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光景,存在於兩個人的記憶中。(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我們的腦海中,是否可能藏著一段「不屬於自己」的記憶?有人說那是潛意識裡的夢境碎片,有人深信那是前世遺留的印記。這樣的問題,或許沒有標準答案,但兩個陌生人有著幾乎相同的經歷時,那股震撼足以動搖理性。
一段不屬於自己的記憶
有一名女子,年近三十歲,從小她的腦中就有一段特殊的影像揮之不去。那是一個籃球場,牆上塗滿塗鴉,空氣中飄散著蒸氣烤爐的氣味。場上有五個年輕人正在打球,他卻只能坐在場邊,身體虛弱,明顯無法下場。她記得自己「不是自己」,在那記憶中,她是一個年輕男子,穿著破了洞的白色球鞋,雙腿細長,和現實中的女性身分截然不同。最深刻的瞬間,是籃球擊中籃筐後彈起,掉進右邊的垃圾桶裡。場邊的朋友哄堂大笑,她也隨之笑了出來。
多年來,女子以為這只是小時候看過某段電視畫面,卻不知為何牢牢烙印在腦海深處。
工作場域裡的巧合
幾個月前,在一次刑事案件輪班加班的清晨,女子與一位僅算泛泛之交的女同事意外聊起了「前世」。
那位女同事毫不掩飾自己的信念,說自己確信有過前世,甚至描述了其中一段場景,一座在大城市裡的籃球場,和朋友們聚在一起打球。她記得最清楚的,就是有一球沒進籃框,卻剛好落進一旁的垃圾桶。說到這裡,她還帶著笑容,彷彿那是段美好回憶。
這一幕,與她的記憶,幾乎一模一樣。
當然,兩人的敘述並非全然一致。女同事認為場景在費城,她卻以為是紐約;女同事說那是一個悶熱的夏夜,她卻記得自己冷得瑟瑟發抖,但那顆籃球的軌跡,從擊中籃筐到落入垃圾桶,卻成為兩人記憶裡驚人的重疊點。
夜班的氣氛漸漸轉為輕鬆,同事們開起了玩笑,連「前世性別」的話題都成了笑談,但在她的心中,這場談話留下的卻不是輕鬆,而是揮之不去的疑慮與不安。
從巧合到信號?
這究竟是單純的巧合,還是某種更深層的「連結」?沒有人能給出解答。或許有人會說這是一種記憶錯置,或是夜班疲勞下的投射效應,靈性論者則會視為前世交集的印證。無論如何,對於當事人來說,這種私人而獨特的記憶被他人訴說的衝擊,已經足夠深刻。
寫下來,或許不能解開謎團,卻是一種自我安慰,就算只是巧合,也是一段值得被記錄的經歷。因為在生命的流動裡,這些微妙的重疊,也許正是人與人之間最神秘的聯繫。
責任編輯:聞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