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24年高考首日 語文作文試題惹議(組圖)

發表:2024-06-07 16:1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4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高考
2023年6月7日,湖北武漢參加完當日高考的考生。(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6月7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木子綜合報導)中國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國統考時間為6月7日、8日,有人把今年高考稱為「史上最難高考」,更加重視「批判性思維」。今天是高考第一天,高考語文作文試題引髮網民熱議,有網友直言「題目有失公平性「、「黨性的智能模型」。

2024年1342萬考生 被指今年更注重「批判性思維」

據中新網報導,6月7日,2024年全國高考正式拉開大幕,1342萬考生奔赴考場。今年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廣西、貴州、甘肅等7省區開啟新高考首考。各地實施方案,考試科目為「3+1+2」模式,「3」為統一高考科目,即語文、數學、外語,使用全國卷,由中國教育部教育考試院命題。「1」為首選科目,即歷史、物理中選擇1科。「2」為再選科目,即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科中選擇2科。選考科目由各省命題。

新高考實施後,在志願填報方面,多地實行「院校專業組」的方式,高考錄取不再區分一本、二本,合併為本科批次。

6月7日網上熱傳一則帖文,直指2024年高考是「史上最難高考」,「413萬復讀生一起卷」,而競爭的本科生招生名額僅約有450萬個,33%的本科錄取率還不是最難的,更難的是高考命題重點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從「考知識」向「考能力素養」轉變,「更加重視批判性思維」。

高考
網友批評今年高考「更加重視批判性思維」。(圖片來源:網路截圖)

2024年高考語文作文試題惹議

據觀察者網報導,2024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1342萬人,比去年增加51萬人,報名人數再創歷史新高。6月7日當天有兩科考試,上午為語文科目考試,下午為數學科目考試。不過,2024年高考語文作文試題引髮網民熱議。

高考
2024年高考語文作文試題。(圖片來源:網路截圖)

不少大陸抖音網友說,「看不懂,根本不會寫」、「本手妙手俗手,直接送我去復讀了」、「看了幾遍題目都沒看懂。感覺腦子空空的」、「考完秒變美團騎手」、「而且這一屆作文題目抖音上有人壓到了」、「為什麼北京卷作文那麼簡單?」、「25屆從高一就陽了還得甲流,根本沒認真學,高二數學就改革了,可憐可憐我們吧!」

海外X網友評論,「這個題目有失公平性,很多偏遠地區的學生可能都沒有接觸到人工智慧,別說體驗了!」、「這麼高大上的題目,理論上只會出現了上海吧?」、「讓大家僅使用國家認可的正面導向的有黨性的智能模型,其重要性和緊迫性就越來越凸顯出來了!」

網友「M」說,「明眼人一下子就可以看出來,這不就是在篩選高端韭菜為中共更好服務嗎?這一屆的高考生本來就是受中共思想奴役嚴重,然後還是高質量的勞動力,只能說中共在韭菜製造業上的確遙遙領先於世界。」

廣西玉林暴雨致一高考考點被淹

據紅星新聞6日報導,自6月4日夜間開始,廣西玉林多地出現特大暴雨,部分低窪地段內澇積水,玉林出現華南地區24小時降雨最強站點,達247.7毫米,刷新了當地6月單日降雨量記錄。5日玉林一高考考點暴雨後被淹,積水達學生膝蓋處,最深位置已經沒過半個籃球架。該考點7日將有2000多名考生參加高考,當地連夜緊急排澇。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每年高考後多次傳出泄題醜聞。比如,2022年高考全國開考第一天就傳出數學泄題事件,有多個網傳群聊記錄討論有關押題卷的情況,稱押題卷跟新高考一卷的內容一致。有網友直呼,「新高考數學全國一卷泄題,現在微博熱搜已經壓不住了。」

同樣,2023年上海中考數學科目考試結束後也傳泄題被罵上熱搜。2023上海中考時間是6月17日至19日,網傳出現數學試題泄題,考試被迫啟用備用卷,但因難度大幅增加考生叫苦連天,甚至傳備用卷也泄題了。多網民質問,「怎麼年年都泄題啊?」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