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的教授胸懷(圖)

作者:徐爾新 發表:2025-08-20 08:5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共
中共黨旗(圖片來源:JESSICA YANG/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8月20日訊】1956年國家實行工資改革,取消供給制,在大學引入教授評級,將評級與工資掛鉤。這不僅涉及到個人切身利益,也關乎個人名譽地位及學術評價,故而備受關注。

為使評級工作順利進行,高教部制訂了教授工資評級條件,將學術水平、資歷、才能作為衡量、參考的主要標準。但實際評審時,鑒於49年後開展了一系列運動,政治方面的考量也已摻雜其中,具有相當大的影響了。

當時,教授這類專業評審,已經並不完全由學校說了算,而增加了上級機構行政干預的因素。復旦大學歷史系的周谷城,原本在學校內定為二級教授,但正式公布時,卻成了一級教授。據說公布結果前,市委的小汽車開到了復旦大學校黨委門前,情況隨即發生了戲劇性改變。後來,周谷城在他的自傳中頗有感觸地說:「歷史系一級教授,這點了不起了,真不容易到手,我不曉得怎麼搞到一個一級教授的,現在到處吃香。」另一位教師吳文祺,經常生病,不大做事情,結果仍被定為二級教授。後來才知道他是中共早期黨員。

政治因素的介入,並非個別現象。湖南大學的楊榮國,是學校地下黨五人領導小組成員,後成為湖大的實際領導人之一。他的這種身份,一般人是不知道的。

楊樹達和楊榮國同為湖南大學教授,但楊樹達的學術地位要比楊榮國高出許多。楊樹達是中國著名語言文字學家,他在專業上的成就,被同時代的學者公認是最好的,陳寅恪、錢玄同、黃侃等均對他的成就表示過高度讚賞。

有一天,湖大師生正在食堂進餐的時候,學校廣播站播報了楊榮國出任文教學院院長的消息。楊樹達聽到後,忍不住說了一句:「楊榮國先生的特點不就是錯別字多嗎?這樣的人怎麼能當院長呢?」

此後不久,楊榮國在《新建設》雜誌發表了一篇文章,其中引用了金文甲骨文,居然錯誤百出。楊樹達是那種對學術研究極其嚴謹的人,唯恐謬種流傳,禍害學生,於是決定撰文予以糾正。他先是把稿子投到校報《人民湖大》,編輯部接稿後請示軍代表余志宏,余志宏以有礙團結為由,不同意發表。楊樹達隨即將稿子寄往《新建設》,《新建設》不敢做主,將稿子轉給了湖大校長李達。

李達為此特地上門拜訪了楊樹達,告知已將糾錯文稿轉交給了楊榮國,「令其自行檢舉向讀者道歉,並感謝楊樹達的糾正」。交談中,楊樹達認為楊榮國的學力不能勝任教授,建議學校將他調任圖書館長或是總務長,以免貽誤青年。李達對此默不作聲。他名義上雖是校長,但實權卻掌握在軍代表手中,此話他不便向楊樹達明言,所以只能沉默。

非但如此,即便對楊榮國,李達的所謂「令」,也只是一句空話,楊榮國根本不予理睬。楊樹達見狀,憤而向毛澤東寫信反映情況,他與毛有師生之誼,他不相信拿楊榮國沒有辦法。就在楊樹達焦急等候回信的時候,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唐麟向他轉述了一句話:「今日教授當以思想為主。」楊樹達聞聽,這才恍然大悟,「自悔孟浪」。後學校評薪,將楊樹達與楊榮國同時評為最高級。對此,楊樹達深感不平,在教研室說:「我被評為最高級,決不為少,但將我與楊榮國列為同級,我認為是一種侮辱。」

像楊樹達這樣的教授,他們真正在乎的並不是金錢,而是學術的純潔,道統的不受污染。他們中的許多人,在金錢名利面前,非但不爭,反而主動謙讓,自願要求降低級別。哈爾濱工程學院教授、著名數學家盧慶駿,因自己的老師蘇步青身居一級教授行列,為表示對恩師的尊重,情願降為二級。

西南師範學院教授吳宓,是從清華過來的一代名師,聽說學校將他擬定為一級教授,深感不安。他在日記中寫道:「原薪七級176.8元,今擬增為新三級225元,實嫌太多,愧不敢當。……宓近者科學研究毫無成績,以視歷史系擬為新四級180元之琴、良兩君,實瞠乎其後,何敢薪級凌駕其上?故今定宓薪級,以新四級180元為宜。」

後來,學校綜合考慮,決定將吳宓定為二級教授,吳宓仍然堅辭不受,一再說自己位列新三級已經非常滿意,祈望學校不要把他提升到新二級,造成同事之間不融洽,自己也不安心。為此,吳宓曾幾次三番拜託友人向相關領導代陳己意。

1960年代,號召向雷鋒學習,其實雷鋒不是學來的,是長在骨子裡的。1955年留美歸來的王明貞,被分配到清華大學教物理,是當時清華的第一位女教授。與王明貞一起分配到清華物理系的,還有錢學森在加州理工學院的同學徐璋本。當時,學校考慮到王明貞在美國的成就,決定授予她二級教授。在得知同船回國的徐璋本只被評為三級教授時,王明貞找到學校,要求將她的級別也改為三級,不然就離開清華。她說:「我回國是來報國的,這些評定都在其次,可若其他人在乎,這種評定會影響團結。」

最終學校只好同意了她的要求。

這樣的人,這樣的事,只有從民國過來的知識份子,才會如此心靈敞亮,高風亮節,不落纖塵。我後來也側身教育數十年,從1980年代以來,經歷過無數次的調級漲薪,我所在的單位,無一次不是吵吵嚷嚷、明爭暗鬥,把評職稱漲工資這樣的事情弄得一地雞毛。原本應該文質彬彬、為人師表的讀書人,在最應體現道德風範的時候,一個個變得如同好鬥的公雞。

從現有的回憶資料看,1956年評薪定級時,也出現過一些問題和矛盾。有些教授甚至心生怨言,但究其實,並非計較於薪水多少,而更看重的是級別所代表的學術評價。像復旦外文系的孫大雨教授,因被定為二級而頗為不滿。孫曾宣稱,在中國,英語和英國文學的水平,除錢鐘書外,誰也比不上他。沒想到復旦卻把他定為二級教授,這使他感到大受侮辱,認為學術水平被人輕視。

我1978年恢復高考後上大學讀書,中文系選用的一套教材《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是朱東潤先生主編的。朱先生1956年任職復旦大學,被學校評為三級教授。他得知這一消息後,不無自嘲地說,我看別人,「從不自高自大,但等高等大,在任何人面前都不覺得自己比別人矮。」當年復旦中文系有評一級的、二級的,而將朱東潤名列三級,這讓他心裏總是有點耿耿於懷。好在老先生顧及尊嚴,即便有點牢騷,也只是自嘲而已。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青衣仙子的一維空間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