融入性格,同時又成長為一個果斷的不盲從的人。

1859年的8月,美國乃至世界的石油工業誕生了。在賓夕法尼亞州興起了石油熱潮。洛克菲勒駕馬車,揹負一隻來福槍,踏著泥濘去石油開採地考察之後,決定不去投資生產石油,他敏銳地嗅到煉油方面有風險但有利可圖。

果然,之後美國南北戰爭爆發,石油的需求量大增。1863年,洛克菲勒與合夥人在克利夫蘭投資開設了第一家煉油廠。1870年創建了標準石油公司,當時煤油產品質量良莠不分。有些產品中汽油的成分多,點燈容易著火。他們產的燈用煤油有嚴格的質量要求,很快創出名牌。

當時他展現的經營智慧無人能及,他信奉「正確的數字就是金錢」,每加侖汽油的成本應該計算到小數點以下三位數,而控制成本是為了薄利多銷。到1878年,標準石油佔美國每年總產量3600萬桶的90%以上,洛克菲勒逐漸將汽油價格從每加侖88美分降到5美分。他的信條是「我們是在為窮人煉油,一定要讓他們得到物美價廉的煤油。」

他的批評者認為他橫徵暴斂,不擇手段,但客觀上他也為百姓造福非淺。

「上帝給我財富」

洛克菲勒大膽開拓,縱橫商海,以削價競爭、賄賂政界、威脅鐵路業者,斷絕對手必要耗材(如油罐車,油桶,油管),收購破產公司等手段有效打倒了眾多競爭對手,獨佔鰲頭。

儘管如此,一窩蜂擴大煉油規模的投機行為,導致煉油行業的利潤不斷的淡薄,洛克菲勒決心「要把競爭變為合作」,將所有的煉油廠合併成為一個巨大的聯合體,以抑制行業的盲目競爭。這是一個多麼天才式的超前的決策。那些為後世讚嘆的洛克菲勒式「文治武功」,吞併、聯合操縱、逼佔……他用盡各種手段阻擊對手,達到大規模壟斷目的,這一時期被稱為「克利夫蘭大屠殺」。

他不但能在業務上擊垮對手,更擅長拉攏敵人。對手一敗塗地後,洛克菲勒常會向對方提出和解,並開出優渥的價錢收購對方資本,有時是現金,有時是股權。對方執意拒絕,他就趁對方破產後以拍賣低價搶下資本。這種赤裸裸的利益誘惑,讓多數對手和平妥協。選擇現金的發了小財,而選擇標準石油股票的則一躍成為大股東,不用說前途更佳。

1870年,「克利夫蘭大屠殺」中的兩位競爭者,Charles Pratt和亨利.羅傑斯,日後就進入了標準石油並成為長期的主要合夥人。另一位在1875年同意合作的John D Archbold更是最好的例子,他加入後一路受到洛克菲勒提拔,之後甚至當上副總裁,成為公司第二把手。

洛克菲勒式壟斷所向披靡。他招收或吸取產業界中的較弱者,將他們併入麾下,讓他們躲過殘酷的競爭;而最終在整個產業合為一體後,更能省去各自競爭的心力而專注在服務消費者上。所以他認為自己的壟斷無論對同業或消費者都是好的。

洛克菲勒自詡為慈悲天使(Angel of Mercy),他在布朗大學的演講是這麼說的:「美麗的美國玫瑰若要燦爛盛開,必須犧牲掉周圍的新芽。」

就這樣,在短短的20年時間裏,標準石油公司不斷發展壯大,終於成為了美國最大的原油生產商,壟斷了美國95%的煉油能力、90%的輸油能力、25%的原油產量,對美國石油工業的壟斷一直持續到1911年。

他認為「上帝給我財富」,而對自己如何取得財富不曾產生任何負面想法,他始終是樂觀而又自信的。

上帝的管家

早年期間在一次葬禮上,洛克菲勒聽到牧師佈道時說:「公正地掙錢,明智地花錢!」就默然記在本子上,並深藏在心底。在86歲時,他寫下了這首短詩來總結自己的一生:「 我從小就被教導既要娛樂也要工作,我的人生也是一個悠長,愉快的假期;全力投入工作,盡情享受樂趣,我在這個旅途上放下了一切的憂愁,而上帝每天都恩待著我。」豁達的他深信上帝希望子民賺錢,捐贈財富,這是永無休止的良性循環,而且一生奉行這個原則。

洛克菲勒的兒子小約翰.洛克菲勒在1962年的《時代》雜誌採訪時這樣說:「洛克菲勒家族的財富屬於上帝,我們只是管家。」

洛克菲勒在人生的後40年致力於慈善事業,主要是教育和醫藥領域。他出資成立洛克菲勒研究所資助醫學研究,主要貢獻包括;成立約翰霍普金斯公共衛生學院、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丹尼森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根除北美鉤蟲和黃熱病,贊助野口英世的梅毒病原體研究,贊助亞歷山大.弗萊明的青黴素研究。他也對黑人族群特別關照,斥巨資提升黑人教育。

洛克菲勒史無前例般無私捐獻財富。1919年洛克菲勒基金會成立後,他的捐款紀錄已追平安德魯•卡耐基一生捐出的3.5億美元。去世前他又拿出1.8億美元,他的兒子又直接捐贈5.37億美元,加上家族另外捐贈的5.47億美元,洛克菲勒成為美國最大的慈善家。洛克菲勒基金會在國際上做出不菲的貢獻,包括征服飢餓、控制人口、促進健康、解決國際衝突、改進發展中國家的教育。

1889年美國人將首富頭銜授予洛克菲勒。作為美國首富,更是上帝的「管家」,洛克菲勒要求自己用心把每筆錢用在最有意義之處,即便行善,他的準則是幫助別人的同時一定照顧他的尊嚴,他也是一貫這樣做的。洛克菲勒家族慈善準則影響了很多美國的富豪,成為一種商業界成功人士的理念。

一生為人與後世評價

波瀾壯闊的一生,洛克菲勒的前半生是漫長而充滿爭議的商業歷程,後半生是慈善歷程,眾說紛紜當中,他在人們心中的形象非常複雜。而他本人沉默寡言、神秘莫測,一生的經歷彷彿編織在各種不同角色和層層神話傳說中。他過去的競爭者,許多被逼向破產,但也有許多將資產賣給他而獲得可觀的利潤(或標準石油股份),甚至有些人因此而成為富豪。洛克菲勒堅信他人生的目的是「盡力地賺錢,盡力地存錢,盡力地捐錢」。他成為了空前絕後的巨富,但他私生活嚴謹,嚴格自律,終身不菸不酒,一生勤儉自持,25歲結婚後直到離世沒有一樁緋聞。

洛克菲勒堅信節儉是美德。從起步的第一天起,他開始記帳,這個習慣秉持一生。從帳本中後人看到億萬富翁買結婚戒指只花了15.75美元⋯⋯節約方針不分鉅細,大到產業規劃,小到油桶的塞子。在他事業打拼階段,愛妻獨守空房,帳本記載:晚回家付妻子2元,回家吃飯遲到付妻子0.25元……

叱吒風雲的一生,外界的評價毀譽參半。傳記家艾倫.倪文斯,如此結論:

洛克菲勒的巨大財富不是從別人的貧困得來的。他不是像隕石那樣的破壞一切而前進,而是經過四分之一個世紀的大膽冒險,在一個許多資產家都不敢踏入的新興危險領域中冒險。「他的財富和其他同時代的巨富們相比,是最不骯髒的。」

傳記家Ron Chernow這樣形容洛克菲勒:他好的一面實在好到不能再好,但壞的一面,很壞。歷史上很少出現這樣的人物。

1830年代,安德魯•卡內基、傑伊•古爾德、J•皮爾龐特•摩根等商業巨頭先後誕生,宛如群星閃耀的歷史舞台。而洛克菲勒獨樹一幟的地方在於,始終堅持與上帝站在一起,自己的賺錢能力是上帝賜予的禮物,賺到的財富必須與全社會共同分享。一百多年來,洛克菲勒關於金錢的價值觀深深影響美國乃至全世界,它逐漸沉澱為一種商業精神、慈善理念,啟發後世人勇敢追求財富的同時感恩神的餽贈並回報他人。

常言道,財富名利如煙雲,生帶不來死帶不去。人來一世,每個人都在內心深處有他除金錢之外視為珍寶的東西,或是一張照片,或是一段回憶,或是一本書,或是一件禮物。洛克菲勒傳奇的一生積攢了巨大的財富,又將絕大部分回饋社會,資助了無數貧困的人,離世時,枕邊只有他珍藏一生的一張遺憾的照片陪伴。那麼洛克菲勒瀋甸甸的靈魂帶走的是什麼呢?讚美他積累財富者高超者有之,感激他回饋社會心善者有之。而今天,或許我們能從他給兒子的信裡面的一句話得到另外一種啟示。

洛克菲勒曾對兒子說:「沒有體驗過不幸的人,反而不幸。」

他還說:與其生活在既不勝利也不失敗的黯淡陰鬱的心情裡,成為既不知歡樂也不知悲傷的懦夫的同類者,倒不如不惜失敗,大膽地向目標挑戰!

也許這就是那個缺席照片中的少年一生的原動力。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