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事一樁 乾隆的國師竟被神斥責(圖)

發表:2024-06-08 10:1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3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僧人示意圖
僧人示意圖(圖片來源:Adobe Stock) 

說起乾隆弘曆欽定的國師章嘉三世,也就是章嘉·若必多吉,雖然在漢文史籍中缺少系統記載,讓後人對他難以有全面瞭解,但他實際上是一位重要的歷史人物,像章嘉三世跟雍正皇帝登基前居住過的府邸、乾隆弘曆當初出生之地——雍和宮,存在密切關係。

章嘉三世與乾隆的關係

被稱為「龍潛福地」的雍和宮之所以成為了京城的皇家寺院,全靠章嘉三世這一位背後推手出的力。弘曆登基後,就賜予章嘉三世「振興黃教大國師」的封號,亦將過去居住的潛邸作為行宮,並在章嘉三世的建議下,於乾隆九年改建為皇家寺院——雍和宮。

在西藏教史的文獻記載中,章嘉·若必多吉被當成章嘉二世的轉世靈童,是一位聰穎的神童。在他出生前,西藏就曾發生諸多異象,提前預言章嘉·若必多吉的出生將給西藏帶來福祉。據悉,小章嘉兩歲時,曾當眾提及自己是章嘉喇嘛,甚至還談起許多前世發生的細節。

因為二世章嘉跟雍正的師徒關係,章嘉·若必多吉七歲時就被迎入清宮去。雍正當時派遣年羹堯去圍剿叛軍,並要他找到章嘉二世的轉世靈童,以進一步護送到北京來。在雍正的安排下,章嘉·若必多吉入宮後,就跟當時的四皇子弘曆一齊接受教育,作為弘曆的伴讀及佛學上的導師。於是,兩人遂逐漸建立起是君臣亦是師徒的深厚情誼。

章嘉·若必多吉跟乾隆皇帝的應對,在日常方面,自當是嚴守君臣禮儀。但乾隆卻多次為他打破禮節規定,以示對他的無比尊崇。乾隆二十五年,章嘉‧若必多吉在進藏處理七世達賴喇嘛逝世後的委任攝政等事宜後,又回到了北京。當時乾隆竟出院門去迎接,還按照滿族的禮節來跟他行抱見禮,問候之餘,還彼此獻上哈達;乾隆四十五年,世班禪來到熱河、北京朝見乾隆時,章嘉‧若必多吉與乾隆的第六位兒子是當時最主要的陪同人。當乾隆特地下令准許六世班禪乘轎到避暑山莊的寢殿內,亦讓章嘉‧若必多吉能乘著轎子來到寢殿的門外;乾隆四十六年的那一年夏天,乾隆跟章嘉‧若必多吉一起登上五臺山去舉行祈願法會,兩人當時就是同坐在一張座墊上。乾隆還說,自己跟章嘉‧若必多吉坐在同一個座墊上,就覺得安樂。

乾隆甚至會為了達成章嘉‧若必多吉的願望,而不惜違反朝廷規章制度。一次,章嘉‧若必多吉罹患重病,手腳麻木又視力衰退,遲遲無法治癒。乾隆在聽他說若能救一命,或許能得福而痊癒,進而特地為他下令赦免一位正要被執刑的死囚。

正因為乾隆十分倚重章嘉‧若必多吉,因此讓他協助處理蒙古事務,而章嘉‧若必多吉也確實在內蒙古、外蒙古、新疆、青海等地,深刻地展現了自己的影響力。乾隆三十六年,作為土爾扈待部的主要首領之一的台吉雅蘭丕爾還特地請求乾隆,讓他捨棄一切跟隨章嘉‧若必多吉出家。乾隆聞言,自然遂了他的願望。

簡而言之,章嘉三世跟乾隆的關係,對政治、文化、宗教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進而讓後世研究者明白,想要研究清朝的藏傳佛教史,絕對不可跟清朝皇室分開論之。

那麼,這樣一位大名鼎鼎、備受尊敬的國師,又是為了甚麼事情而遭到護法神的斥責呢?

護法神怒斥章嘉三世

一年,章嘉三世前往察雅,當時一位大喇嘛特地率領五百人前來迎接。然而,那位大喇嘛的隨從都身穿戎裝、手拿兵器,還在住宿的地方飲酒喧嘩。章嘉國師對此十分不悅,遂在寢帳裡對著自己的侍從議論起大喇嘛的行徑,表達出自己的不滿。

奇怪的事發生了。當天晚上,章嘉國師夢見一位身披犀甲,手持長槍的紅色大漢對著自己質問道:「你為何要誹謗我的喇嘛?!」那位紅色大漢很明顯是對章嘉國師的表現非常不滿意。

後來,那位大喇嘛讓章嘉國師一行人前往他的寓所參觀經卷與佛像。在瀏覽期間,章嘉三世赫然發現,大喇嘛的寓所竟擺設了一尊十分稀罕的犀甲護法神像,且跟自己夢中所見的紅色大漢一模一樣。

突見這一幕,章嘉國師心生慚愧,也領悟到自己千不該萬不該在眾人面前隨意議論他人,不該如此搬弄口舌。為了懺悔己過,章嘉國師特地將幾匹上好錦緞作為禮物,送給了大喇嘛。

章嘉國師還鼓勵正在進行一部註疏的大喇嘛,必須要堅持下去,完成這一項重任。

經歷過這件事情之後,章嘉國師會特地以此來教導弟子們:「無論身在何處,遇到怎麼樣的大德僧人,切勿自以為是的在他人面前隨意評論,這樣做會損害自己的德業,千萬要注意。」

責任編輯:初新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