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常吃的食物沒有一樣貴東西,都普通得不得了。(圖片來源: Adobe stock)
日本是全球知名的長壽國家,平均壽命基本上都在80歲以上,而長壽的秘訣很大一部分原因都在他的飲食上。
那麼日本的飲食習慣又有哪些秘密呢?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日本人常吃的十種食物,據說這10種食物他們幾乎頓頓都要吃。可是你仔細看看就知道,沒有一樣貴東西,都普通得不得了。
第一種:納豆
這玩意堪稱「日本臭豆腐」,黏糊糊還能拉絲,味道有點沖,跟我們的老北京豆汁比也好不到哪去,但卻是日本老人的早餐必備。它是大豆發酵製成的,內含納豆激酶,對心血管特別友好,是日本人長壽的「秘密武器」之一。通常加醬油和芥末拌飯吃,是種很特別的健康體驗。
第二種:味噌
日劇裡出鏡率最高的味噌湯,就是用這個做的。它是一種發酵豆醬,富含益生菌,每天喝一碗,就是在悄悄呵護腸道菌群。腸胃好了,免疫力自然強,這是他們堅持百年的簡單智慧。
第三種:海藻
日本人吃海藻就像我們吃青菜一樣平常。紫菜、裙帶菜、海帶頓頓見。這些來自海洋的蔬菜,富含碘、鈣、鎂等礦物質,是天然的「綜合營養片」,幫助身體維持代謝平衡。
第四種:深海魚
餐桌上常見的秋刀魚、鯖魚等青背魚,富含Omega-3脂肪酸,對大腦和心臟尤其有益。多吃魚、少吃紅肉,這種蛋白質來源的選擇,是他們飲食哲學中的重要一環。
第五種:紅薯
冬天日本街頭的烤紅薯小車是一道風景。它纖維豐富、口感香甜,是優質的主食替代品。既能滿足吃甜食的慾望,又能促進消化,可謂天然的健康甜品。
第六種:豆腐
口感軟嫩、容易消化,非常適合老年人食用。豆腐提供了優質的植物蛋白,減少了紅肉的攝入負擔,是日本家庭餐桌上的「常客」,燉湯、涼拌、煎煮樣樣皆可。
第七種:綠茶
日本人飯後習慣喝一杯綠茶。不同於完全發酵的紅茶,綠茶保留了更多的茶多酚,抗氧化能力強。簡單的一杯茶,卻是日常抗衰老的好習慣。
第八種:梅干
那種非常酸咸的醃製梅子,是日本飯盒裡的經典配菜。它天然的開胃促消化功能,能緩解食慾不振,同時富含檸檬酸,有助於消除疲勞。
第九種:根莖蔬菜
蘿蔔、牛蒡、胡蘿蔔等根莖類蔬菜是日式燉菜的絕對主角。它們耐儲存、營養豐富,提供了豐富的膳食纖維和維生素,做法溫暖家常,是接地氣的長壽食材。
第十種:糙米
沒有精磨的糙米,雖然口感粗糙,但保留了米糠中的大量維生素、纖維和礦物質。它升糖指數低,營養全面,是比白米更優質的主食選擇。
日本人喜歡吃生鮮的食物。(圖片來源: Adobe stock)
而除了以上這10種食物,其實我們如果經常在網上看視頻,也不難刷到日本主婦做飯的時候和我們國內也是有很大不同的。
他們很少吃油炸或者油煎的食物。即使用油煎,也會在製作過程中用廚房紙巾吸掉鍋子裡面的油。
另外他們每一餐進食量也都很少。食材也很少有過度加工或放很多調料的,很多的都只是煮熟或烤熟之後放一點點鹽。還有的甚至就直接生吃。
而相比較之下,我們的飲食結構和烹飪方法就有很大的不同,中國人的飲食特別多樣性,煎炒烹炸燜溜熬燉。重油重鹽,又香又辣,這種味覺刺激,促使著我們食慾大開的同時也會讓身體攝入更多的添加劑和調料對身體造成負擔。
然而日本飲食文化的根脈大多源自中國,卻被他們玩出了新高度。日本人吃飯有三把斧:第一,海鮮當道,每條魚都是他們的長壽密碼;第二,食材原味至上,清淡得讓人懷疑人生;第三,小碗小碟,想吃多都沒門!
反觀我們的餐桌,畫風就大不相同了。紅燒肉滋滋冒油,麻辣香鍋紅彤彤一片,炒個青菜都得半碗油。不是說中餐不好,而是在健康這門功課上,我們確實該向學生取取經了。
日本主婦的廚房就像化學實驗室,蒸、煮、生拌是常規操作。一條魚最佳歸宿是做成刺身,最次也是淺淺烤一下。咱們呢?油炸紅燒才是真愛,一條魚不下油鍋都對不起祖宗。
最絕的是他們發酵食品吃得多。納豆那種拉絲粘稠的玩意兒,看著勸退,卻是血管清道夫。味增湯每天來一碗,比什麼保健品都管用。當然,要說日本飲食沒缺點那也太絕對。生冷食物對腸胃是個考驗,而且就那點小份量,東北人去了都得喊餓。但人家勝在均衡啊!一頓飯十幾樣小菜,營養搭配得明明白白。
其實老祖宗早就說過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現在倒好,被日本人學去了精髓。我們忙著追求色香味俱全時,人家已經在健康養生的路上遙遙領先。
責任編輯:家惠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