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首李家超出席立法會「行政長官互動交流答問會」。(圖片來源:免費圖片)
【看中國2025年4月2日訊】不久前,因為香港經濟大環境不妙,社會上有高官和立法議員應該減薪的議論。香港官員收入奇高,這是港英時代的遺風,九七後一直沿用這套制度,其依據是長期以來香港經濟暢旺,政府庫房水浸,錢好像永遠都花不完,高官們的薪水就不值一提了。
但今時不同往日,香港正面臨有史以來最嚴重的財政威脅,照目前的超支狀況發展下去,再有三五年就入不敷出,要借債渡日了。面臨如此不堪的前景,政府高官再支高薪,便是明目張膽的與民爭利,為人所不齒了。
中共幹部傳統上實行的是供給制,也就是收入是象徵性的,政府提供足夠的生活開支和服務,所以從前中共幹部的人工都不高。改革開放後,政府官員的月薪一定大幅提升,如何升我們不知道,但比起他們的灰色收入,月薪可以忽略不計。
老毛當年的工資也不高,但他有一大筆稿費收入。毛澤東選集和毛語錄全國發行量是天文數字,都是政府行為作推廣,家家戶戶人手一冊,所以老毛的稿費也是天文數字。
習近平有家族生意,最近美國披露他的財產數百萬美元,這當然是保守到可笑的數字。習近平出版了那麼多不同花樣的「著作」,相同的內容不斷編入不同的書,發行量由政府「谷起」,版稅當然相當可觀。
香港特首的月薪是46.9萬,美國總統是26萬,英國首相是20.6萬,加拿大總理是20.6萬,澳洲總理是24.5萬,新加坡總理是113.6萬,臺灣總統是14萬。以上都是港幣,據說資料來源是張文光先生。
從以上數字看來,最高薪是新加坡,香港次之,美歐幾個大工業國基本在二十萬上下,臺灣最少。一個地方的行政首長,其收入當然有歷史因素,但也要與他的工作性質、規模、影響、業績互相匹配,否則就缺之說服力。
政府官員收入是整個系統的機制,動一個層級也必然影響其他層級,但涵蓋所有官員收入的整個架構,又都要與民眾的生活水平相匹配。數據顯示去年全港就業人士收入中位數為$2萬2千元,也即特首的收入是巿民中等收入的二十倍,這個比例是否合理,大家可以想想。
美英加澳的國家規模和人口數字,內政外交的複雜程度,對世界的影響,根本是香港不可比擬的,但他們國家領導人的收入,卻只有香港特首收入的一半,這又是否合理?新加坡小國寡民,為防止貪腐,採取高薪養廉的政策,其實這是一個政府在缺乏民眾監管的政治體制之下,一種無可奈何的選擇。
高薪養廉不是一個正常的民主國家預防和肅清貪腐的有效手段,因為何為高何為低,永遠都是相對的,人的貪慾永無止境,今日叫高薪,領慣了高薪就感覺平平,有機會還想要更多一點,因此高薪根本不能養廉。
在民主國家,防止政府官員貪腐,有嚴格公正的法律規管,又有開放的傳媒監督,有官員財產公開的制度,還有整個社會的文明風氣影響。在這樣的制度建設之下,仍然會有人鑽空子,圖一時之快,但通常他們隨時有暴露的風險,有付不起的沈重代價,因此極個別的貪官固然難免,但不可能形成貪腐的風氣。
香港特首和高官要不要減薪,回答這個問題的前提是,目前看來他們的收入是否過高?收入與政績是否匹配,降低了他們的收入標準,會不會影響政府行政工作的效益?
香港的崛起是在港英時代,經濟起飛社會穩定都是港英時代打下的基礎,國際金融中心、航運中心、亞洲四小龍的美譽,都是港英時代造就的成果。九七之後,特首一代不如一代,香港經濟如王子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今日李家超對香港有破壞無建設,日日講大話,一事無成,與前港督麥理浩和彭定康等無法相提並論?
隨著大陸經濟每下愈況,美中關係前景堪虞,香港在中西交惡的夾縫中,逐日失去週旋的餘地,處境只會越來越艱難。香港政府的財政狀況,不可能再好起來,只是惡化的速度有多快的分別而已,因此今日來討論香港政府官員要不要減薪,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及時的。
特首帶頭減薪,至少表示一種與巿民共渡時艱的態度。巿民愁眉百結,做特首的卻袋袋平安,每日例行公事,空話大話一大堆,無一可行,無一有成果,還好意思拿那麼高的人工,高高在上尸位素餐?
最低限度,特首月薪應減半,與美英加澳國家元首看齊,那樣也已經很便宜他了,論他的本事與貢獻,其實都不值那麼多。
(文章由作者授權轉載自顏純鉤facebook臉書專頁)
来源:臉書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