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25年7月4日訊】(看中國記者楊天資編譯/綜合報導)隨著美國轟炸伊朗核設施、俄羅斯部署高超音速導彈、中國擴張核庫存,全球核武競爭正步入新冷戰時代。從二戰「曼哈頓計畫」到今日九國擁核,本報導系統梳理各國如何獲得核武、擁核背後的戰略動機,以及當前國際核秩序面臨的技術與地緣風險挑戰。
美國攻击伊朗核设施 全球无核化秩序面临挑战
6月22日由美军发动的“午夜之锤行动”(Operation Midnight Hammer),对Natanz、Fordow、Isfahan等三座伊朗核设施进行空袭,使用B‑2轰炸机及战斧导弹。特朗普政府宣称“完全彻底摧毁”这些设施;伊朗方面虽承认“遭受严重破坏”,但坚持设施尚可恢复。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总干事Grossi指出,伊朗技术能力、技术知识无法抹除,估计数月内能够恢复浓缩能力,同时强调伊朗目前尚无核武器
2025年7月,隨著伊朗核設施遭到空襲、俄羅斯加速部署高超音速核飛彈,以及中國持續擴大其戰略核彈庫,全球核武問題再次成為國際關注焦點。
核武9國:美俄中主導 以色列維持「核模糊」
根據BBC整理,當前擁有核武的國家分別為:美國、俄羅斯、中國、英國、法國、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北韓。其中,美俄兩國占據全球核武約九成,具備可即時部署的洲際導彈與潛艦核能力。中國核武庫儲量雖相對較少,卻在近年急遽擴張,成為美國防部與北約高度警戒的對象。
以色列雖未正式承認擁核,但多項情報指出其自1960年代以來已秘密建構核武,估計持有約80至90枚核彈頭,且具備搭載能力。
技術來源多元:從曼哈頓計畫到祕密擴散
這些國家獲得核武的途徑可大致分為三類:
-
原始研發者(美、俄、英、法、中):美國在二戰期間主導「曼哈頓計畫」,並於1945年對日本廣島與長崎投下原子彈。蘇聯則在1949年迅速跟進,開啟冷戰核軍備競賽。英法中三國分別於1950–60年代自行研發成功,形成今日五大「合法核國」。
-
區域軍備競賽者(印、巴、北韓):印度在1974年進行首次「和平核爆」,並於1998年與巴基斯坦互相核試,形成南亞核對峙局勢。北韓則於2006年首次核試,透過俄系技術與內部轉化,逐步形成具威懾力的核武庫。
-
秘密發展與戰略模糊(以色列):以色列從未承認擁核,卻普遍被視為「事實擁核國」。其核技術被認為源自法國援助及本國研發,長期維持「不證實、不否認」的戰略立場。
國際核秩序面臨多重挑戰
國際社會長期依賴《核不擴散條約》(NPT)維持核武器的限制與管理。然而,該體制正面臨日益嚴峻的挑戰:
-
伊朗問題惡化:6月美國對伊朗核設施的轟炸,引發德黑蘭威脅退出NPT,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亦表示已難以持續監督伊朗核活動。
-
軍備現代化升級:美國正在更新其B61核彈、俄羅斯量產可搭載核彈頭的高超音速飛彈,中國亦在西北沙漠地區建構數百個核導彈井。
-
核門檻國蠢蠢欲動:日本、韓國、沙烏地阿拉伯等國雖未擁核,卻具備在短時間內開發核武的技術能力,可能因安全環境改變而選擇突破「核門檻」。
分析:從雙極核威懾走向多極風險
學者指出,當代核秩序正在從冷戰時代的「雙極穩定」走向「多極不穩定」:傳統大國依賴核威懾維持戰略平衡,新興核國則更多基於生存考量與區域主導權。加上人工智慧、超音速武器等技術的介入,未來發生「誤判核戰」的風險已非零可能。
英國《經濟學人》專欄直言:「現在的核威脅不在於核彈頭總數,而在於發射的決策機制可能日益失控。」
本文參考了以下英文報導:Iran attack could be the death knell for 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https://timesofindia.indiatimes.com/business/india-business/top-nuclear-power-countries-which-countries-in-the-world-have-nuclear-weapons-india-beats-pakistan-but-where-do-us-russia-china-amp-israel-rank-check-list/photostory/122002229.cms?utm_source=chatgpt.com
https://www.wsj.com/world/nuclear-proliferation-us-ally-1920b3da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