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五大證據:大流行起源於武漢實驗室洩漏(图)

作者:陳靜 發表:2025-04-19 19:1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武汉病毒所
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5年4月19日讯】4月18日,美國白宮發布完整報告,根據收集的各項證據,確認導致全球數百萬人死亡的COVID-19大流行,起源於中國武漢病毒研究所洩漏

報告給出5個證據有:

一、中共病毒具備的生物學特徵,在自然界不存在

2019年底武漢爆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后,關於病毒的起源與武漢實驗室泄露。儘管中共極力掩蓋真相、推卸責任,但越來越多來自科學界與情報單位的證據,指向一個無法忽視的事實:這場全球大瘟疫,其源頭極有可能並非自然界,而是一場實驗室洩漏事件。

病毒基因組構造:巧合還是刻意?

科學家最早注意到的異常,是中共病毒(SARS-CoV-2)的刺突蛋白結構。刺突蛋白是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關鍵“鑰匙”。根據多份獨立研究,SARS-CoV-2的刺突蛋白含有一個罕見的“多鹼基切割位點(Furin Cleavage Site)”,這個結構不僅提高了病毒的傳染性,也使其能夠同時攻擊多種組織器官。

問題是,這樣的結構在同類冠狀病毒中根本找不到“自然演化”的痕跡。來自MIT、哈佛、倫敦大學學院等研究機構的病毒學家一致認為:這段基因像是「被人刻意插入」的一樣,而非經過漫長演化自然形成。

“增強功能研究”的影子無所不在

2015年,《自然》雜誌曾發表一篇由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團隊,與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合作的論文,內容就是將蝙蝠冠狀病毒“人源化”,使其能夠感染人類細胞。

巧合的是,這項研究使用的病毒骨架與SARS-CoV-2驚人相似,甚至連插入的位點也與後來爆發的新冠病毒幾乎一致。

實驗室安全漏洞歷史斑斑

早在2018年,武漢病毒研究所就被美國駐中國大使館發現存在安全問題。根據洩露出的外交電報,當時美國官員警告:實驗室從事高風險的冠狀病毒研究,但缺乏足夠的防護與訓練,恐怕會引發「類SARS的疫情」。

不幸言中。2020年疫情爆發。中共迅速封鎖信息、刪除病毒數據、消失吹哨醫生,並在國際社會極力阻撓對武漢實驗室的調查。

二、歷史上的流行病,都是「跨種傳染」慢慢進化而來

過去幾十年間,我們熟悉的流行病大多都有明確的演化歷程。例如2003年的SARS,源自蝙蝠,經過果子狸等中間宿主,最終才傳染到人類;2009年的H1N1流感病毒是豬流感與人類流感病毒在豬體內重組後,再度傳播到人類;甚至埃博拉病毒,也需要透過某些哺乳類動物中間宿主,才會引發人類感染。

這些病毒的共同點是:它們都不具備一開始就「高度適應人類」的特性。它們需要時間、宿主與機會,慢慢發生突變,才能逐步跨越物種障礙。這種從動物→動物→人類的「跨種傳染階梯」,是自然界病毒演化的基本常識。

COVID-19:病毒一出場就“專屬人類”?

但COVID-19卻不同。2020年初,當全球科學家第一次接觸這個病毒時,它已具備極強的人際傳染能力。不僅透過飛沫傳染效率極高,還能在人類上呼吸道迅速複製,潛伏期長、無症狀傳播明顯,都使它比過去的冠狀病毒更難防範。

更令人不安的是,這個病毒的刺突蛋白(spike protein)與人類細胞上的ACE2受體「高度契合」,精準度遠超過蝙蝠或其他哺乳類動物的ACE2結構。知名病毒學家Luc Montagnier早在2020年就指出:這種「一出道就巔峰」的親和性,在自然界幾乎不可能出現。

實驗室「增強功能」研究的疑雲

COVID-19病毒的某些片段與已知的自然病毒相比,突變方式不合常理。例如病毒上的“Furin切割位點”,在人類細胞中可大幅提升病毒入侵能力,但這在蝙蝠冠狀病毒中極為罕見。

從過去公開的科學文獻中,武漢病毒研究所曾多次進行冠狀病毒的基因重組實驗,內容涉及刺突蛋白與ACE2的適配性測試。

即便美國政府曾一度否認實驗室洩漏說,但2023年以來,包括能源部與聯邦調查局(FBI)在內的多個官方機構已陸續指出:病毒可能確實來自實驗室事故。

直接感染人類,意味著什麼?

若COVID-19真的是經過實驗室人工改造後直接感染人類,那麼這場疫情不再只是「天災」,更是一起人禍,甚至是有計劃的生物風險事件。它改寫了人類與病毒共處的歷史,也暴露出極權國家在公共衛生領域的無底線操作。

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這不僅僅是追責,更關係到未來是否還會有下一個「人造病毒」再度橫空出世。

COVID-19從一開始就顯示出對人類的高度適應性,這與過往自然流行病「跨物種、多宿主、突變緩慢」的模式完全不同。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與情報跡象顯示,這個病毒的來源極可能並非大自然的產物,而是脫韁的人工怪獸。

病毒背後,是一個不透明、壓制真相的極權體制;而對抗這樣的體制,唯有真相與良知,是我們唯一的武器。

三、武漢病毒研究所:中共病毒研究的核心基地,卻安全漏洞頻出

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武漢病毒研究所(WIV)這個名字便頻繁出現在全球輿論的風口浪尖。作為中國最高等級的病毒實驗室之一,不僅是中共在「非典型性肺炎病毒」研究上的關鍵機構,更涉入了對病毒進行基因改造、功能增益(Gain-of-Function)等高度敏感的實驗項目。然而,令人震驚的是,在進行這些高風險研究的同時,武漢病毒研究所的安全措施卻被多方指出存在嚴重不足,最終可能為全球帶來無法挽回的災難。

中共的病毒「前沿陣地」

武漢病毒研究所隸屬於中國科學院,自2003年SARS疫情後,便開始大規模投入冠狀病毒研究。這裡不僅擁有中國唯一一座被列為「P4級生物安全實驗室」的設施,更與世界衛生組織(WHO)等國際機構有過技術交流。

根據公開資料,早在COVID-19爆發之前,武漢病毒研究所就長期研究蝙蝠冠狀病毒,並曾發表過數篇關於基因改造病毒、使其更容易感染人類細胞的論文。其中,實驗包括「將蝙蝠病毒的刺突蛋白嫁接到人類ACE2受體的模型中觀察效果」,這正是所謂的“功能增益”實驗,能大幅提升病毒傳染力與適應性。

而這類研究,早已在國際科學界引發極大爭議。

安全防護漏洞,早有預警

早在2017年,中共高調宣布P4實驗室投入運行時,法國專家就對其安全標準表示質疑。據《華盛頓郵報》披露,2018年,美國駐華大使館官員於曾親自赴武漢病毒所視察,並在報告中指出該所「在安全與管理方面存在顯著缺陷」,而研究內容卻高度敏感,尤其是針對SARS樣冠狀病毒的功能增益實驗,恐有實驗體外泄的風險。

儘管擁有世界級設備,武漢病毒所的實際操作卻存在“人防不如物防”的致命偏見。根據中國國內的一些報導和外泄紀錄,研究人員有時未完全穿戴防護裝備進入實驗區域,甚至實驗動物逃逸的情況也多次發生。

這樣的“鬆散管理”與病毒實驗的高風險結合,為後來的疫情爆發埋下了極其危險的種子。

疫情源頭的最大疑雲

2020年疫情爆發後,距離病毒最初發現地「華南海鮮市場」僅數公里的武漢病毒所,立刻成為外界懷疑的焦點。不僅地理位置敏感,該所的一名高階研究員石正麗,曾長期主持蝙蝠冠狀病毒的基因改造實驗,更讓各界擔憂疫情是否源於實驗室意外洩漏。

雖然中共當局始終強調病毒來自自然,但至今沒有找到明確的中間宿主。而病毒早期即展現出極高的人體適應性,也不符合自然病毒逐步演化的常態。2023年,美國能源部和FBI相繼指出「病毒可能源自實驗室事故」,為這一懷疑添上更重分量的佐證。

失控的代價,是全球的災難

如果一座標榜最高防護等級的病毒實驗室,卻在制度與執行上出現致命漏洞,那麼後果就不只是中國的事,而是全球的浩劫。COVID-19大流行造成全球超過七億人感染,超過兩千萬人死亡,經濟損失難以估算。而這一切的源頭,卻來自一場“可避免的疏乎”?

這是一場制度性隱瞞與極權管理導致的全球悲劇。

四、2019年秋天,海鮮市場出現中共病毒之前的幾個月,武漢病毒研究所有研究人員出現COVID-19症狀

新冠病毒(中共病毒)肆虐全球多年後,越來越多線索指向:這場瘟疫的源頭,恐怕早在官方通報之前數月就已悄然爆發。而被質疑最多的地點,正是武漢病毒研究所。

根據多方調查與情報顯示,早在2019年秋季,也就是疫情正式爆發之前的幾個月,武漢病毒研究所內部就已有數名研究人員出現與COVID-19極為相似的症狀,包括高燒、呼吸困難、咳嗽等,甚至有住院紀錄。這些人究竟感染了什麼?為何在當時被悄悄處理,沒有向外界公開?這個疑問,至今仍是全球追問真相的核心關鍵。

疾病先於疫情爆發,時間點耐人尋味

2019年12月下旬,疫情正式浮上檯面,最初被歸咎於「華南海鮮市場」。然而,美國情報界與科學研究陸續發現,武漢病毒研究所的幾位職員早在同年9月或10月就已出現疑似染疫症狀。

這些研究人員都是長期處理蝙蝠冠狀病毒的核心人員,且每日進出高風險實驗環境。根據後來被揭露的情報,他們曾就醫,甚至有一人病況嚴重。但中共當局對這些資訊全面封鎖,連他們的身份至今都未正式公布。

這個時間點,比「華南海鮮市場首宗病例」還要早了整整2至3個月,也與病毒突變、潛伏期等科學特徵高度吻合。

「海鮮市場」只是替罪羊?

疫情爆發初期,中共官媒與官方始終強調病毒源自「華南海鮮市場」,甚至拍板定案說「病毒源於野生動物傳人」。然而後來多份獨立調查報告發現,所謂的「零號病人」並非與市場有關,有些人根本從未去過海鮮市場。

種種跡象顯示,「海鮮市場」更像是一個用來模糊焦點的煙幕,真正的源頭可能早已從實驗室中釋放。

中共極力掩蓋,世界難以追責

即便有更多的線索指出病毒源於武漢病毒研究所,中共當局至今仍堅決否認,更拒絕國際科學家進行獨立調查。世界衛生組織雖曾受邀前往武漢,但行程全程受到控制,資料篩選後才被允許查看,根本無法進行真正的溯源工作。

而那些曾揭露武漢疫情真相的中國公民記者與醫護人員,不是「失聯」,就是遭到打壓噤聲。這一切的安排,讓人更相信中共無意公開真相。

更可怕的是,如果沒有透明機制與問責制度,誰能保證下一個病毒,不會再次從封閉黑箱中流出?

越來越近的真相,能否衝破謊言?

「2019年秋天研究員染病」這條線索,看似微不足道,卻可能是揭開整個病毒源頭的關鍵。如果當時有人挺身而出公開真相,也許世界可以避免今天的災難。

五、沒有任何科學證據能證明中共病毒來自自然起源

至今,沒有任何一種科學方法,能夠證實中共病毒(COVID-19)是自然起源。儘管中共與部分國際組織堅稱病毒來自動物跳傳,但眾多專家與最新報告指出,這一說法缺乏科學依據,反而越來越多的線索顯示,病毒極有可能來自實驗室。

一份來自美國的調查報告揭示了更多令人震驚的事實。報告指出,一家名為「生態健康聯盟」(EcoHealth Alliance)的機構,曾透過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獲得大筆資金,並使用美國納稅人的錢資助中國的武漢病毒研究所,進行與冠狀病毒相關的高風險實驗。

病毒爆發後,美政府內部一片混亂

報告對疫情爆發初期的美國政府也提出批評。根據內容指出,上一屆政府在疫情剛剛浮現時,未能及時釐清真相,反而陷入混亂。調查人員發現,有高層人士刻意隱匿關鍵證據、阻撓國會調查、甚至在國會聽證會中作偽證,試圖將「實驗室洩漏論」打為「陰謀論」,以淡化中共病毒的實際來源。

同時,世界衛生組織也被指責在壓力下配合中共,對疫情真相採取遮掩態度,無力或不願進行獨立透明的調查,導致疫情蔓延全球後,各國應對錯誤、損失慘重。

社交距離、封鎖政策被質疑「毫無科學依據」

除了病毒來源問題,報告還質疑了疫情期間一些廣泛實施的公共政策,包括「6英尺社交距離規定」、「口罩強制令」和「封城措施」等。這些政策表面上看似是科學建議,但調查發現,它們實際上缺乏經過充分論證的科學依據,多數是由少數專家拍板定案,過程且不透明。

報告批評,公共衛生官員不僅發布彼此矛盾的訊息,還屢次更改立場,讓民眾無所適從,也削弱了整體防疫信任。

真相將揭曉?司法部與國會雙線調查

目前,美國司法部已正式對「生態健康聯盟」展開刑事調查,聚焦其是否違規操作資金、與武漢病毒研究所的不當合作關係。與此同時,美國國會也預計將舉行更多場聽證會,追查疫情源頭與初期處理的失誤。

外界普遍期待,川普政府時期主張資訊公開與透明的立場,能促成更多關鍵文件的解密,讓真相早日大白於天下。

從病毒來源到疫情政策,這場全球災難暴露的不僅是中共體制的黑箱操作,是國際公共衛生機構與部分西方政府的重大失職。

追查源頭,不只是追責,更是為了避免下一場更嚴重的悲劇再度重演。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