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東尼專欄】民國最後一位才女——張充和(組圖)

作者:戴東尼 發表:2023-03-03 10:1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特大

張充和 臨北魏李超墓誌 (局部)
張充和 臨北魏李超墓誌(局部)(圖片來源:私人收藏)

張充和是民國時期合肥著名的「張家四姐妹」之一,她集聰慧、秀美、才識於一身,與陳寅恪、胡適、張大千、沈尹默等一代宗師亦師亦友。張充和在書法、昆曲、詩詞方面的造詣非凡,早在三十年代就曾在北大開班講授,享譽一時,後被稱為「民國最後一位才女」。

張充和(1914~2015年)是淮軍主將、兩廣總督署直隸總督張樹聲的曾孫女,蘇州教育家張武齡的四女,大作家沈從文的夫人張兆和的親妹妹。她1914年生於上海,祖籍合肥,雖出身官宦之家,只是到她這一輩已家道中落。她有三個姐姐和六個弟弟,在父親的影響下,四姐妹個個蘭心蕙質、才華橫溢,但數充和為最。弟弟們多是出自北大、清華的學者、藝術家。她的丈夫是德裔美籍漢學家傅漢思(HansH.Frankei1916年~2004年)。張充和在1949年隨夫君赴美後,五十多年來,曾在哈佛、耶魯等二十多所大學執教,傳授書法和昆曲,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默默耕耘。

張充和和傅漢思1948年11月北京結婚
張充和和傅漢思1948年11月北京結婚。(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對張充和的才學,梁實秋說她「多才多藝」;沈尹默說她的書法是「明人學晉人字」;波士頓大學白謙慎教授說:「她的書法,一如其為人與修養,清淡之中,還有一種高雅氣質。而這種氣質在現代社會中越來越少了。」

張充和的書法各體皆備,一筆娟秀端凝的小楷,結體沉熟,骨力深蘊,尤為世人所重。早年,顏真卿《顏勤禮碑》剛出土,她把新拓的拓片一條條剪出來做成字帖臨寫。後來,張充和每過幾年都要臨一次《顏勤禮碑》,直至暮年。

抗日戰爭爆發後,張充和流落重慶,在重慶她結識了書法家沈尹默,並拜沈為師。沈尹默對張充和說:「我只教你方法,但你不要學我的字。」沈尹默要張充和臨古人字帖,開了十幾種字帖給她,以博學眾家之長,吸收並融會貫通,開創自己的書風。許多年後,張充和談及沈尹默對她的影響時,這樣說:「他讓我把眼界放寬了。」眼界寬廣方能與眾不同。

張充和 臨北魏李超墓誌 (局部)( (圖片來源: 私人收藏)
張充和 臨北魏李超墓誌(局部)(圖片來源:私人收藏)

「她五歲開始學書,初以顏字打基礎,後兼學諸家,於隸書、章草、今草、行書、楷書皆有所擅。少年時,便為人作榜書。二十多歲時所作小楷,氣息清朗,格調高雅。流寓重慶時,在沈尹默先生的建議下,研習漢碑、墓誌書法,書風轉向高古。今天已是九十七歲高齡的她,不復登臺表演昆曲,也很少作詩賦詞,但依舊每日臨池不輟。」(《張充和的生平和藝術》美國波士頓大學藝術史系教授白謙慎)


来源:看中國專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