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食譜裡最美味的肉:天上龍肉 地下驢肉(組圖)

作者:李青城 發表:2025-11-02 15:3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驢肉 多倫多 李青城 中華食譜
多倫多一家驢肉館對菜餚的說明

中國人吃驢肉的歷史可追溯至唐宋,興盛於明清,至今已有千餘年歷史。從役畜到美食,驢肉的地位變化體現了中國飲食文化中「物盡其用」「藥食同源」的傳統智慧。我的老家在保定,驢肉是那裡著名的菜餚。中國人吃驢肉的歷史相當悠久,並且具有明顯的地域特色與文化背景,主要在華北地區。今天到多倫多的驢肉館,點了香辣驢肉火燒、驢板腸火燒、醬驢肉和驢雜湯等幾道驢肉美食。一個不起眼的小飯館,卻非常美味。

一、驢的早期用途與地位

起源與馴化

驢在中國大約於西漢時期(公元前2世紀左右)被正式馴化並廣泛用於勞作,主要作為役畜(拉車、馱貨)使用。

在古代農耕社會中,驢被視為「勞動夥伴」,因此多數地區早期並不普遍食用驢肉,認為「殺驢為不仁」。

史料記載

《漢書》、《後漢書》中多次提及驢作為交通和農業用途,但未見明確記載食用驢肉的情況。這顯示早期人們主要重視其經濟價值而非食用價值。

驢肉 多倫多 李青城 中華食譜
醬驢肉。(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二、驢肉作為食材的興起

唐宋以後的轉變

到了ye唐宋時期,隨著畜牧業與交通體系的發展,部分地區(尤其是北方)開始出現食驢現象。

《夢粱錄》與《東京夢華錄》等宋代文獻中提到「驢肉」可入菜餚或製作乾肉,可見當時已逐漸被接受。

明清時期的普及

明清時期北方地區(尤其是河北、山東、河南一帶)開始流行「驢肉火燒」、「驢肉餡餅」等民間小吃。

驢肉肉質細嫩、味似牛而勝牛,逐漸被視為上等肉食。在民間俗語中有「天上龍肉,地下驢肉」之說,反映了其珍貴與美味的地位。

驢肉 多倫多 李青城 中華食譜
香辣驢火燒。(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三、地域文化與驢肉名菜

河北河間驢肉火燒

河間驢肉火燒是最具代表性的驢肉美食。據傳清代時已有「驢肉火燒」小攤出現,肉香濃郁、外酥內軟。我吃的就是這種驢肉火燒,烤的層層酥脆的火燒被剖開,裡面滿滿地夾上剁碎的驢肉,配一些青椒,太香了!

山西、河南、山東等地

這些地區也盛產驢肉製品,如「驢肉燉粉條」、「驢肉鍋」、「驢板腱」等。

內蒙古與陝北地區

因為氣候寒冷、牧業發達,驢肉也被視為補品,民間認為其「溫補而不燥」。

現在的北京

驢全席,把驢的每個部位都做一道菜,排成一桌筵席。

驢肉 多倫多 李青城 中華食譜
驢板腸火燒。(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四、文化與民俗觀念

現代民間諺語

「天上龍肉,地下驢肉」這句話最早可追溯到清代,反映了人們對驢肉獨特美味的肯定。驢肉以瘦肉為主,低脂肪,高蛋白。但是肉質又沒有牛肉的粗纖維,非常細膩,老少皆宜。

醫食觀念

中醫認為驢肉「補血、安神、益氣」,與驢皮(阿膠)同樣具有滋補功效,因此食驢文化與藥食同源觀念密切相關。

驢雜湯

五、現代情況

中國主要吃驢肉地區集中在河北、山東、河南、山西、內蒙古等地。現代驢肉產業逐漸規模化,例如河北河間、山東德州都有專門的驢肉加工與養殖基地。北方人在多倫多一樣可以品嚐家鄉風味的健康美食,而且價格非常合理,一個驢肉火燒只要8元多。



責任編輯:笙歌 来源:看中國專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