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人將雨水劃分為三候。一候獺祭魚;二候鴻雁來;三候草木萌動。(圖片來源:Adobe Stock)
「郊嶺風追殘雪去,坳溪水送破冰來」,雨水,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正處在數九的「七九」中,河水破冰,大雁北歸,今年的「雨水」於2月18日悄然來臨。
乍暖還寒 草木萌動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
雨水和穀雨、小雪、大雪節氣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此時天氣回暖,降水量逐漸增多了;在降水形式上,雪漸少了,雨漸多了。
雨水節氣前後,萬物開始萌動,春天已經來臨。如在《逸周書》中就有雨水節後「鴻雁來」「草木萌動」等物候記載。
雨水三候
中國古人將雨水劃分為三候。一候獺祭魚;二候鴻雁來;三候草木萌動。
一候獺祭魚,指的是雨水時節,水獺捕捉到魚後喜歡將魚咬死後堆在岸邊,直待有足夠多的魚才游上岸來飽食美餐。因為魚堆得像供神時的祭品,所以(周書)中稱之為獺祭魚。
《月令廣義》中稱,「雨水日,獺祭魚,是日獺不祭魚,國多寇賊」,這是指如果雨水這天大地冰封,看不到水獺祭魚的現象,就說明天時運轉不正常,到了秋季無法獲得好的收成,百姓生計艱難,民間容易動盪不安。
二候鴻雁來,指的是五天過後,南方天氣暖,大雁開始從南方飛回北方。
三候草木萌動,指的是再過五天,天地間陰陽交泰,出現生機,草木乘此生機,開始萌動,在「潤物細無聲」的春雨中,草木將開始抽出嫩芽。從此,大地漸漸開始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雨水前,天氣相對來說比較寒冷。雨水後,人們則明顯感到大地回暖。進入「雨水」這個節氣後,降雨的機率明顯增高。「雨水」的到來,正好符合春耕播種的需求。這個節氣會帶來充沛的雨水,所以是許多作物生長的好時期。節氣俗諺「雨水連綿是豐年,農夫不用力耕田」,意思是:「雨水」這一天若下雨,就代表今年會有好收成。「雨水節接柑橘」、「雨水甘蔗節節長」,道出了這個時節適合種植柑橘和甘蔗的景象。
占稻色流行於華南稻作地區。(圖片來源: Adobe stock)
雨水時節有哪些民間習俗?
中華傳統節日元宵節往往落在雨水前後,正月十五古稱上元,夜謂之宵,故名元宵。是日,有吃元宵、觀花燈的習俗。宋人描述元宵節:「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風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占稻色
古代很重視占稻色,元代的婁元禮就在《田家五行》中記載了當時華南稻作地區「占稻色」的習俗:「雨水節,燒干鑊,以糯稻爆之,謂之李羅花,占稻色。」
占稻色流行於華南稻作地區,稻色就是通過爆炒糯米花,來占卜當年稻穀的收成和成色。爆出來白花花的糯米越多。則這年稻穀收成越好;而爆出來的米花少,則意味著這年稻穀收成不好,米價將貴。「花」與「發」語音相同。有發財的預兆。有些地方的客家人甚至還用爆米花供奉天官與土地社官,以祈求天地和美,風調雨順,家家戶戶五穀豐登。
回娘家
川西一帶有雨水節回娘屋的風俗。到了雨水節這天,出嫁的女兒紛紛帶上禮物回娘家拜望父母。生育了子女的婦人,須帶上罐罐肉、椅子等禮物,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久婚未孕的婦女,也要帶上禮物回娘家。娘家母親會為她縫製一條紅褲子,穿到貼身處,祈求早日懷孕。
另外,雨水節氣,女婿要去給岳父岳母送節。送節的禮品則通常是兩把籐椅,上面纏著4米長的紅帶,這稱為「接壽」,意思是祝岳父岳母長命百歲。如果是新婚女婿送節,岳父岳母還要回贈雨傘,意在保佑女婿順利出門,幫其遮風擋雨,希望他一生平安。
有什麼禁忌?不外借
雨水節氣中的填倉節這天,人們講究喜進厭出。各家各戶均不向別人家借東西,即使有人來家裡借東西也必須拒絕。舊俗米農賣糧忌在此日。相反糧店收購糧食卻喜歡在此日。
雨水節氣的養生之道 注意腹部保暖
傳統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健康,則體質良好。
在雨水節氣之後,隨著降雨有所增多,寒濕之邪最易困著脾臟。同時濕邪留戀,難以去除,故雨水前後應當著重養護脾臟。雨水節氣中,地濕之氣漸升,且早晨時有露、霜出現。所以針對這樣的氣候特點,飲食調養應側重於調養脾胃和祛風除濕。
另外,每日早晚多按摩腹部也是調養脾胃的好方法,由右到左順時針方向按摩,範圍包括右上腹部、肚臍上方、左上到左下腹部,腹部溫暖了,自然能養元補氣。
唐代藥王孫思邈說:「春時宜食粥」,又云:「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故吃粥及吃適量甜食、少吃酸物,均有益調肝養脾。蜂蜜、大棗、山藥、銀耳等都是適合這一節氣的食材。
《本草綱目》記載:薏仁健脾胃、消水腫、去風濕、舒筋骨、清肺熱等。能袪濕又能保養脾胃。屬平補佳品。
春天無常的天氣,容易引起人的情緒波動,乃至心神不安,影響人的身心健康,除了應當繼續進行春捂外,應採取積極的精神調攝養生鍛練法。保持情緒穩定對身心健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生活中盡量保持心平氣和,以免損傷元氣。
雨水後,春風送暖,致病的細菌、病毒易隨風傳播。古醫書《千金要方》上說:春時衣著宜「下厚上薄」,亦即春季時,下半身宜穿暖一些,中醫認為「寒從腳起,濕從下入」,因腳距心臟位置最遠,血液迴圈最不順暢,此時建議可多以溫熱水泡腳,並適度按摩雙腿及腳底。
責任編輯:文麗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