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西方「脫鉤」是北京戰略的一部分?(圖)

發表:2023-05-26 08:0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2023年1月18日,美國財長耶倫(右一)和中共副總理劉鶴(左一)在瑞士會晤。(SEBASTIEN BOZON/AFP via Getty Images)
2023年1月18日,美國財長耶倫(右一)和中共副總理劉鶴(左一)在瑞士會晤。(SEBASTIEN BOZON/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5月26日訊】在七國集團最近提出對華經濟交往將致力於「去風險」而非「脫鉤」一天之後,中國宣布對美國的晶元製造商美光科技實施制裁,這是近年美中兩國關係急劇惡化以來中國封殺的第一家美國主要晶元公司,此舉在相當程度上也得以讓外界一窺北京反「脫鉤」和「去風險」的應對策略。

中國版的脫鉤去險

除美光遭禁外,中國最近還突襲了幾家外國公司的中國辦事處,並拘留多名員工甚至高管。

儘管出現了這些中國似乎忽然加速與外界脫鉤的跡象,但是觀察人士指出,人們並不應該感到意外。

"G-7(七國集團)不應將中國自身希望脫鉤或降低風險視為諷刺或突如其來。這一直是北京的戰略的一部分。"戰略顧問諮詢公司伯克利研究集團(Berkeley Research Group)新興市場實踐和國家經濟安全事務的負責人哈里·布羅德曼(Harry Broadman)說。"這是正確看待中國對美光的行動的方式。"

布羅德曼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中國多年來從未對最終希望從技術角度與先進的西方國家脫鉤這一戰略保密。

在核心領域自立自強是中國長期奉行的基本國策,在這一既定政策之下,與某些西方國家公司脫鉤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美光與中國的糾葛可以追溯到美中兩國貿易爭端急劇升溫的2018年,當時美國商務部因美光指控中國內存晶元製造商晉華集成電路等竊取商業機密而將列入商務部實體名單,此後,美光還多次提出中國竊密指控,一直是晶元大公司中多年來罕見的跟中國矛盾最多的一個。儘管如此,北京直至最近才以國安風險為由,要求中國境內「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運營者應停止採購美光公司產品」。

對於美光的中國對手來說,2018年時羽翼尚不豐滿,中國最大的存儲晶元廠商長江儲存當時才剛剛推出國家戰略級項目下的3D NAND架構Xtracking,而如今這一被稱為中國殺手鐧的技術已經實現量產。

「通過封殺美光,當局在該行業開闢了一個可以由中國晶元製造商填補的一個空間。」《紐約時報》本星期的一篇報導說,存儲晶元行業現在是中國在與美國的晶元競爭中為數不多的可以「存在立足之地的行業之一」。

歐洲工商管理學院全球領導力與戰略學教授斯圖爾特·布萊克( Stewart Black)和亞利桑那州立大學雷鳥國際管理學院的全球管理教授艾倫·莫裡森(Allen J. Morrison)最近聯合撰文說,過去15年中中國一直奉行減少對外國過於依賴的戰略,而這一戰略預計也將延續至未來的15年。他們在《哈佛商業評論》撰文說,對美國來說,脫鉤主要涉及到保護就業或工作回流、以及確保美國的基礎設施的安全,「然而,從中國的角度來看,脫鉤是戰略性的轉變,中國將重心從經濟增長轉向經濟控制。」

中國的擺脫「卡脖子」和美國的「不被任何一個國家所脅迫」雖然似乎有些相似,但兩國的去風險被認為在很多層面上並不是同一個概念。

中國過去幾十年來的發展在相當程度上得益於全球化,中國是幾十個國家的最大的貿易夥伴或投資國,其 「一帶一路」等項目深度參與很多國家的經濟,中國今後的盛衰也與其經濟與世界的融合息息相關。中國在竭力令自身關鍵產業與西方脫節的同時,也堅決反對「脫鉤」。

中國官媒稱「去風險」是新瓶舊酒,星期四官方再次警告說,不要以「去風險」之名行去中國化之實。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還呼籲說,七國集團成員應該將不尋求對華「脫鉤」的表態落到實處。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教授、《企業中國:以競爭戰略追求商業成功》(Enterprise China: Adopting a Competitive Strategy for Business Success )一書的共同作者莫裡森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強調說,中國的目標並不是脫鉤。他說,中國希望在經濟和政治上成為世界主導者,追求的是反過來讓西方依賴中國的關係,「這是他們的目標,那麼脫鉤就與這個目標不一致。」

莫裡森舉例說,中國加強制定、推行自己的產業標準,希望世界其他國家都按照中國的技術標準行事,「因此,認為中國的戰略是脫鉤是不準確的。」

中國的應對之道

美光每年在中國的營收高達數十億美元,去年300多億美元收入中有約四分之一來自中國(包括香港),目前還不清楚中國對美光的封殺將在多達程度上對公司前景造成影響。

《亞洲時報》星期二在題為「隨著對美光的禁令,中國明確表示反對'去風險'」的文章中說,中國宣布對美光實施制裁意在警告其他跨國公司。「通過禁止美光產品,北京警告外國科技公司不要加入西方的‘去風險’計畫」,報導稱。

全球諮詢和保險經紀公司Willis Towers Watson (WTW)上個月的一項調查發現,在西方企業對美中脫鉤深表擔心,有超過40%的企業受訪者預計這兩個最大經濟體之間的經濟脫鉤將在2023年「大大加強」,而同一調查發現,持相同觀點的企業在2022年還不到15%。

儘管「去風險」最近廣為人們所關注,但曾長期在中國提供諮詢服務的伯克利研究集團的布羅德曼說,這種關注被誇大了,「去風險」和「脫鉤」的變化「在企業決策中,兩者之間並沒有太大的區別。」。他說,這只是象徵性的變化,對企業來說,「採取的一個相同行動既可以被定義為‘減少風險’,也可以被定義為‘脫鉤’。」

在美中關係急劇惡化的大背景下,很多美國和西方公司近年來一直在努力減少在中國的風險敞口,而中國似乎也早已在未雨綢繆,「非常聰明地玩弄著減少風險的遊戲。」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莫裡森說,中國也一直在去風險,不但是外國公司,中國公司自己也在減少對中國的風險敞口,越來越多地離開中國。

為了避免供應鏈過於集中在中國,美、歐、日等國的公司多年來一直試圖將產業轉移到東南亞國家,然而莫裡森說,這一努力收效十分有限。他說:「許多減少對中國的風險並尋找其他選擇的西方公司正在採取所謂的「中國+1」採購戰略,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等地找到的許多合作夥伴實際上是中國控制的公司。因此,他們在這方面非常聰明。從某種意義上說,西方公司正在減少他們對中國的風險敞口,但另一方面,他們在泰國或馬來西亞的合作夥伴仍然由中國實體控制。」

中國的光伏產業在國際市場上處於幾乎絕對主導的地位,光伏行業媒體PV-Tech在今年2月公布的去年全球前十大光伏組件供應商排名中,中國企業佔了八席,然而,在美國的相關產品進口國的統計中顯示的是光伏產品進口國主要為東南亞國家。美國標普全球市場情報公司(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今年3月份的一份報告顯示,來自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的進口共佔據了2022年第四季度美國光伏模塊進口量的78.7%。

来源:美國之音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